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吴艳

关键词:硝苯地平, 厄贝沙坦,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摘要:目的:对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结果验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使得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达到理想水平,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风湿性疾病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风湿性疾病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风湿性疾病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调整饮食和运动量控制血糖,治疗组在整饮食和运动量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60.42%),有效15例(31.25%),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显效21例(43.75%),有效14例(29.17%),总有效率72.9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除了监测血糖、调整饮食和运动量外,还进行降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得到了明显改善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风湿性疾病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英春;朱崇元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比较老年糖尿病患者整体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间我院治疗的具有可比性的2组老年糖尿病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皮肤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等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研究组患者中,显效40例,有效6例,无效4例,两组患者疗效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c=3.38,P<0.01),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较常规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金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30例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以降糖为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浓度均有所减低,在对患者的随访中发现,对照组患者在血压、血糖等方面出现异常的人数较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出来每天进行必要的降糖治疗外,还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对其从心理上到生活上进行一系列指导,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患者的血糖浓度,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张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探究糖尿病性高血压脑出血锁孔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本次主要探究糖尿病性高血压脑出血锁孔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在我院进行“锁孔”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锁孔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结果15例(75.00%)血肿清除满意,残余血量<5毫升,3例(15.00%)残余血肿10到15毫升,2例(10.00%)术后再次出血,其中1例经原切口二次手术,1例改开颅手术;之后进行门诊、电话随访半年,按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分级:完全恢复社会活动3例,部分恢复社会活动,如克独立行走进行家庭生活6例,家庭生活需要帮助,需要拐杖克行走6例,卧床不起,但有意识3例。结论锁孔微创手术治疗糖尿病性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良好效果,是基层医院治疗糖尿病性高血压出血的良好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季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助产士营养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助产士营养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专业助产士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营养知识教育,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教育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变化情况。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用餐后血糖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助产士应加强患者营养教育护理工作,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明;苏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到2013年医院收治的51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加强生命体征和血糖的监测、日常生活护理,降糖药物应用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对51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显效29例,占57%,好转17例,占33%,无效5例,占10%。总有效率90.2%。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患者,因其病情复杂,有针对性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病情,降低该病的致残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崔生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针对采用尿糖同尿微量白蛋白进行联合检测,以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做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进院体检的正常者40例作为参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其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的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数据加以分析及比较。结果将两组患者的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相比较后,实验组患者的检验值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正常者,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对糖尿病患者行以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检验,有助于诊断其早期肾损伤,值得在临床活动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殿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肺组织超微结构病理改变与SPA、AGEs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与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肺组织超微结构病理改变,进行SPA、AGEs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成人二型糖尿病合并肺肿瘤患者74例,观察患者肺组织超微结构病理改变。对48只大鼠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AGEs、SPA变化。结果患者肺组织超微结构呈现特征性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表明AGEs、SP-A表达增强。结论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肺组织超微结构特征病理改变。AGEs表达增加,提示可能为高糖导致非酶糖化作用增强,导致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SPA增高,提示肺泡Ⅱ型细胞存在损伤,推断其可能为糖尿病肺损害及其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作者:郭海燕;吴巍;王志生;任世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探析抗凝降脂与脑梗塞并发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抗凝降脂与脑梗塞并发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脑梗塞并发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进行抗凝降脂治疗。结果研究组LDL-C、TG、TC指标分别为2.6、1.3、4.4,对照组分别为4.2、3.5、5.8;研究组FBG、HbAlc指标分别为6.5、5.2,对照组分别为7.1、6.4。结论血脂升高容易诱发脑梗塞,需及早对脑梗塞并发糖尿病患者进行抗凝治疗。

    作者:李鑫;胡军荣;姚丹;武丽丽;刘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随访及“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其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空腹血糖、知识掌握平均得分、自我管理能力平均得分分别为6.04±1.01mmol/l、72.65±8.54、65.96±9.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7±1.04mmol/l、72.65±8.54、65.96±9.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能有效控制患者空腹血糖,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及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常治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56例胃癌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护理研究

    目的:胃癌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护理方法及护理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56例胃癌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并设为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手术护理;以同期接受治疗的60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设为对照组,并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耐受性、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8±2.5)d,3例出现并发症,占5.36%,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给予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耐受性,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手术效果,应当普及应用。

    作者:王凤梅;彭凤芹;朱洪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足高危人群的足部护理分析和足病预防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高危人群的足部护理以及足病预防方面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足高危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研究组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糖尿病足认知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足认知评分、HAMA评分、SD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三项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行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知,并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作者:邵晓梅;李会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30例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选取的3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全部患有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胀痛、恶心、胸痛、呕吐等。部分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电图ST段出现异常,不正常Q波。自主神经病变、高血压以及冠心病是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疾病类型。3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26例痊愈出院,4例死亡。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有利于今后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殷长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以病人为中心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以病人为中心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抑郁焦虑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84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采用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病人为中心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抑郁焦虑状态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并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结果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7.4%(38/39),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比两组治疗的安全性,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其临床疗效显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安全性能高,应广泛推广。

    作者:汤泓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副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方法收集某医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拜糖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水平均出现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餐后两小时血糖下降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拜糖平与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药物副作用均比较低,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李亚新;朱铁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合并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疗法治疗伴或不伴有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2014年间具有可比性的伴或不伴有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各30例患者(前者为研究组,后者为对照组),均给予激素、抗病毒药物、血管扩张药、营养神经药物、ATP、低分子右旋糖酐和高压氧等综合治疗措施,可能合并感染者应用非耳毒性抗菌药物。研究组治疗期间选择胰岛素控制血糖,并根据血糖检测值合理调整剂量。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16例;对照组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c=2.84,P<0.01),研究组疗效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合并突发性耳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较差,应进行综合性治疗,并讲求个体化治疗,尽可能地促使患者听力恢复。

    作者:陈荣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的防治策略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的防治策略。方法搜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接收的糖尿病64例患者,根据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2例、研究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采取综合防治。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的干预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知识知晓率较高,依从性较高,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综合防治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塞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110例老年性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患者,通过对其实施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62例患者痊愈,34例显效,14例无效,有效率为87.3%。结论老年性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通过实施系统治疗以及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乔彦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病历13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妊娠期进行干预并且血糖控制情况良好组,对照组为妊娠期未进行干预血糖控制不良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的身体状况。结果两组分娩时孕周及结束妊娠的方式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研究组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出现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且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头颅B超异常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很大,在妊娠期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能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宋慧;田小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