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兴;彭晓霞
目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到2014月5月收治的5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观察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指导,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行为改善和空腹血糖值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自我监测、自觉运动等人数比例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7.0mmol/L)占82.8%显著高于对照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对疾病认识,提高药物正规使用率,从而改善病情的控制效果。
作者:项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从中医整体观念整合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的术后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自13年1月至14年9月的128例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以趾骨关节离断法和截趾法手术只来哦,spss软件分析后对比两组的术后效果。结果两组I期愈合率、术后总体异常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II期愈合率则没有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从中医整体理论来看,观察组术后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程东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使用中医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医的42例糖尿病肾病病人使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并进行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方法的全方面护理,观察病人的病情,对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75.24%。结论使用中医疗法进行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能够收到良好效果,配合合理的护理方法可有效减少病人痛苦,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立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及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4年0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均应用二甲双弧治疗,治疗前后了解患者体脂分布情况及肝脏脂肪含量,并进行临床对比。结果治疗后,患者总腹部脂肪、大腿部筋膜下脂肪和腹部内脏脂肪含量分别为(321.11±63.21)A/cm2、(31.21±6.21)A/cm2、(140.32±33.21)A/cm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脏脂肪含量下降不明显。结论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可减少总腹部脂肪、大腿部筋膜下脂肪和腹部内脏脂肪含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高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风湿性疾病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风湿性疾病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调整饮食和运动量控制血糖,治疗组在整饮食和运动量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60.42%),有效15例(31.25%),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显效21例(43.75%),有效14例(29.17%),总有效率72.9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除了监测血糖、调整饮食和运动量外,还进行降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得到了明显改善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风湿性疾病合并类固醇性糖尿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英春;朱崇元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及机制,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B组患者同时辅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与A组对比,B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浆Hcy含量和血浆脂联素APN改善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良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实验室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李永芹;曾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随访及“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其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空腹血糖、知识掌握平均得分、自我管理能力平均得分分别为6.04±1.01mmol/l、72.65±8.54、65.96±9.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7±1.04mmol/l、72.65±8.54、65.96±9.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能有效控制患者空腹血糖,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度及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常治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进一步对老年糖尿病人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例老年糖尿病人髋部骨折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均成功手术,有治疗效果为优5例,治疗效果为良3例,治疗效果一般1例,治疗效果差有1例,优良率为80%。结论老年糖尿病人髋部骨折在采取手术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术后,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做好各类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在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李润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胃癌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护理方法及护理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56例胃癌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并设为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手术护理;以同期接受治疗的60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设为对照组,并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耐受性、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8±2.5)d,3例出现并发症,占5.36%,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给予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耐受性,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手术效果,应当普及应用。
作者:王凤梅;彭凤芹;朱洪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51只眼),对其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1只患眼经治疗后,视力小于0.3的有8只眼(15.69%);视力大于或等于0.3的有40只眼(78.43%);视力大于或等于0.5的有3只眼(5.88%);发生角膜水肿、前房混浊等并发症的共10只眼,并发症发生率为19.61%。结论对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丽萍;文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于妊娠合并糖尿病中的临床诊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择取该院的妇产科于2013年至2014年接收的60例患有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对其临床资料作出回顾性的分析,将其作为实验组,以其发病孕周和相关的病症为依据,行以饮食与运动等方面的治疗。再择取60例患有妊娠合并糖尿病,但不接收治疗的孕妇,将其作为参照组,对这两组孕妇妊娠的结果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做出比较。结果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容易致使病患出现母婴羊水过多,或产后出血等各种并发症,经由积极的治疗,将实验组病患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参照组病患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容易使患者出现母婴并发症,故而于早期应对其行以积极检查、诊断与治疗,由此减小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葛庆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针对采用尿糖同尿微量白蛋白进行联合检测,以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做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进院体检的正常者40例作为参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其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的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数据加以分析及比较。结果将两组患者的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相比较后,实验组患者的检验值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正常者,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对糖尿病患者行以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检验,有助于诊断其早期肾损伤,值得在临床活动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殿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尿病可以说是一个医学界的难题,迄今为止,虽然有很多可以抑制并发症的药物,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会存在一些比较令人堪忧的问题,像是一些比较复杂的药物,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王新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尿病足应以预防为主,避免足部损伤,早期发现,正确治疗护理,并预防治愈后再发。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做好控制血糖、避免损伤和足部护理等积极护理措施,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应通过护理评估、足部受伤护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相关预防性护理措施自我发现的技能,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达到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目的,避免致残、致死和丧失行为能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使糖尿病患者享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倪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通过针灸对DPN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实施温阳治疗的详细方式以及取得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本医院接受诊疗的DPN病人中抽选30例,遵照病人的要求,采取温阳治疗法给其中15例病人进行DPN病症治疗,并将这些病人归纳为实验组,其他15例要求接受普通治疗的15例病人归纳为对照组,使用甲钻胺药物配合参附药剂滴注治疗本组。分别在未治疗阶段以及治疗治疗给病人检验血糖指数,并将数据进行整理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病人接受温阳治疗取得高达93.33%的康复概率,而对照组康复的概率仅73.33%,同时使在血糖指数控制方面,实验组接受了温阳治疗后,血糖检查指数明显降低,实验组的降幅比对照组高,血糖调控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于通过针灸方式实施温阳治疗能有效帮助DPN病人控制病症,改善寒凝阳虚的体质,因此基层中医院可以在治疗DPN的方面对温阳治疗进行普及。
作者:李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人健康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以健康教育为基础的饮食、心理及运动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持续性的跟踪随访与合理指导,并检查督促患者的执行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持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行为的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晨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肛瘘的临床治疗及其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和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手术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结果对60糖尿病患者合并肛瘘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发现痊愈患者有45(75.0%)例,有效患者11(18.3%)例,无效患者4(6.7%)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手术治疗治疗糖尿病合并肛瘘效果较好,同时合理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手术治疗和术后恢复。
作者:潘景英;李楠;张建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时采用尿微量和尿糖联合检验方法的作用,从而为疾病的有效诊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该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外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通过尿微量和尿糖联合检测的方法对两组人群进行检测,对比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检验发现,实验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中尿微量白阳性率为54%,尿糖的阳性率为82%,而在对照组正常人群中均未发现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者。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时,联合使用尿微量和尿糖的检验方法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罗纯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综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84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患有糖尿病足溃疡疾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无明显差异,因此,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综合护理模式、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以及临床总满意程度。结果在综合护理模式背景下的观察组患者,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7.6%,而对照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85.7%,两组之间有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值得在糖尿病足溃疡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金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整体性护理对糖尿病烧伤患者创面治疗的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8月,在某院抽取80例糖尿病烧伤患者,随机将他们分成2组,每组各40人,抽签决定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为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常规性的精心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实行整体性护理,即在实行常规性精心护理的同时,还包括积极做好治疗准备,对症下药,以及心理疏导等护理,持续护理一个月时间,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转,但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患者恢复效果明显更佳。结论对糖尿病烧伤患者实行整体性护理比常规的精心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患者对病情的认识程度、心理承受度都发生了十分可喜的变化。
作者:于娇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