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分析

仲伟林

关键词:厄贝沙坦, 苯磺酸氯地平, 老年糖尿病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摘要:目的:探析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于该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共90例,随机均分为A、B、C 3组,对A组患者服用厄贝沙坦胶囊150 mg,给B组患者服用苯磺酸氯地平胶囊5 mg,C组患者联合服用两种药物,均为1次/d,连续服用6个月。结果综合分析得到,A组总有效率为70%,B组总有效率为66.67%,而C组明显优于A、B两组,总有效率达到93.33%,A组和B组分别与C组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治疗中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血糖控制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血糖控制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将血糖控制良好患者设为实验组,将血糖控制不良患者设为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针对性的内科治疗,监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消化性溃疡2例,压疮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42%;对照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5例,消化性溃疡4例,压疮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1.25%。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消化性溃疡以及压疮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直接影响着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血糖监测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

    作者:张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母婴同室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母婴同室的护理效果。方法把该院所接生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新生儿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观察组的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进行母婴同室护理,对对照组的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进行母婴不同室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的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进行母婴同室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保证新生儿健康的成长。

    作者:闫利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诊抢救糖尿病昏迷64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探索糖尿病昏迷发生规律以及诊断治疗相关因素,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该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住院并接受治疗的64例糖尿病昏迷患者进行相应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该研究的64例糖尿病昏迷患者中低血糖昏迷患者为2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18例、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7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昏迷5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昏迷8例,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18例,其余均为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引起的昏迷多是由于胰岛素使用不合理引发,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感染诱发昏迷,可通过补糖或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性静滴、补液以及对症治疗。结论糖尿病所诱发的各种昏迷均为其急性并发症,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才能够终实现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作者:周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酸肌酸钠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分析酸肌酸钠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小组,每组30例患者,并命名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4 d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而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酸肌酸钠协助治疗,以静脉注射1次/d,1 g/次的形式进行。在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数据,如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心动图、血糖、血脂、6 min步行试验、胰岛素水平以及血浆钠尿肽等,并对其进行相比较。结果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检测的结果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对照组与康复组相比,康复组的疗效更为显著,取得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结论在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酸肌酸钠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璐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予以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前后遵医行为、血压和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护理后的饮食等各项遵医行为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血压、血糖情况均比护理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不仅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发生率,而且可降低患者血压和血糖水平,进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史晓红;李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治疗与护理配合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与护理配合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该院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30例。在治疗后,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其病症、体征、血糖情况等,记录两组致残率和致死率。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致残率10.00%、致死率6.67%低于对照组的致残率26.67%、致死率20.00%,两组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患者对比护理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患者并予以护理配合,能更好的帮助患者康复。

    作者:刘秀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门诊治疗使用2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方案3个月以上,但药物剂量达MAX1/2时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28例,保持原有治疗方案加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在疗程为16周的治疗期间调整胰岛素剂量达到FPG为4.4~6.1 mmol/L,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和体重等数据,并做处理。结果经治疗后,患者FPG、HbA1c均出现降低,降低幅度为4.5 mmol/L和2.7%,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发生2例低血糖,并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与治疗前相比患者体质量增加0.7 kg(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情况下加用地特胰岛素可有效降低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有效增加体重。

    作者:赵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对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0月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68例患有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8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后,52例治愈出院,16例患者发生死亡,其中3例患者死于室颤,5例患者死于心源性休克,8例患者死于心力衰竭。结论合并心肌梗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较高,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及控制血糖稳定,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戚大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血糖控制方法对腹部手术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血糖控制方法对腹部手术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在该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2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CSII方法进行血糖控制的患者在低血糖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低于MSII组。结论在围手术期应用CSII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朱铁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血糖、出生体重的影响

    目的:了解糖尿病母亲的发病对其新生儿血糖、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将40例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监测新生儿生后1 h、4 h的微量血糖并记录其出生体重;将40例无产科并发症的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上述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生后1 h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为30%,发生巨大儿的概率为70%,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的发生率较高,只有增加孕妇的干预方式,才能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作者:迟民;吕天骄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例糖尿病足2级患者的换药及指导

    目的:探讨并分析糖尿病足2级患者的换药方法。方法选取该院1例具有代表性的糖尿病足2级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综合治疗护理效果较好。结论科学的对糖尿病足2级患者进行换药和指导,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代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58例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病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58例2型糖尿病伴有眼底病变患者,列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入院单纯糖尿病患者58例,为对照组,对其均进行相关检查及记录,然后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肾功能及血脂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年龄、糖尿病病程、肌酐、尿蛋白水平及各项血脂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肾小球滤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伴有眼底病变患者的发病原因与其年龄、糖尿病病程、肾功能病变情况及血脂水平等有关,医护人员需加强对其病情的观察及确诊,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丽萍;文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ICU护理观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ICU护理观察。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8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临床资料,对ICU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都进行良好的护理,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情况明显好转。结论给予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其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符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330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3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妊娠产妇3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表现。结果观察组孕妇的病理妊娠发生率、剖宫产率以及围生儿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危害巨大,应当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臧素贤;尚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西医护理对低血糖预防效果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中西医护理对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予以中西医护理,分析患者护理后的低血糖发生率及低血糖症状改善情况。结果75例患者共报告12例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16%。经过一系列中西医护理措施,患者的嗜睡、浑身无力及脸色苍白等低血糖症状症状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正确的中西医护理可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并有效改善患者的低血糖症状。

    作者:孟凡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症的护理

    目的:讨论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症的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来该院诊断为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症患者23例,并进行及时的补液、纠正电解质絮乱、积极治疗并发症等治疗,患者脱离危险后进行环境护理、病情护理、呼吸、补液、心理等高质量的护理。结果经治疗护理后,所有患者的血糖均得到控制,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下降,并于大约15 d左右康复出院。结论及时的治疗以及良好的护理是降低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症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阿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分析

    目的:了解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处理措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0—2013年收治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根据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使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的给药方式,有患者15例,B组患者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给药方式,有患者15例。结果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在围手术期血糖指数均得到有效控制。 B组患者血糖达标所需时间相对于A组患者较短且发生低血糖事件概率更低;B组患者术后未进食阶段血糖波动程度相对A组患者要小;B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及感染事件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或者胰岛素泵连续皮下给药方式均能够让患者血糖值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但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效果更为显著,可降低患者发生低血糖和感染等概率,更好的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身体健康。

    作者:刘成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3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糖尿病36例进行化疗治疗、辅助治疗及糖尿病治疗等措施,分析治疗后5个月后患者的糖化蛋白率及白血病缓解率。结果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由治疗前(9.79±1.15)%,降低至(7.13±1.07)%,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血病总缓解率为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治疗加以辅助治疗,同时给予降糖药或人工摄取胰岛素对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付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原因探讨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原因探析。方法对已有关于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因素的文献进行分析综述。结果 GDM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比较多,包括孕期OGTT空腹后1 h血糖值偏高、孕期使用胰岛素、糖尿病家族史等。结论科学筛选出合理的预测因素,对这些因素早筛查早预防,减少GDM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的情况。

    作者:宋文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基于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策略与应用效果实施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病人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程度、治疗的依从性等。结果实验组病人在护理满意程度、治疗的依从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病人,予以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