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

付敏杰;王兰恩;于英

关键词: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接受血糖监测的42例糖尿病患者与42例健康体检者,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并用相应的专业仪器进行检测. 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 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为(10.24±3.05)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为(9.03±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据上述方法结果可得出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反应出患者对血糖值的控制情况,提升糖尿病诊断的准确率,并对患者的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肾取石术在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研究采取经皮肾取石术应用于肾结石伴随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之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肾结石伴随糖尿病患者共120例,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经皮肾取石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 结果 对患者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手术成功率高,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短,实验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 结论 采取经皮肾取石术应用于肾结石伴随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比较好的疗效,具有比较高的结石取净率,患者出血量比较少,患者手术时间比较短,并且该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其临床治疗

    该研究者在说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重要阐述了治疗措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经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治疗目的在于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纠正酸中毒,补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并寻找和祛发酮症酸中毒的诱发因素.补液、合理应用胰岛素、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祛除病因等为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具体措施,达到显著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作者:王玉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8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以及护理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组间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予以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的同时再加入人性化服务,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从而缓解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糖尿病肾病运用中医治疗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运用中医治疗的疗效. 方法 选取12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控制血糖、控制血压及饮食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治疗,采用肾衰方加减治疗,药方:生大黄、茯苓、山药、人参、白术、当归、泽泻、陈皮、砂仁、甘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cr、Ccr、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Ccr、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9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19%;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肾病运用中医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显著延缓肾功能障碍的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及预后,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刘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6项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6项的临床检验结果,探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防治方法. 方法 选取4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40例患者均于2013年7月—2014年8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诊治. 另选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对80例研究人员的血脂情况进行检查,对比评估其TG、LDL-C、TC、HDL-C、APOB和APOA1等指标. 结果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APOA1、APOB和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6项检验能有效诊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诊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俞书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及其临床特点和诊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为糖尿病患者的两种常见急性并发症,此时患者一般病情严重,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正确地诊断鉴别这些急症并给予很好的处理,才可能使病人迅速转危为安.为此,该研究者在阐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其主要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依据及其治疗原则和措施. 只有快速、准确的诊断病情,正确的救治,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分析糖尿病足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效果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究糖尿病足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发病相关因素,完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 根据该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6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对全部患者的诱病因素、病情特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66例患者中行保肢手术者45例,占68.18%;行截趾手术者14例,占21.21%;行截肢手术者6例,占9.09%;死亡1例,占0.15%. 结论 手术治疗对糖尿病足患者具有立杆见影的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以保趾、保肢、控制发展为基本原则,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吉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社区护理与健康教育

    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社区护士要开展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在应用抗痨药物过程中,要开展抗痨药物不良反应、抗痨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抗痨药物坚持服用的重要性和临床症状观察与护理,做到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物.在应用胰岛素过程中,要正确选择胰岛素制剂和注射部位,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笔,学会用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和低血糖防治,控制血糖在适宜范围,建立患者对疾病积极应对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晓明;尹鑫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围产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围产影响.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作为观察对象,设为试验组.将同期该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血糖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孕妇剖宫产率为60.3%显著高于对照组41.2%,而顺产率为39.7%显著低于对照组5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巨大儿、妊娠高血压、胎儿窘迫及羊水过多发生率分别为11.8%、14.7%、17.6%及25.0%显著高于对照组1.5%、4.4%、4.4%及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围产结局影响显著,其可增加剖宫产的发生率,母儿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影响母儿围生期的健康,早期诊断、干预可降低妊娠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谷秀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治疗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 方法 收集该社区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2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住院时间随机分为2组各113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诺和灵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36.78±4.11)U、尿酮体转阴时间(24.72±3.01) h明显优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45.32±5.01)U、尿酮体转阴时间(32.57±1.42)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低血糖6例,发生率为5.3%,对照组发生低血糖17例,发生率为1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好,安全性高,低血糖发生率低,是治疗新方法,值得应用.

    作者:庞昳玮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及护理体会

    目的 了解妊振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 总结妊振合并糖尿病的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20例妊振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7岁. 结果 通过该院在2013—2014年收治的20例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并通过对治理后的孕妇康复状况进行观察和检查,得出了科学正确,细致全面的护理工作对该病好转的作用,并总结了一些护理工作的内容. 结论 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妊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堃;邢淑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近年来该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参麦注射液和血栓通注射液,出院时观察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2.0%,不良反应发生率10.0%;观察组总有效率90.0%,不良反应发生率2.0%. 观察组疗效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和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曹清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 观察选择中医辩证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 利用抽签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C2组(对照组 45例):选择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C1组(观察组 45例):选择中医辩证的方法进行治疗. 比较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疗效以及UAER(尿蛋白排量)方面表现出的差异. 结果 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疗效方面,C1组明显高于C2组患者(P<0.05);在UAER方面,C1组明显优于C2组患者(P<0.05). 结论 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选择中医辩证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的UAER显著改善,获得确切疗效,终将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杨庆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对于糖尿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探讨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对于糖尿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从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该院同期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且所有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可比较性. 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检验师进行FPG和HbA1c检测,后比较两组入组人员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以及两组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相关性. 结果 两组FPG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检测阳性率为92.31%;对照组检测阳性率为5.0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16,P<0.01). 两组HbA1c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检测阳性率为94.87%;对照组检测阳性率为10.0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78,P<0.01). 两项检测指标的阳性率对比,对照组中FPG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和HbA1c阳性检测结果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68,P<0.05). 结论 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稳定性、准确率、特异性比较高,并且操作简单,有利于患者尽早诊断与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后续治疗与病情监察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吴殿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50g糖筛查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50 g糖筛查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该院行常规检查的孕妇130例为研究对象. 依照临床诊断结果,分成GNGT (糖耐量正常)组,GI-GR(血糖调节受损)组,GDM组;另取同期来该院就诊的70名未妊娠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GIGR组,GNGT组以及健康组与GDM组相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IGR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50 g糖筛查结果和GNGT和健康对照组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NGT相关项目检查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存在,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相关指标和其余三组相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IGR组与GNGT组相比,三项指标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NGT组的50 g糖筛查和对照组相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的准确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值分别为93%、98%和95%. 和50 g糖筛查相比明显较高,该指标在GDM筛查中的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和灵敏度分别为82%、93%和82%,明显比空腹血糖要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检查有着准确、简单、快速的特点,因此GNGT孕妇的50 g糖筛查高于正常标准,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的注意.

    作者:于德娟;徐文华;刘春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颅脑外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8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做比较.结果 给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9.7%,患者满意度为98.9%,给予常规护理后,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65.5%,患者满意度为75.9%,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颅脑外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非酮症糖尿病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并探讨非酮症糖尿病性癫痫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该院收治的64例非酮症糖尿病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非酮症糖尿病性癫痫的临床特点.结果 64例患者血糖测定结果均明显升高,其中有24例为既往无糖尿病史,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首诊被误诊为局限性运动性癫痫;另外40例患者为既往糖尿病史,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而并发癫痫发作、临床诊断为非酮症糖尿病性癫痫,给予严格降糖治疗后癫痫发作得到很好的控制,效果显著. 结论 非酮症糖尿病性癫痫患者可有或者无糖尿病病史,仅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单纯抗癫痫治疗效果不明显,合理应用降糖药物降低血糖可以完全控制癫痫发作.

    作者:李世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62例,随机分为两组,在院期间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后仅对实验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方法. 出院后随访1年,统计记录两组患者出院时及随访结束时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并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遵医情况. 结果 出院时实验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空腹血糖为(6.28±1.53)mmol/L、餐后2 h 血糖为(7.67±0.82)mmol/L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2± 1.63)mmol/L和(9.18±1.1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随访期间的遵医情况,包括定期复查,服药情况,自我监测,以及运动疗法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并且能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肠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肠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 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该院糖尿病胃肠病变50例,依照治疗方式差异进行分组. 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共25例. 余25例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入组研究组.观察评定疗效,组间比较.结果 研究组血糖指标改善显著(P<0.05),症状积分降低幅度大(P<0.05),治疗有效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肠病变效果佳,有效率高,可推广.

    作者:李国良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女性糖尿病病人合并尿路感染的护理

    目的 研究分析女性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 方法 择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诊治的130例糖尿病女性患者,其中24例合并尿路感染,采集患者中段尿液进行培养,或是导尿后取尿液进行培养,结果均为阳性.年龄范围59~78岁,平均年龄(70/25±4.24)岁,回顾性探究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全面的护理干预,本组24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女性患者中,23例患者的尿路感染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及尿菌结果呈阴性;另1例患者复治后痊愈. 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开展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感染,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及转归.

    作者:王萌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