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田东
目的:探讨临床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诊断2型糖尿病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90例(观察组),给予24 h血糖监测,同时与9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比分析,再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成A组(<6.6%)、B组(6.6%~9.5%)和C组(>9.5%),对其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FT3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T4和TSH水平两组相仿(P>0.05)。相比A组,B、C组的FT3水平明显更低(P<0.05),而FT4和TSH 3组对比相仿(P>0.05)。结论临床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FT3),对确诊2型糖尿病并鉴别其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作用,值得普及应用。
作者:宫淑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糖尿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丁爱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心理和基本生活习惯进行调节和指导,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等护理方法。而对B组实行常规护理,包括血压、血糖水平的定期检测以及常规性的宣传教育和病房巡视等。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两组患者在达标率和依从率情况上,A 组血糖和血压达标率以及医嘱依从率分别为93.10%、86.21%、98.28%,B 组则分别为48.28%、60.34%、79.31%,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疾病的控制有一定的作用,给该疾病的预防起到启示性作用。
作者:徐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重点探索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造成的影响。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月1日—2014年2月1日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41例观察组糖尿病干预治疗,41例对照组未接受干预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产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高达24.39%。观察组产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低至7.32%。观察组的产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高至29.27%。观察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低至7.32%。观察组围产儿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促进母婴的健康安全。
作者:王建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2年1月—2014年9月对收治的75例支气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监测血糖及运动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经系统的治疗和护理,除少数病情严重且年龄过大患者无明显效果,其余患者病情好转及痊愈,总有效率为98.77%。结论本着二病同治的原则,采取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等措施,可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李郁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和甘舒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失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二甲双胍和甘舒霖联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经二甲双胍和甘舒霖联合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甘舒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失效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谢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探讨其佳治疗方案。方法该研究资料选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30例,随机划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病人以格列齐特为主要药物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以瑞格列奈为主要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之间的比较未表现出明显性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研究对象在低血糖症状发生几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十分显著,不但安全可靠,而且还可以控制其血糖,具有显著可行性,因此建议推广。
作者:李莹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患者行术前术后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该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行术前术后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焦虑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差异显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的行术前术后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宋艳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位于该院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47例患者,给其采取降糖类药物、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血糖、TSH、FT3、FT4等情况。结果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观察出患者的血糖、FT3、FT4情况有所下降,TSH情况有所上升,故此,患者对比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患者,需要尽快采取治疗手段,才能真正达到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高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高龄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20例高龄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并总结其效果。结果20高龄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中,其中18例(90%)完全康复出院,1例(5%)手术后患者截肢断端发生感染;1例(5%)由于严重感染死亡。结论给高龄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及早恢复健康,使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邱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糖尿病是一组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由环境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并发症。采用药物指导,血糖,尿糖的监测,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疗法,运动使糖尿病患者接受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惠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腹外科手术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在该院进行腹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13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9例患者。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术后的血糖值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中和术后的血糖值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69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0%;对照组69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腹外科手术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患者在术中、术后血糖值均维持在正常水平,患者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张洪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该文主要研究益气养阴、润肠通便法用于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有效性。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性便秘患者5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对于患者原有的控制血糖治疗的方案保持不变,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润肠通便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效23例(46.00%);有效25例(50.00%);无效2例(4.00%)。结论益气养阴、润肠通便法用于治疗糖尿病性便秘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均进行一个疗程治疗后,得到了显著改善,促进了患者排便次数、天数正常以及排便困难,其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姚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GDM)护理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7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结果的评价得分、血糖控制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观察组患者妊高症、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和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可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母婴结局及预后,降低不良发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趁儒;袁国军;刘璠;牛素英;卢艳娥;周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主要探讨氟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2014年1—9月该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将治疗组用氟伐他汀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脂(TC、TG、LDL )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脂均下降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运用氟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脂(TC、TG、LDL )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CT检查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患者88例作为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并将CT检查的结果和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患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99.15%,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8.97%;经CT 图像分分发现,下叶基底、上叶前段、中叶以及舌叶等部位是肺结核的多发部位,且其CT表现较为多样,常并发有空洞性或者干酪性的肺炎。结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诊断的过程中,CT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以及检出率,是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的有效诊断方法。
作者:杜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治疗的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面综合护理,分析其护理要点、护理效果、血糖及肾功能指标。结果所有患者中,显效56例,有效3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6.67%;护理后BUN、Scr、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较护理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病情,提高肾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鹿芳;刘颖;张朝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急性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控制血糖,减少急性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查娟娟;何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并慢性胰腺炎的循证进行分析,寻找较为良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计算机对相关资料进行检索,以此来对该院于2013年7月—2014年2月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并慢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就目前状况来看,并没有治疗糖尿病患者并慢性胰腺炎的诊疗方法,糖尿病患者并慢性胰腺炎与其他种类的糖尿病存在一致性的治疗目标。其中糖尿病中的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某些分歧,其中强化胰岛素极易加大了胰腺癌的发病并,然而二甲双胍的出现则减少此种现象的发生。结论糖尿病患者并慢性胰腺炎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其患者依赖血糖的检测,以免产生低血糖现象,与此同时,需要对早期胰腺肿瘤进行检测。
作者:吕平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合并妊娠导致胎儿发生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8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6例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对产妇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妊高症、泌尿系统感染、早产及胎儿窘迫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的产妇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胎动异常率(26%)小于对照组,胎心率异常率(14%)也比对照组产妇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处理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具有良好效果,可以降低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妊娠结局与血糖,应用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