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54例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全部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并对对照组27例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27例进行综合护理。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效果佳,值得推广。
作者:李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糖尿病伴发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2013年收治的糖尿病伴发卵巢囊肿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剖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出血量、血糖水平及需使用胰岛素控制病情的情况;ELISA法测定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对激素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即时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需使用胰岛素控制病情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FSH、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和P则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糖尿病伴发卵巢囊肿疗效优于剖腹手术,且对患者卵巢功能损伤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丽;陈钊;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2014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及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改善情况以及尿蛋白排泄率下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夏晓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4—8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2.3%,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6.9%,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要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对于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可以很好的预防患者的病情发作,护理意义积极,可以在临床的护理中应用。
作者:张春萍;刘颖;沈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预防及护理,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和控制病情。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3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糖尿病护理以及告知其如何预防糖尿病。结果通过预防和护理,患者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比例下降。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行护理和预防措施能有助病情复发和加重。
作者:郭静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联合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方案及价值。方法该研究资料选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检查的30例糖尿病病人,设定成实验组。同期选取30名健康体检人为对照组,均予以联合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同时比较两组病人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等临床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联合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效率十分显著,测定结果可以成为糖尿病病人的敏感性诊断标准,建议推广。
作者:崔淑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前来该院门诊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102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对其进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技术进行根治并且观察患者的大尿流量、术后患者前列腺情况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术后发生2例低血糖,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积极抢救血糖控制<10 mmol/L,术后随访3个月,预后良好,血糖控制稳定;相比于患者治疗前与后的检查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结论加强控制良性前列腺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血糖水平,有助于提高手术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文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置管引流的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实施经皮肝穿刺浓重引流术的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围手术期护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通过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冲洗治疗后。有24例在第2~3天体温恢复正常,21例患者在2~3周后临床症状和局部体征已经完全消失。结论给予进行置管引流的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秀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在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优势和价值。方法以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入院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186例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即平均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治疗组腹腔镜微创手术,给予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发热、血糖的变化,以及手术后对胰岛素的使用情况。结果治疗组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胰岛素使用等均少于对照组,且两组术后即时血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腹腔镜微创手术在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钊;田丽;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儿童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酮症酸中毒发病原因,对其进行胰岛素治疗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措施。结果21例患儿经过治疗护理,4~12 h后血糖下降至12 mmol/L,5~42 h后酮体消失;昏迷4例抢救1~24 h后苏醒,后痊愈出院。结论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正确、精确的应用胰岛素,合理的进行饮食控制,加强健康教育及自我监测,以提高病情控制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董丽;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9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2个月后血糖达标率、肺结核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为91.67%、85.42%、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66.67%、81.25%(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加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程度,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武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专科护理中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糖尿病控制效果以及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提升效果。结果在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更优,且在糖尿病低血糖、血糖偏高、糖尿病足等影响因素发生率上明显偏低。护理人员能力评分方面,两组护理人员研究前分数无明显差异,研究后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能力,还能够帮助控制患者血糖状况,适用于糖尿病专科护理。
作者:蔡晓芹;冯潇宇;赵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腹外科手术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在该院进行腹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9例患者。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术后的血糖值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中和术后的血糖值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69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0%;对照组69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腹外科手术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患者在术中、术后血糖值均维持在正常水平,患者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张洪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糖尿病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行人性化服务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非常满意15例,满意13例,不满意12例,护理满意度为70%;观察组对护理非常满意23例,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9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清爱;花长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6月间在该院住院的69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9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中共检出9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0株,占65.21%;革兰阳性菌25株,占27.17%;真菌7株,占7.61%。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革兰阳性菌中肠球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40%~7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耐药率达90%,对红霉素耐药率达85.5%。结论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普遍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开展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对于提高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诊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建丽;赵新英;刘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中药治疗52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方案与效率。方法该研究资料选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04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病人,随机划分成两个小组。在对所有病例临床指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52例实验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而实验组52例研究对象则接受中药治疗方案,观察和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率。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有效率达96.15%,而对照组有效率达7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病人中药治疗,具有较高可行性,建议推广。
作者:董璐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急性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控制血糖,减少急性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查娟娟;何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患者静脉血与末梢血血糖检测结果,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检测空腹、餐后2 h的静脉血(使用生化分析仪)和末梢血血糖(使用快速血糖仪),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末梢血和静脉血血糖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两组数据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快速血糖仪测定范围内,通过进行末梢血血糖检验可以较为准确、迅速地得到患者的血糖值,临床价值重要,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利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讨论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症的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来该院诊断为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症患者23例,并进行及时的补液、纠正电解质絮乱、积极治疗并发症等治疗,患者脱离危险后进行环境护理、病情护理、呼吸、补液、心理等高质量的护理。结果经治疗护理后,所有患者的血糖均得到控制,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下降,并于大约15 d左右康复出院。结论及时的治疗以及良好的护理是降低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症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阿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门诊治疗使用2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方案3个月以上,但药物剂量达MAX1/2时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28例,保持原有治疗方案加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在疗程为16周的治疗期间调整胰岛素剂量达到FPG为4.4~6.1 mmol/L,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和体重等数据,并做处理。结果经治疗后,患者FPG、HbA1c均出现降低,降低幅度为4.5 mmol/L和2.7%,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发生2例低血糖,并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与治疗前相比患者体质量增加0.7 kg(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情况下加用地特胰岛素可有效降低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有效增加体重。
作者:赵宏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