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淑春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巨大儿的超声预测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重症监护患者共108例所生的巨大儿与非巨大儿进行对比;以产妇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以及股骨长等数据为依据,结合胎儿腹围超声测量值判断母体内胎儿是否属于巨大儿。结果对巨大儿组39例,非巨大儿组69例进行比较后发现;妊娠合并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率在14%~46%之间;腹围直和新生儿的体重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以胎儿腹围≥35 cm为测量标准,可以准确判断85%左右胎儿是否为巨大儿;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想准确判断母体内胎儿是否属于巨大儿,必须综合使用超声测量法完成实际测量工作,胎儿腹围与新生儿体重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王续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糖尿病颈总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附属医院就诊的糖尿病(DM)患者作为DM组,60例性别、身高、体重相匹配的非DM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糖尿病颈总动脉CCAD、IMT和RI的差异。结果 DM组得出糖尿病颈总动脉CCAD、IMT、RI均高于对照组,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能直观了解糖尿病颈总动脉血管病变程度,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价值较高,可作为临床检查的重要方法。
作者:焦晓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急性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控制血糖,减少急性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查娟娟;何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糖尿病是一组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由环境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并发症。采用药物指导,血糖,尿糖的监测,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疗法,运动使糖尿病患者接受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惠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20例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疗效分析。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例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控制血糖治疗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饮食护理。结果20例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后都好转出院,患者在复查胰腺 CT 时显示正常19例,1例胰腺炎复发住院。结论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要及时诊断断,早治疗,配合规范血糖监测、正确的饮食习惯及合理的用药等护理措施,提高其的治疗效果。
作者:笪继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病因以及相应治疗、防治对策。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患者,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其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科学治疗对策对其进行控制。结果在30例患者中,其中有25例患者是入院时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剩余的5例,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糖升高。结论乙肝病毒对胰岛组织有较强亲和力,可以直接侵犯胰岛组织,并快速复制,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对其加以重视,以此缓解患者病情。
作者:徐亚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治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62例,列为观察组,对其采取饮食、运动及胰岛素注射治疗;另外选取同期入院检查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列为对照组,而本文不进行积极治疗。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孕妇及新生儿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膜早破率、胎儿宫内窘迫率及妊高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发生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及低血糖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及其胎儿均以出现较高的并发症,需在孕期采取糖尿病的积极治疗,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阙海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转铁蛋白( TRF)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正常人组及糖尿病组,留取晨新鲜尿测定对比尿微量白蛋白(UAER)及转铁蛋白(TRF)。结果糖尿病病人中蛋白尿组和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转铁蛋白升高者分别为100%、26.5%,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性肾病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
作者:林创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致病因素与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儿30例,给予患儿综合治疗。结果全部患儿均经过3周后空腹血糖恢复正常,另外全部酮症酸中毒患儿也都得到纠正。结论引发小儿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原因很多,如环境因素、饮食问题、自身抗体等,但是积极进行治疗,坚持控制血糖,预后较好,可使患儿与正常儿童一样。
作者:李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该院2013—2014年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口服二甲双胍250~500 mg,每天3次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清TNF-α和可溶性细胞内粘附分子等数据变化。结果治疗后NMD明显改善,HOMA-IR出现降低趋势,空腹血糖、血胰岛素、血清以及sICAM-I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针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不仅可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降低心血管发生概率,而且能够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心肌重构、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
作者:胡颜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晚期的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方法以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妊娠糖尿病组,以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1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妊娠高血压组,并以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名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心电图异常率及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妊娠糖尿病组的心电异常发生率为35.19%,妊娠高血压组的心电异常发生率为47.54%,对照组的心电异常发生率为26.67%,三组研究对象的心电异常发生率具备显著性差异,且三组研究对象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局部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高,并且同并发症和严重性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对于高龄特别是有合并症患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
作者:张惠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84例糖尿病合并口腔霉菌感染的临床治疗价值进行探究。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口腔霉菌感染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生理盐水进行治疗,研究组进行抗霉菌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5.2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口腔霉菌感染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严重的影响,必须及时对其进行治疗,临床中通过胰岛素及抗霉菌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大量推广运用在临床中。
作者:宋宝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降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392,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以起到降压和改善各项临床指标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润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行腹腔镜手术对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该科接受治疗的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比较两组血糖水平、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术后即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停留尿管、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周围脏器及切口感染情况,异位妊娠率和宫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对稳定患者血糖也起着重要作用,治疗宫外孕合并糖尿病疗效优于常规开腹手术,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燕;田丽;陈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胆结石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上制定治疗胆结石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实验组研究87例对象随机选自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胆结石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另外选取同期在该院治疗的无合并糖尿病胆结石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在年龄大小、高脂血症状有无、体重质量指数大小、预后等方面,两组患者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胆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胆结石患者(P<0.05)。结论治疗胆结石伴2型糖尿病患者应注重个体差异,尤其注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对胆结石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掌握了解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宋立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位于该院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47例患者,给其采取降糖类药物、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血糖、TSH、FT3、FT4等情况。结果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观察出患者的血糖、FT3、FT4情况有所下降,TSH情况有所上升,故此,患者对比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患者,需要尽快采取治疗手段,才能真正达到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高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双螺旋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8例可以下肢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双螺旋CT检查,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双螺旋CT扫描检查,所有血管显影清晰完整,无运动伪影及阶梯状伪影。共对1226段血管进行评价,其中891段血管狭窄。结论双螺旋CT造影术具有准确率高、无创操作、操作方便等优点,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0月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68例患有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8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后,52例治愈出院,16例患者发生死亡,其中3例患者死于室颤,5例患者死于心源性休克,8例患者死于心力衰竭。结论合并心肌梗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较高,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及控制血糖稳定,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戚大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糖尿病在血脂、血糖、血压控制不良的情况下,与心血管病具有相同的风险性。罗格列酮降糖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降糖同时使心血管大收益。但是,仍要考虑对心血管的不良影响。严格掌握适应症,提示该研究应该进一步关注降糖药的心血管安全性。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湿毒清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病症处涂尿素霜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氯丙嗪,观察组患者口服湿毒清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瘙痒的频率、瘙痒程度和瘙痒持续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毒清胶囊在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方面具有减少瘙痒情况,降低瘙痒频率,安全性能高的特点,极具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毕俊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