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会阴无保护技术在低危妊娠糖尿病孕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田丽;王燕;陈钊

关键词:会阴无保护技术, 低危妊娠糖尿病, 会阴撕裂伤
摘要:目的:观察会阴无保护技术在低危妊娠糖尿病孕妇正常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更加合理地利用该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210例头位、单胎、正常分娩的低危妊娠糖尿病患者,将其划分为应用会阴无保护技术组(观察组)和常规会阴保护法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即时血糖及母婴观察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术后即时血糖为6.27~8.61mmol/L,对照组为9.3~11.5mmol/L,观察组波动比对照组小;两组产妇在第二产程的时间和新生儿窒息对比上,P>0.05,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产妇会阴切开及裂伤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会阴无保护技术能减少低危妊娠糖尿病孕妇的会阴切开率,对患者的血糖波动影响较小,且伤口拆线时间短,不影响新生儿体质,在临床治疗上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与牙列缺损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与牙列缺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对某社区的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选取其中的100例老年人,包括50例非糖尿病老年人与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对比两者的牙周炎与牙列缺损情况。结果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炎的概率为71.2%,牙列缺损的概率为91.3%,与50例非糖尿病老年人相比发病率较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炎与牙列缺损的发病率较高,需要积极采取口腔疾病的防治措施来降低发病率。

    作者:王新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认知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服用降糖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后进行依从性评判及血糖水平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依从性比之前都有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的患者依从性提高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比之前都有明显下降(P<0.01),研究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认知治疗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的疗效。

    作者:张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该院住院的妊娠糖尿病孕妇80例,将所有孕妇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系统性护理。结果实验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新生儿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妊娠糖尿病孕妇行系统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桂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血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1天两组患者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7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验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检验结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5例,对其进行运动干预、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注射等综合治疗,并观察和对比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结果75例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6.51依0.97)m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8.43依1.3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和胰岛素注射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而且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血糖检验,可为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育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影响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比观察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2010年1月-2013年4月在该院行胃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术的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0例采用Billroth I式进行消化道重建,另外25例采用Roux-en-Y式进行消化道重建。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BMI指数变化、餐后血糖变化以及胰岛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显著(P<0.05);胰岛素功能改善较明显(P<0.05);消化道重建采用Roux-en-Y式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采用Billroth I式的患者(P<0.05)。结论 Billroth I式和Roux-en-Y式者两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对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Roux-en-Y式效果更显著。

    作者:聂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消渴方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临床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中药消渴方配合西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到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2例,随机将其等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增加中药消渴方用药,评估两组的临床总疗效,同时对比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用药安全性等。结果施治后,观察组取得了88.89%的临床总疗效,要显著性较对照组的66.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指标值对比相仿(P>0.05),经治疗后均出现改善,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施治期间,两组均有患者出现不适,观察组是2.78%,对照组是5.56%,差异对比相仿(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中药消渴方配合西药进行治疗,疗效更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体内血糖水平,且安全性可靠,值得普及应用。

    作者:张朝霞;宫海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究高龄糖尿病患者合并肛肠病围手术期处理的效果

    目的:探究高龄糖尿病患者合并肛肠病围手术期处理的效果。方法以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龄糖尿病合并肛肠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期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形围手术期的全面处理,对照组行常规处理,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处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龄糖尿病合并肛肠病患者术前准备和监测病情、术中和术后监测体征、术后预防并发症等围手术期全面处理,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医院工作的满意度,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兰喜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科学的临床治疗,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痊愈的有20例,病情出现好转的有9例,其余1例患者因治疗无效终死亡。结论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给予科学的饮食治疗,配合科学体育锻炼,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姚秀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中医药应用在社区糖尿病防治的有效性

    目的:研究中医药应用在社区糖尿病防治的有效性。方法该次入选的64例糖尿病患者均为该社区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录的,将其均分为研究、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中医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防治的有效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BG、2 hFBG及HbAlc等水平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药防治社区糖尿病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评估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相关性

    目的:对2型糖尿病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评估与并发症发生相关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评估,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并发症的观察。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侧颈总动脉主干、分叉处、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值与斑块发生率指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评估和糖尿病的并发症发展具有一致性,能够直接显示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内膜,对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2型糖尿病胆结石手术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胆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三孔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糖血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在术中、术后的血糖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三孔法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郭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行截肢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足患者24例,对其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处理,然后观察其疗效。结果24例患者经截肢手术治疗及随访记录显示,有20例患者痊愈,治愈率为83.34%。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截肢手术治疗,需根据其足部的感染及坏疽程度进行手术,治愈效率比较明显,并能良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探究与应用。

    作者:赵世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于该院就诊或住院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2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实验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结果实验组:显效21例(69.44%),有效10例(27.78%),无效1例(2.78%);对照组:显效15例(38.88%),有效16例(44.44%),无效6例(1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具有显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帮助患者视力恢复,视力检查后比治疗前测试视力表至少提高两行,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等情况明显被吸收,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长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通过手术方案为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病人实施治疗的方式及实际作用。方法在该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接收的糖尿病病人中抽出30例并发阑尾炎的病人。遵循病人的意愿,把要求接受常规手术方案的病人归纳到对照组,其他15例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病人分到实验组,收集不同组别糖尿病病人在手术阶段的失血量、创口受细菌感染的概率等数据。结果从不同组别病人在手术过程的失血情况、创口受细菌感染的情况以及留医时间看,实验组的情况皆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由于罹患糖尿病的病人体质衰弱,所以应尽量选择腹腔镜手术方案帮助并发急性阑尾炎的病人实施治疗,从而达到防控细菌感染以及治愈阑尾炎病症的效用。

    作者:于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析X线诊断糖尿病性足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析糖尿病足中采用X线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所收治的3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采用X线进行诊断,并对患者的诊断表现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在30例糖尿病足的患者当中,X先表现主要有:11例骨质疏松,6例为骨质吸收性破坏,5例为骨关节面遭破坏,1例为骨干呈对称性萎缩,2例为骨髓密度异常,5例为邻近软组织病变。结论在X线下糖尿病足有显著的特点,可对临床的诊治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对于掌握病情的发展情况与严重程度,临床指导治疗等意义重大。

    作者:耿怀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通脉降糖软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采用降糖胶囊与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把所收治的60例DPN病患分成参考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参考组选择常规的西医治疗,主要采用维生素B1与B12分别为100 mg与500μg,每天给予患者肌肉注射1次;而治疗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加通脉降糖胶囊口服治疗,3粒/次,3次/d。两组治疗疗程为2个月,1个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6.66%,而参考组为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DPN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通脉降糖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作者:郝桂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个性化膳食指导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膳食指导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某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某社区管理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电话随访干预组与个性化指导干预组,每组各43例,通过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糖值,综合评价个性化膳食指导干预效果。结果个性化膳食指导组患者空腹、早餐、中餐、晚餐2h后的血糖分别为(7.69依0.21)mmol/L、(9.73依0.33)mmol/L、(9.82依0.31)mmol/L、(9.68依0.24)mmol/L,均明显低于电话指导组患者的(7.94依0.25)mmol/L、(10.71依0.37)mmol/L、(10.48依0.63)mmol/L、(10.62依0.6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膳食指导干预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余晓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巨大儿的超声预测与分娩期处理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巨大儿的超声检测临床价值,同时总结分娩期的处理方式。方法对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足月单胎产妇行超声测量,测量数据包括胎儿的双顶径、腹围和股骨长度,使用胎儿腹围超声测量标准对巨大儿的发生率做预测。结果胎儿腹围和新生儿体重之间存在良好的关联性,以腹围35 cm以上的数据指标当成预测标准,巨大儿的检出了高达84%。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行超声测量的胎儿腹围的方式,能够准确的预测胎儿是否存在巨大儿的可能性。

    作者:张新梅;李世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治疗的7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预后。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部溃疡、截肢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避免糖尿病足的恶化,促进其康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鹿芳;刘颖;张朝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