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敏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及处理措施,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对医院产科在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7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6例患者,血糖控制较好366例(97.34%),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30例(7.98%),切口感染12例(3.19%),产后II型糖尿病14例(3.72%),巨大儿56例,占14.89%,胎窘26例(6.91%),早产儿18例(4.78%),无1例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采用饮食控制、运动及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及剖宫产手术的发生率,提高孕妇及新生儿安全。
作者:俞丽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采用相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单纯肺结核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的疗效。方法3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治疗的3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结果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为20%,对照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40%,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先进行血糖控制,而后进行抗结核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金日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于妊娠合并糖尿病中的临床诊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择取该院的妇产科于2013年至2014年接收的60例患有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对其临床资料作出回顾性的分析,将其作为实验组,以其发病孕周和相关的病症为依据,行以饮食与运动等方面的治疗。再择取60例患有妊娠合并糖尿病,但不接收治疗的孕妇,将其作为参照组,对这两组孕妇妊娠的结果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做出比较。结果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容易致使病患出现母婴羊水过多,或产后出血等各种并发症,经由积极的治疗,将实验组病患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参照组病患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容易使患者出现母婴并发症,故而于早期应对其行以积极检查、诊断与治疗,由此减小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葛庆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以降糖为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浓度均有所减低,在对患者的随访中发现,对照组患者在血压、血糖等方面出现异常的人数较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出来每天进行必要的降糖治疗外,还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对其从心理上到生活上进行一系列指导,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患者的血糖浓度,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张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在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15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利用一般护理方法;研究组在一般护理方法的基础加上优质护理,并对两组孕产妇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孕产妇平均住院时间为(11.2±7.9)d,明显多于研究组(17.2±11.3)d;经过护理后比较,研究组的血糖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达到93.1%,明显高于对照组55.3%,两组孕产妇间数据对比皆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在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中可以有效提高孕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控制血糖含量,减少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进一步提升产科的护理质量。
作者:韩静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短程化疗加控制血糖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胸腺肽α1进行治疗,一个疗程以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CD4+及CD4+/CD8+明显上升,CD8+明显下降,相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另实验组患者的病灶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效果更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玉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到2014月5月收治的5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观察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指导,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行为改善和空腹血糖值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自我监测、自觉运动等人数比例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7.0mmol/L)占82.8%显著高于对照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对疾病认识,提高药物正规使用率,从而改善病情的控制效果。
作者:项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尿病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门诊2014年1月-12月间接诊的30例Ⅰ型糖尿病患者(A组)和3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B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C组),以CLIA法、RIA法测定、比较3组血清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的存在情况。结果3组血清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的存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A组>B组>C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对糖尿病分型、选择用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展秀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营养指导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科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在实施糖尿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月后干预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6.79±0.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4±0.58%,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饮食指导措施的实施改善了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糖、血压情况,且降低了其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路秀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及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4年06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均应用二甲双弧治疗,治疗前后了解患者体脂分布情况及肝脏脂肪含量,并进行临床对比。结果治疗后,患者总腹部脂肪、大腿部筋膜下脂肪和腹部内脏脂肪含量分别为(321.11±63.21)A/cm2、(31.21±6.21)A/cm2、(140.32±33.21)A/cm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脏脂肪含量下降不明显。结论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可减少总腹部脂肪、大腿部筋膜下脂肪和腹部内脏脂肪含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高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加强糖尿病管理对妇科手术并发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干预效果。方法2010年01月-2014年10月,在我科接受择期手术并发糖尿病的妇科疾病患者共90例,作为观察组,严格控制围手术期血糖,并选择2010年前在我科接受择期手术并发糖尿病的妇科疾病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未严格控制血糖。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种类、入院时血糖水平及糖尿病病程均有可比性。观察两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及手术后1天血糖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及手术后1天血糖低于对照组,切口一期愈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83.3%)。结论在围术期加强对糖尿病的管理,有效地控制血糖是围手术期的处理关键。
作者:刘燕;曹博;于洪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尿病足应以预防为主,避免足部损伤,早期发现,正确治疗护理,并预防治愈后再发。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做好控制血糖、避免损伤和足部护理等积极护理措施,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应通过护理评估、足部受伤护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相关预防性护理措施自我发现的技能,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达到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目的,避免致残、致死和丧失行为能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使糖尿病患者享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倪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初次诊断糖化血红蛋白大于8.0%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5例。给予本组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白糖、胰岛功能以及餐后2h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胰岛β细胞功能获得很大改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能够对血糖进行有效地控制,恢复部分胰岛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刘惠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外科疾病伴隐性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外科疾病伴隐形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围手术期对其进行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在对30例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后,并发了肺部感染的为3例,手术切口开裂的为1例,出现了低血糖症状的患者为1例,其余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5d,上述4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在1个月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外科疾病伴隐性糖尿病病人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能有效避免恶性循环情况的出现并加速康复的速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史玉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循证护理模式、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5.2%,而对照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总满意率为76.2%,两组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在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活动中,循证护理模式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蔡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29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其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其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应答率为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答率72.41%,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万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伴随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分析,对其治疗过程中的用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治疗后,患者的哮喘以及患者的空腹血糖均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结论在治疗支气管伴随糖尿病患者时,要合理的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缓解患者的哮喘症状。
作者:张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36例,对其临床症状、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和治疗转归进行探讨。结果36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肝硬化表现,包括乏力、纳差、消化道出血及黄疸等,实验室检查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表现,且血糖高于正常水平;通过保肝、饮食调节、营养支持及降血糖等治疗,患者病情得以较好地控制。结论肝硬化并发的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兼备肝硬化和糖尿病特征,其治疗应以保肝和控制血糖为主。
作者:李瑞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注射用利福平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前者注射利福平进行治疗,后者口服利福平胶囊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在血糖控制、痰菌阴转、病灶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注射用利福平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有利于提高药物吸收率,缩短治疗周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于利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对妇女出现生殖道感染情况的关联。方法从本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治疗的生殖道感染病人中选出15例并划分为研究组,这些病人都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同时抽取15例体质正常未患任何病症的妊娠妇女归纳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让体质健康以及患病的孕妇共同接受引导检查,把不同组别孕妇的检查数据整理起来并进行对照探究。结果怀孕期间,对照组孕妇中,只有2例生殖道受到感染,概率是13.33%,而研究组孕妇有8例出现生殖道感染情况,概率是53.33%,两个概率数据存在明显的区别P<0.05。在尿糖检验方面,血糖指数偏高的患病孕妇比指数较低的患病孕妇更可能出现生殖道感染P<0.05。结论相对体质正常的健康孕妇而言,罹患糖尿病的孕妇出现生殖道细菌感染情况的可能性更大,同时生殖道受细菌感染的可能性与血糖的检查指数呈现正向关联,所以医院应优化孕妇的膳食、做好卫生工作,使孕妇不受生殖道感染的侵害。
作者:胡景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