刘鹏
目的:探讨、分析酸肌酸钠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小组,每组30例患者,并命名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4 d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而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酸肌酸钠协助治疗,以静脉注射1次/d,1 g/次的形式进行。在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数据,如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心动图、血糖、血脂、6 min步行试验、胰岛素水平以及血浆钠尿肽等,并对其进行相比较。结果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检测的结果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对照组与康复组相比,康复组的疗效更为显著,取得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结论在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酸肌酸钠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璐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方法从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中接收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结果对患者的两种病进行同时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两种病情之间相互影响,在临床中极易漏诊,早期明确诊断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要及时的发现并干预,重在治疗。
作者:周士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介入治疗。方法抽选该院收治的4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患者X线、MRI与DSA等相关影像学检查,进而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介入治疗。结果经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局部的软组织溃疡、骨质炎性样变化与不同程度的患肢动脉狭窄,给予介入治疗后,情况得到有效改善,整体效果显著,未出现截肢病例。结论在结合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给予其相应介入治疗,整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强;范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花接骨散治疗糖尿病合并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选取该院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例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和20例非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将其分别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都采用三花接骨散实施治疗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BGP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1.13±6.62)周,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1.44±13.41)周,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采用三花接骨散开展治疗过程,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但是由于该次研究中病例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加以考证。
作者:张洪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以及分期与糖尿病分型、发病时间、早期服用相关药物、是否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手术等关系。方法对2011年9月—2014年3月进行特殊病种鉴定的88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眼部超声以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按不同病史进行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分期统计学分析。结果该组883例糖尿病患者中,病史超过20年,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几率明显增高,约为97%,血糖值长期超过15 mmol/L以上,约98%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型糖尿病病史超过15年的全部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且均为III期以上。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及分期与糖尿病的病史、分型、是否早期服用相关药物以及III期以后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儿童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能有效促进糖尿病患儿的健康成长,为糖尿病患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选择该院自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7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36例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1)通过相关护理后,对照组36例,依从性好19例,一般3例,差14例,观察组36例,依从性好26例,一般5例,差5例,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治疗结束后,对空腹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住院天数3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患儿血糖,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祖全花;孙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效果。方法作者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治疗的80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饮食和运动治疗、服用抗心绞痛和降血糖药物的基础上,给予滋心养肾、补脾益气为主,化瘀祛痰为辅的方法进行辨证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显效33例,有效3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7.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方法较多,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副作用少,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具有一定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玉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双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8例可以下肢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双螺旋CT检查,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双螺旋CT扫描检查,所有血管显影清晰完整,无运动伪影及阶梯状伪影。共对1226段血管进行评价,其中891段血管狭窄。结论双螺旋CT造影术具有准确率高、无创操作、操作方便等优点,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Dellon三重神经松解治疗神经型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神经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平分为两组,只对实验组采用Dellon三重神经松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麻木评分、疼痛评分、平均愈合时间和复发率。结果从结果中可见实行Dellon三重神经松解术的实验组在各方面全面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llon三重神经松懈术在治疗神经型糖尿病足溃疡中疗效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活血益气通络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6月来该院就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110例,中医辨证符合气阴两虚、瘀血阻滞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活血益气通络活药物,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腓总神经的感觉、运动传导速度,观察四肢疼痛、发凉、肢软无力、肢软麻木、感觉减退、肌肉萎缩等症状体征。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5.9%)优于对照组(54.6%),P<0.05。两组患者的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且观察组腓总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提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益气通络汤药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提高感觉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韩清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讨糖尿病孕妇血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妇产科接受孕前检查的糖尿病孕妇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空腹血糖值和口服糖耐量试验检查,分析孕妇的血糖水平,对确诊为糖尿病的孕妇给予积极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参与调查研究的210例糖尿病孕妇中,89例空腹血糖值异常,占42.3%;137例1 h血糖异常,占65.2%;131例2 h血糖异常,占62.4%,40例3 h血糖异常,占19.0%,38例患者同时合并两项及两项以上血糖异常,占18.1%。经综合治疗,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安全分娩。结论通过饮食、运动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是预防和避免围术期不良母婴结局的有效途径,而孕妇血糖水平的检测对于妊娠糖尿病的及早发现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预防及护理,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和控制病情。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3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糖尿病护理以及告知其如何预防糖尿病。结果通过预防和护理,患者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比例下降。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行护理和预防措施能有助病情复发和加重。
作者:郭静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该院1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28例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例。实验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一的西医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0.00%,(P<0.05)故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过程中,大力实践和推广。
作者:栗田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降脂等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干预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采取不同的干预方式后,观察组的血糖与血脂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行为护理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中医症候分级积分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丰富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有利于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在社区长期开展应用。
作者:胡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母婴同室的护理效果。方法把该院所接生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新生儿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观察组的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进行母婴同室护理,对对照组的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进行母婴不同室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的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进行母婴同室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保证新生儿健康的成长。
作者:闫利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诱发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以及合并心脑血管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合并心脑血管病组行软化血管、减压药物以及活血化瘀方式配合治疗,对患者饮食中盐、糖以及油脂的摄取量进行控制,同时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等一线预防药物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中低血糖发生史、吸烟以及嗜甜食和嗜荤食显著低于合并心脑血管病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单纯2型糖尿病组以及合并心脑血管病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因素包括嗜荤食、吸烟以及嗜荤食等因素,同时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行积极配合运动训练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起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孙海明;单鹏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该文主要研究益气养阴、润肠通便法用于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有效性。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性便秘患者5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对于患者原有的控制血糖治疗的方案保持不变,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润肠通便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效23例(46.00%);有效25例(50.00%);无效2例(4.00%)。结论益气养阴、润肠通便法用于治疗糖尿病性便秘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均进行一个疗程治疗后,得到了显著改善,促进了患者排便次数、天数正常以及排便困难,其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姚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胰岛泵输注在治疗顽固性高血糖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患有顽固性高血糖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皮下进行注射胰岛素的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全部患者在达到靶血糖值时所用的时间、平均每日所需胰岛素的用量分别为(72±5.1)h、(34.1±5.2)U/(kg·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120±5.3)h 和(52.7±5.9)U/(kg·d),观察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0%(3/30),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6.67%,8/30),该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泵进行治疗,疗效确切,而且操作十分简单,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属于一种较理想的治疗顽固性高血糖方案。
作者:吴锦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86例老年阴道炎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治疗组采用保妇康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阴道炎患者应用保妇康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阴道,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于该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共90例,随机均分为A、B、C 3组,对A组患者服用厄贝沙坦胶囊150 mg,给B组患者服用苯磺酸氯地平胶囊5 mg,C组患者联合服用两种药物,均为1次/d,连续服用6个月。结果综合分析得到,A组总有效率为70%,B组总有效率为66.67%,而C组明显优于A、B两组,总有效率达到93.33%,A组和B组分别与C组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仲伟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