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用药治疗效果

曹丽萍

关键词:磺脲类降糖药, 降糖药, 继发失效, 2型糖尿病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选择参芪降糖颗粒+二甲双胍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针对所有患者选择参芪降糖颗粒+二甲双胍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糖尿病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表现。结果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完成治疗后,显效患者85例(85.00%);有效患者13例(13.00%);无效患者2例(2.0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共2例患者表现出恶心头痛症状,经过对应处理后,全部有效缓解。结论针对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选择参芪降糖颗粒+二甲双胍进行疾病治疗,能够有效避免糖尿病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终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在糖尿病护理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对策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患者需要终身服药且需要定期进行检查,这会给患者的身体、心理造成很大的负担。为了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负担,内科护士需要在工作中加入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与健康指导。该文介绍了目前医院内科护士在糖尿病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研究了问题的应对方案。

    作者:孙雅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心肌梗死合并症患者在急诊中的护理对策。方法对72名糖尿病与心肌梗死合并症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成两组,即考察组与研究组,平均36例,考察组行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给予急诊舒适护理,对比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与考察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诊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减少不良反应与住院时间。

    作者:袁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刍议2型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

    目的:针对影响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患者的因素及与其它并发症之间的关系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末梢神经病变情况进行分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病程、空腹及餐后2h血糖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上,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相对延长较明显(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长期不能控制好血糖是发生末梢神经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与其它慢性并发症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玉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膝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膝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于该院就诊糖尿病性膝关节炎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增加护理干预。半个月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血糖控制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半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的平均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性膝关节炎患者相关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林艳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益心舒胶囊联合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益心舒胶囊治疗和运动干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上述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TC、LD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空腹血糖和血压改善情况为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06,P<0.05)。观察组TC、LDL改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71,P>0.05)。结论采用益心舒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程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80例,对320只眼睛行激光治疗,术后3、6个月及12个月行FFA及彩色眼底像,发现新生血管未消退及无灌注区尚存者,给予光凝治疗,随访2年。结果320只视网膜病变眼睛中,经激光治疗后,水肿消失或减轻45只,新生血管消退265只,治疗的有效率超过7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给予激光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属于规范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4年4月期间该院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予以甘精胰岛素治疗,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剂量2.0~40.0 IU/次,1次/d,90 d/疗程;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口服格列美脲,剂量1.0~6.0 mg/次,1次/d,90d/疗程;口服阿卡波糖,剂量50~200 mg/次,3次/d,90 d/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PG、HbA1c、OGTT时2 h血糖的改善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HbA1c、OGTT时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FPG、HbA1c、OGTT时2 h血糖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12.00%、生活质量好评率为68.00%,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44.00%、生活质量好评率为94.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提高疗效,治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卉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个体化教育对糖尿病眼底病变的预防效果

    目的:探讨个体化教育对糖尿病眼底病变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00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防治知识。结果观察组疾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教育对糖尿病眼底病变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治疗依从性。

    作者:贾润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生长情况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检查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新生儿体重分为对照组(正常胎儿组)和观察组(巨大胎儿组),比较2组胎儿的生长情况,分析各测量指标对巨大胎儿体重的预测价值。结果孕中期2组胎儿BPD(双顶径)、FL(股骨长)、HC(头围)和AC(腹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胎儿LL(肝脏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L、AC和FL对胎儿体重起决定作用,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生长情况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可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雷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技术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8月间52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病变组,并选择同期健康者52名作为正常组,均进行彩超检查,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病变组患者的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50%以上血管狭窄、闭塞及血栓发生率比正常组要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首要方法是应用彩超检查技术,可提高预防效率,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

    作者:叶希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57例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讨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以期保障并存糖尿病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成功。方法2013年01月—2013年12月,该科共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57例,均合并2型糖尿病,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改为胰岛素强化治疗,手术过程中监测血糖,必要时术中按葡萄糖与胰岛素比例4:1补充糖及胰岛素,术后24 h继续采取静脉补充方式,术后第2天恢复正常饮食后按术前降糖方案调整血糖,伤口愈合拆线后,再改用口服降糖药。麻醉方式以连续硬膜外麻醉为主,行人工股骨头置换3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3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9例、空心钉内固定4例。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加强功能锻炼。术后随访时间为12个月。观察患者切口感染愈合情况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判定髋关节功能。结果57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伤口均达甲级愈合,住院时间为(12.5±3.4) d。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1.2%。结论髋部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围手术期血糖,防止感染,防治手术并发症。

    作者:裴云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系统化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及焦虑、抑郁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及焦虑、抑郁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能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不良情绪。

    作者:牛九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护理体会的相关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抽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共50例,对其进行相应的眼科手术治疗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3例患者经过科学的治疗与细心护理之后,视网膜病变得到有效控制,且血糖控制在正常值内,其中7例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后期的护理干预,才能有效控制血糖,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张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指导

    糖尿病是一种伴随一生的慢性疾病,这种慢性病需要患者强大的自制力进行自我管理。而口服降血糖药物时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主要方法,在服用此类药物时需要护士进行治疗方面的指导,使得患者正确掌握服用的方法和用量。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患者心态。该研究对糖尿病患者的评估进行了一定的概述,同时对糖尿病患者的基本药物分类和不同药物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作者:孙敬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在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疾病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眼科自2012年1月—2014年3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80例(96眼)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80例(92眼)定为对照组,全部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和并发症。结果手术后一周,观察组患者视力<0.3、0.3~0.8、≥0.8的分别为2眼(2.08%),12眼(12.5%)和63眼(65.62%),与对照组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术后观察组患角膜水肿、纤维素性渗出和后囊混浊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96%(23/96),与对照组对比,亦无明显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进行治疗,安全可行,而且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英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两组患者同等健康教育,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相关血检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收缩压、舒张压等都明显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照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给予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控制患者血糖水平,能够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点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庆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指导

    凡事都是有双面性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幸福感与日俱增,与此同行的就是人们身体健康状态的每况愈下。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也在逐日增加,成为了现代疾病造词中的第二位杀手。首先要对糖尿病进行简要阐释,什么是糖尿病和其病发症;其次对糖尿病患者用药存在的误区进行深入分析;后针对误区提出如何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合理的用药。

    作者:王宝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与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诊治的98例GDM患者,按照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良好的观察组和血糖控制不良的对照组,观察组入选标准为在孕36周前,单纯饮食控制或加胰岛素联合治疗,血糖水平符合前述妇产科血糖控制理想目标,对照组以血糖控制未达标准或未治疗或治疗时孕周≥36周为标准。观察两组孕期体重的增长速度,围产期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孕妇围产期并发症(84.0%)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0%),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2.1%)明显低于对照组(16.0%),P<0.05;观察组中大于胎龄儿(22.9%)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2.0%),P<0.05;观察组48例中早产儿发生率(8.3%)低于对照组(20.0%),P<0.05;观察组体重增长速度较对照组显著减慢,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理想,可有效控制孕妇体重,改善GDM妊娠结局。

    作者:曹博;于洪涛;刘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用药情况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药(ARB)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是老年患者的常用药,较多应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之中,且均以小剂量用药为主。结论临床必须根据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药物治疗,对患者各方面的综合因素进行合理分析,以便给患者提供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梁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银丹心脑通胶囊对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指标的有效性

    目的:对银丹心脑通胶囊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指标的有效性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银丹心脑通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28例,观察组总有效3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高浓度脂蛋白等指标方面均有变化,但观察组变化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过程中,银丹心脑通胶囊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