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维琴
目的:探究小儿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于我院自2007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22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儿的护理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有20例患儿病情出现好转后出院,2例患儿由于家庭经济因素自动离院。结论小儿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做到及时抢救,随时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患儿实际情况来控制输液速度,纠正高渗,做好基础护理等工作防止其病情的恶化。
作者:魏丽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急诊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5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补液,平衡酸碱的基础上,配合小剂量的胰岛素进行治疗。结果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效果中,患者好转比例为94.0%,患者昏迷比例为4.0%,死亡人数比例为2.0%,治疗总有效率为94.0%。结论急诊医生要合理选用治疗方法,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保证疗效,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
作者:许君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针对采用尿糖同尿微量白蛋白进行联合检测,以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做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进院体检的正常者40例作为参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其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的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数据加以分析及比较。结果将两组患者的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相比较后,实验组患者的检验值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正常者,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对糖尿病患者行以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检验,有助于诊断其早期肾损伤,值得在临床活动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殿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红外线照射与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用于糖尿病足溃疡有效性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30例糖尿病足溃疡病人,随机划分成两个小组。给予所有病人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15例病人采取碘伏换药,而实验组15例病人则采取红外线照射与莫匹罗星软膏联合使用的方式,探讨两组研究对象治理的有效性。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红外线照射与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用于糖尿病足溃疡具有较高有效性与可行性,可以改善病人血液循环现状,加快其溃疡愈合速度,对于提升其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推广。
作者:张永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研究糖尿病患者的循证护理的方法,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行循证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不论在护理后的满意度,还是在健康知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上,都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更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彩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处理与围产儿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到2014年11月确诊为GMD的患者96例作为实验组,同期的非糖尿病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血糖控制治疗,观察GMD对母体和围产儿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和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会威胁到母体的身体健康,对围产儿易产生不良影响,产科应该加强孕期管理,及时饮食控制或者胰岛素治疗,尽量减少围产儿的并发症。
作者:李涛;徐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10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6例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治疗组,12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在对照组和治疗组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有效率为9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关键,此种治疗方法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疗效。
作者:方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以此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发生低血糖)和观察组(发生低血糖)。首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生化指标,然后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住院时间均大于对照组,BMI小于对照组,低钾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Cr、胱抑素C、TC等指标和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包括疾病认知不足(31.3%)、饮食不规律(25.0%)、病情严重(17.2%)、肾功能不全(10.9%)、药物协同作用(7.8%)、应激情况(4.7%)等。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发生低血糖的症状不典型,且影响因素较多。通过观察、检测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生化指标,能够对低血糖的发生进行预防和诊断。
作者:祁晓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强化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方法分析130例糖尿病患者,分析对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在患者入院时给予强化教育,出院时及时跟踪随访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行为。结论通过强化健康教育你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璐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精神病伴发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进行探究。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精神病伴发糖尿病病人共50例,总结其精神症状、血糖水平、病程、治疗依从性等临床表现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精神病伴发糖尿病的患者,常常被精神症状所掩盖,在治疗上精神病人的依从性差,大多数需要采取强制性的饮食控制措施。护理上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精神疾病的状态,采取不同方案的监护及护理措施。结论对精神病人要定期查空腹血糖,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对护理工作要求更加严格和周密,监测患者的饮食及用药情况。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加之优质的护理措施是治疗精神病伴发糖尿病病人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秀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结果验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使得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达到理想水平,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吴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饮食联合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做以回顾性分析,对糖尿病孕妇做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观察胎儿发育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患者通过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联合,共有48例(60.0%)孕妇剖腹产和31例(38.75%)孕妇顺产,1例(1.25%)孕妇胎儿死亡。结论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对孕妇的影响十分严重,通过饮食联合药物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葛庆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多样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大大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了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作者:杨爱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抗凝降脂与脑梗塞并发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脑梗塞并发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进行抗凝降脂治疗。结果研究组LDL-C、TG、TC指标分别为2.6、1.3、4.4,对照组分别为4.2、3.5、5.8;研究组FBG、HbAlc指标分别为6.5、5.2,对照组分别为7.1、6.4。结论血脂升高容易诱发脑梗塞,需及早对脑梗塞并发糖尿病患者进行抗凝治疗。
作者:李鑫;胡军荣;姚丹;武丽丽;刘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持续治疗半个月。将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降为(5.63±0.26)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降为(15.69±3.62)mmol/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后2小时血糖降为(8.32±2.26)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餐后2小时血糖降为(21.09±3.62)mmol/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降为(6.32±1.2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降为(9.36±1.62)%。三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1)。结论联用阿卡波糖,能有效提高降糖药物对血糖的控制效果。该药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和翠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尿病足应以预防为主,避免足部损伤,早期发现,正确治疗护理,并预防治愈后再发。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做好控制血糖、避免损伤和足部护理等积极护理措施,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应通过护理评估、足部受伤护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相关预防性护理措施自我发现的技能,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达到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目的,避免致残、致死和丧失行为能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使糖尿病患者享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倪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重点探索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应用于高龄糖尿病患者的念珠菌性间擦疹的疗效。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02月01日至2014年02月0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高龄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间擦疹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特比萘酚乳膏治疗15例对照组,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治疗15例观察组,对此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稍差,有效率仅仅达到73.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高达100%。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远远不如观察组。两组高龄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间擦疹患者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龄糖尿病合并念珠菌性间擦疹患者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张敬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针对临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检验指标进行分析,为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控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54例糖尿病患者及18例健康者的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及D-二聚体等检验指标,根据产生合并并发症情况分为正常组、糖尿病无并发症组、糖尿病心脏病组、糖尿病肾病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除胰岛素降低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升高,但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的指标变化更明显。结论定期检测糖尿病患者上述指标并综合评估及监测疗效,可实现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有效防控及治疗。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已经成为困扰人们身心健康的一大杀手。糖尿病诊断技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也变得更加先进,但是无法避免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糖尿病人对降糖药物的依从性较差。本文从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依从性较差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糖尿病人的药物依从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作者:曹志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糖尿病合并干酪性肺炎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糖尿病合并干酪性肺炎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经过治疗之后,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糖尿病合并干酪性肺炎有明显的疗效,使用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