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观察

谷岩

关键词: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小剂量胰岛素,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观察。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30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剂量胰岛素,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胰岛素,均给予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酮体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酮体转阴时间无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血糖下降速度较对照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易发生低血糖。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脑中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中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合并中风患者52例,对其进行心理、饮食及康复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疗效及血糖和血压情况。结果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8.1%,治疗前血糖及血压的各类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脑中风患者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康复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其恢复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丹;李冬冬;张秋实;郑贺琪;张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与探究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与标准,选取在2013年01月10日——2014年01月10日入住我院糖尿病科的患者60例儿童糖尿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对象,探析这60例儿童糖尿病患者在运用循证护理前后的效果。这60例患者在使用循证护理之前是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详细统计这60例患者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观察与分析循证护理前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关专业知识普及度、护理工作质量与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模式较传统护理模式而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及家属的糖尿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较好,护理工作质量与效果较好,并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极高。由此可见,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结论糖尿病对儿童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儿童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必须加以重视。经过临床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价值极高,是一种值得广泛运用与推广的临床方法。

    作者:南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探讨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儿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儿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其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儿92例,将这92例患儿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的46例糖尿病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的46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结果对两组糖尿病患儿予以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其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进行调查,实验组糖尿病患儿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儿自我管理行为具有较深影响,能够提高患儿的自我护理、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有助于患儿的康复,在临床推广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张志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合并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疗法治疗伴或不伴有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2014年间具有可比性的伴或不伴有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各30例患者(前者为研究组,后者为对照组),均给予激素、抗病毒药物、血管扩张药、营养神经药物、ATP、低分子右旋糖酐和高压氧等综合治疗措施,可能合并感染者应用非耳毒性抗菌药物。研究组治疗期间选择胰岛素控制血糖,并根据血糖检测值合理调整剂量。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16例;对照组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c=2.84,P<0.01),研究组疗效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合并突发性耳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较差,应进行综合性治疗,并讲求个体化治疗,尽可能地促使患者听力恢复。

    作者:陈荣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随访及“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其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空腹血糖、知识掌握平均得分、自我管理能力平均得分分别为6.04±1.01mmol/l、72.65±8.54、65.96±9.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7±1.04mmol/l、72.65±8.54、65.96±9.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能有效控制患者空腹血糖,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及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常治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持续治疗半个月。将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降为(5.63±0.26)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降为(15.69±3.62)mmol/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后2小时血糖降为(8.32±2.26)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餐后2小时血糖降为(21.09±3.62)mmol/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降为(6.32±1.2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降为(9.36±1.62)%。三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1)。结论联用阿卡波糖,能有效提高降糖药物对血糖的控制效果。该药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和翠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60例的护理

    目的:探究营养指导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在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月后干预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6.79±0.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4±0.58%,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饮食指导措施的实施改善了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糖、血压情况,且降低了其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路秀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以病人为中心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以病人为中心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抑郁焦虑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84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采用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病人为中心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抑郁焦虑状态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对比不同麻醉方法下糖尿病患者肝癌切除术时肾损伤的有效性

    目的:对比不同麻醉方法下糖尿病患者肝癌切除术时肾损伤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分期进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26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使用不同的麻醉方法进行手术,其中利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的是对照组;利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是研究组,并对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手术完成、手术后各项指标水平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24小时和72小时两个时间点胱抑素c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测试结果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肝癌切除术时能有效减轻患者肾损伤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荣学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83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B组常规治疗+曲美他嗪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B组的血清铁蛋白、空腹血糖(FPG)、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以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等指标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的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曾苓;李永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外科疾病伴隐性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对外科疾病伴隐性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外科疾病伴隐形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围手术期对其进行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在对30例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后,并发了肺部感染的为3例,手术切口开裂的为1例,出现了低血糖症状的患者为1例,其余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5d,上述4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在1个月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外科疾病伴隐性糖尿病病人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能有效避免恶性循环情况的出现并加速康复的速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史玉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5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饮食依从性较好,对照组患者饮食依从性较差。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自制力、经济状况及家庭支持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在文化程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自制力、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支持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年龄上比较,年龄小的患者饮食依从性优于年龄大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受到年龄、文化程度、自制力、经济状况、家庭支持情况及对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等因素的明显影响。

    作者:张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用于ICU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使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对ICU内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使患者的高血压和血糖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品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ICU收治的59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正常护理方式。结果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后,患者的血糖和血压都趋于正常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方式对ICU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霞;龚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的拔除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接收的糖尿病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采用劈冠法进行拔除治疗,对观察组采用涡轮机钻法进行治疗,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对比中,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采用涡轮机钻法拔除治疗,效果显著,并具有创伤性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超声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的比较

    目的:观察和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和下肢动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下肢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为HbA1c≥8%,年龄、男性因素也是相关因素。病程5年的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几率更高,较发生颈动脉硬化几率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动脉周扬硬化检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有效的提高检出率,尽早干预,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丹;梁显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90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临床治疗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糖尿病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牙周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47例基于对照组加用复方茶多酚膜剂,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PD、AL、PLI、GI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可行性较高,推荐使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复方茶多酚膜剂,可明显改善患者牙周情况,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新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六味地黄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系统评价

    目的:分析六味地黄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系统评。方法选计算机检索Co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2012年第1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2.1-2012.8)、MEDLINE(1992.1-2012.8)、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92.1-2012.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2.1-2012.8)。结果有效率18个研究报道了六味地黄丸治疗肾病糖尿病的有效率,共纳入840例患者,其中有六味地黄丸组400例,对照组420例,终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治疗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药物,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在临床上可以运用六味地黄制剂进行糖尿病肾病治疗,但是纳入人数有限可能发生偏倚,还需要更多数据进一步证明。

    作者:李长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联用依那普利及吲达帕胺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64例,在常规饮食控制、戒烟酒等条件下,按随机数表法予以分组治疗,将单纯实施依那普利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增加吲达帕胺治疗者纳入观察组,研究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与血压改善效果。结果施治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各项血糖指标要较施治前有显著性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相仿(P>0.05)。施治前,2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值相仿(P>0.05),经施治后均出现明显改善,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在药物安全性方面,2组治疗期间均有不适出现,其中观察组是3.13%,对照组是6.25%,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联用依那普利及吲达帕胺方案治疗,对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作者:陈延成;由文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优思灵R)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优思灵R)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甘精胰岛素治疗,而观察组予以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优思灵R)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HbA1c、OGTT时2小时血糖均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FPG、HbA1c、OGTT时2小时血糖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过敏发生率及脂质代谢紊乱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优思灵R)治疗糖尿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卉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析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比较

    目的:主要是探讨小剂量以及大剂量的胰岛素对于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比较”[1]。方法主要是收集治疗了60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的中毒患者,并且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成为小剂量组以及大剂量组,小剂量组的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主要是采用胰岛素剂量是在0.05-0.1U/(千克每小时)来进行治疗,而大剂量组的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主要是采用胰岛素剂量0.11-0.2U/(千克每小时)进行治疗。结果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个小时血糖、尿酮体转阴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而就血糖下降速度而言大剂量组要比小剂量组下降速度快,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患者中,对于胰岛素的剂量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差异不大,但是使用小剂量胰岛素血糖下降的速度相对比较适宜,避免了低血糖出现的情况。

    作者:王丽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