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性护理对糖尿病烧伤患者创面治疗的效果观察

于娇

关键词:整体性护理, 糖尿病, 烧伤, 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性护理对糖尿病烧伤患者创面治疗的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8月,在某院抽取80例糖尿病烧伤患者,随机将他们分成2组,每组各40人,抽签决定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为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常规性的精心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实行整体性护理,即在实行常规性精心护理的同时,还包括积极做好治疗准备,对症下药,以及心理疏导等护理,持续护理一个月时间,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好转,但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患者恢复效果明显更佳。结论对糖尿病烧伤患者实行整体性护理比常规的精心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患者对病情的认识程度、心理承受度都发生了十分可喜的变化。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糖尿病患者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用综合方法治疗糖尿病患者干眼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干眼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中患者接受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所得到临床效果。结果在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观察组中患者所得到临床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中患者所得到临床总有效率为76.4%;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液分泌增长值,观察组中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所存在差异显著。结论利用综合疗法对糖尿病干眼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得到理想临床效果,所取得临床总有效率比较高,能够使患者的泪液分泌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减轻患者痛苦,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干眼的一种理想方法,可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聂巍巍;左文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结果: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肺结核咯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肺结核咯血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结核内科治疗的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综合治疗的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血糖恢复正常18例(90%);胸片病灶吸收好转19例(95%),未吸收1例(5%);空洞闭合或缩小18例(90%),痰菌阴转17例(85%),咯血停止19例(95%)。结论坚持控制血糖及肺结核药物治疗能够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临床应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病情的恶化。

    作者:李婷;杨成;关黎;赵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四切口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四切口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经睫状体平坦部四切口玻璃体手术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0例(24眼),对这20例患者展开回顾性的研究和分析,术后的随访时间在7-19个月之间。结果经过四切口玻璃体手术治疗,20例术后患者的视力都有了明显的改善,19只眼睛有了明显的改善,占到的比例为79.2%,有3只眼睛视力没有变化,占到的比例为12.5%,有2只眼睛视力有了下降变化,占到的比例为8.3%。结论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患者实施四切口玻璃体手术可以大大缩短手术治疗时间,是一种双手操作进行患者眼内视网膜分离的方式,可以实现膜剥除,大大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效率,大大降低了患者组织损伤的几率,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好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超声技术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8例,按照心功能是否正常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3例,收缩心功能正常,观察组患者15例,心功能不全。对两组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量,并计算左心室的厚度情况和心肌耗养参数。结果观察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心肌氧耗参数心率血压二重乘积增高,对照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压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压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左心室的厚度情况和有效动脉弹性方面,对照组、观察组在与正常情况进行对比是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技术检测得出:2型糖尿病患者与心功能、动脉硬化有着极大的关系,心肌耗养参数、生化指标等是诱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发现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利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对糖尿病坏疽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坏疽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的患者为内分泌科的糖尿病合并使用抗生素治疗坏疽的住院患者的病例,对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种类、用法、用量和疗程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患者局部外用抗生素和全身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局部和全身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基本上可以将病源微生物覆盖,联合使用药物较为合理。但是全身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所需要的疗程过长,此外,局部使用抗生素存在一次性使用的情况。结论局部使用抗生素还需要进行规范,全身使用需要临床证据的支持。

    作者:杨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与探究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与标准,选取在2013年01月10日——2014年01月10日入住我院糖尿病科的患者60例儿童糖尿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对象,探析这60例儿童糖尿病患者在运用循证护理前后的效果。这60例患者在使用循证护理之前是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详细统计这60例患者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观察与分析循证护理前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关专业知识普及度、护理工作质量与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模式较传统护理模式而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及家属的糖尿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较好,护理工作质量与效果较好,并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极高。由此可见,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结论糖尿病对儿童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儿童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必须加以重视。经过临床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价值极高,是一种值得广泛运用与推广的临床方法。

    作者:南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运用益气活血通痹法治疗3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2例DPN患者,按分层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配伍维生素B1,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法联合西医疗法;对比两组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13.7±3.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5.6±4.3)分(P<0.01)。结论应用益气活血通痹汤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双侠;陈亚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肾炎康复片用于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于肾炎康复片用于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6月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联合雷公藤多甙以及贝那普利片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的治疗后,对比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5例患者,其中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6.66%。对照组15例患者,其中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3.33%。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孙洪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中度牙周炎的临床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伴中度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对其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中度牙周炎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现探讨对临床指标的影响。结果24例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指标与血糖水平均比基线值要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周基础治疗2型糖尿病伴中度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情况并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观察。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30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剂量胰岛素,观察组采用小剂量胰岛素,均给予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酮体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酮体转阴时间无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血糖下降速度较对照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易发生低血糖。

    作者:谷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应用中医整体观念探讨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手术方式的临床观察

    目的:从中医整体观念整合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的术后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自13年1月至14年9月的128例合并缺血的糖尿病足趾坏疽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以趾骨关节离断法和截趾法手术只来哦,spss软件分析后对比两组的术后效果。结果两组I期愈合率、术后总体异常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II期愈合率则没有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从中医整体理论来看,观察组术后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程东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分析

    目的:比较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糖尿病患者66例,分为研究组(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与对照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各33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达到目标血糖值时间、胰岛素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对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且能有效缩短达到目标血糖值时间及减少胰岛素用量,值得推广。

    作者:鄂维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病历13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妊娠期进行干预并且血糖控制情况良好组,对照组为妊娠期未进行干预血糖控制不良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的身体状况。结果两组分娩时孕周及结束妊娠的方式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研究组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出现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且新生儿窒息、低血糖、头颅B超异常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很大,在妊娠期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能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宋慧;田小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硫辛酸与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硫辛酸与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差异。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硫辛酸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经硫辛酸治疗后,显效41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甲钴胺,使用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马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营养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营养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的影响。方法对13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化营养干预,认真观察营养干预前后所有患者的饮食行为以及血糖控制状况。结果经过6个月随访,对全部患者在进行系统化营养干预以后,糖尿患者的饮食结构相对合理,每日热能的摄入量和饮酒零食习惯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全部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指标和餐后2h血糖指标分别为(6.92±1.37)和(11.29±1.06)mmol/L,与营养干预前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化营养干预,非常有利于对血糖指标的控制,并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锦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析儿童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对策

    儿童疾病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儿童的身体健康关系着人们一生。随着现在人们生活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儿童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因素也在不断的增加,如今有很多的儿童因为一些疾病而对今后的人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1]。现如今,儿童较为多发的疾病就有糖尿病,本研究就儿童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提出了一些对策[2]。

    作者:刘秀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诊疗体会

    目的:对基层医院于妊娠合并糖尿病中的临床诊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择取该院的妇产科于2013年至2014年接收的60例患有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对其临床资料作出回顾性的分析,将其作为实验组,以其发病孕周和相关的病症为依据,行以饮食与运动等方面的治疗。再择取60例患有妊娠合并糖尿病,但不接收治疗的孕妇,将其作为参照组,对这两组孕妇妊娠的结果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做出比较。结果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容易致使病患出现母婴羊水过多,或产后出血等各种并发症,经由积极的治疗,将实验组病患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参照组病患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容易使患者出现母婴并发症,故而于早期应对其行以积极检查、诊断与治疗,由此减小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葛庆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66例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以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到2013年5月在我院接糖尿病足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基础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为75.76%;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为93.94%。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汤萌萌;牟玉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助产士营养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助产士营养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专业助产士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营养知识教育,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教育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变化情况。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用餐后血糖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助产士应加强患者营养教育护理工作,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明;苏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