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围产影响分析

谷秀艳

关键词:妊娠期, 糖代谢异常, 母儿围产, 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围产影响.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作为观察对象,设为试验组.将同期该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血糖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孕妇剖宫产率为60.3%显著高于对照组41.2%,而顺产率为39.7%显著低于对照组5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巨大儿、妊娠高血压、胎儿窘迫及羊水过多发生率分别为11.8%、14.7%、17.6%及25.0%显著高于对照组1.5%、4.4%、4.4%及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围产结局影响显著,其可增加剖宫产的发生率,母儿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影响母儿围生期的健康,早期诊断、干预可降低妊娠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选择.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休会

    目的 研究分析围手术期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进行治疗的146例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通过计算机进行随机性分组,一组7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一组73例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远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临床并发症的概率5.48%(4/73)远远大于对照组的16.44%(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使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临床治疗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庆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对口服药的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及健康指导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对口服药的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及健康指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对口服药的健康教育的需求. 结果 通过对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口服药的主要知识点了解程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对糖尿病口服药的了解程度较低,对重要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较低,特别是对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的情况的不了解具普遍性,高达92.9%,对必须用药与降糖中成药的不了解高达64.3%,对药物联合情况的不了解达到了60%. 结论 应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口服药相关知识点的健康教育工作,并针对患者的需求情况有所侧重,促进患者对疾病以及口服药治疗方法的认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锡友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使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病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使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安全性. 方法 随机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立哌唑作为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对所有患者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因素进行分析对比,研究阿立哌唑应用于治疗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用价值及安全性. 结果 阿立哌唑应用于治疗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上与药物剂量有关,明显治疗效果在药物剂量大时,同时血糖升高情况亦与药物剂量增加有关,但血糖高值仍在可控范围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例数观察,各种不良反应情况之间比对不存在特殊差异性,但与未发生该类不良反应例数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显著性.结论 阿立哌唑对于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精神病症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对于血糖浓度变化不存在直接影响,但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糖升高情况,但在可控制范围内,且临床观察过程中并未发现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及糖尿病症状加重情况,所以阿立哌唑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具有效用价值.

    作者:王永良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 讨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诊治,为日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6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实验室诊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 观察组患者显效43例(53.75%),有效34例(42.5%),无效3例(3.75%),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患者显效31例(38.75%),有效29例(36.25%),无效20例(25.0%),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临床上症状突出,利用实验室诊断,可有效的分辨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并实施有效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建议在临床上实施综合治疗,部分患者某一项疾病较重,可作为重点治疗对象,缓解其他疾病的影响.

    作者:李群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对于糖尿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探讨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对于糖尿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从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该院同期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且所有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可比较性. 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检验师进行FPG和HbA1c检测,后比较两组入组人员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以及两组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相关性. 结果 两组FPG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检测阳性率为92.31%;对照组检测阳性率为5.0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16,P<0.01). 两组HbA1c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检测阳性率为94.87%;对照组检测阳性率为10.0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78,P<0.01). 两项检测指标的阳性率对比,对照组中FPG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和HbA1c阳性检测结果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68,P<0.05). 结论 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稳定性、准确率、特异性比较高,并且操作简单,有利于患者尽早诊断与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后续治疗与病情监察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吴殿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62例,随机分为两组,在院期间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后仅对实验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方法. 出院后随访1年,统计记录两组患者出院时及随访结束时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并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遵医情况. 结果 出院时实验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空腹血糖为(6.28±1.53)mmol/L、餐后2 h 血糖为(7.67±0.82)mmol/L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2± 1.63)mmol/L和(9.18±1.1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随访期间的遵医情况,包括定期复查,服药情况,自我监测,以及运动疗法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并且能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糖尿病肾病运用中医治疗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运用中医治疗的疗效. 方法 选取12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控制血糖、控制血压及饮食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治疗,采用肾衰方加减治疗,药方:生大黄、茯苓、山药、人参、白术、当归、泽泻、陈皮、砂仁、甘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cr、Ccr、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Ccr、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9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19%;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肾病运用中医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显著延缓肾功能障碍的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及预后,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刘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61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选择纳催离和洛汀新的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常规的降压、降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身体指标的改善. 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在干预后恢复正常,且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催离和洛汀新的治疗,能够使血脂和血糖都恢复到正常指标,效果显著,不会对身体造成较大损害,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丁明明;蒋纪红;李敏;郑芝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30例小儿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对小儿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及疗效进行分析讨论. 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糖尿病患儿共计30例,根据不同患者的疾病情况,为患儿量身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并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 30例患儿经过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治疗1~2 d后,所有患儿的随机血糖均控制在13.5 mmol/L以下,脱水现象得到明显好转,26例患儿尿酮体(—)性;治疗3~5 d,30例患儿尿酮体均转为(-)性;治疗一周后,患儿的随机血糖均值为(10.5±0.42)mmol/L;治疗3周后,患儿的随机血糖均值为(7.1±0.33)mmol/L,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基本好转,相关糖尿病并发症亦得到明显控制,维持巩固一周后,患儿陆续出院. 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儿予以综合性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将患儿血糖逐渐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有效缓解相关并发症,未发现严重副反应发生,建议推广.

    作者:包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手术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在糖尿病患者手术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42例,平均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用药指导、饮食控制、血糖监测及运动指导等,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 结果 根据护理满意度评定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39 例,满意28 例,不满意4 例,满意度为94.36%;对照组:非常满意31例,满意23例,不满意17例,满意度为76.06%.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得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可以促进护患关系融洽,降低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对糖尿病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佳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肾衰泻浊汤联合凯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研究肾衰泻浊汤联合凯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凯时,观察组采用肾衰泻浊汤联合凯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观察指标间无明显差别. 观察组治疗后的BUN、Scr、尿蛋白均低于治疗前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BUN、Scr、尿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肾衰泻浊汤联合凯时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有效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无不良反应.

    作者:林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讨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随机抽取胃癌合并糖尿病病例共计90例,并把该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传统经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胃癌合并糖尿病中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经腹手术,且腹腔镜微创手术伤口小,术中出血量少,运用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忠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其临床治疗

    该研究者在说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重要阐述了治疗措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经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治疗目的在于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纠正酸中毒,补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并寻找和祛发酮症酸中毒的诱发因素.补液、合理应用胰岛素、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祛除病因等为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具体措施,达到显著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作者:王玉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的开展对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目的 通过为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探讨护理方法与效果,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 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2例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38例采用优质护理. 比较两种患者围手术期前、术后的血糖控制天数,以及术后切口愈合天数、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前控制血糖天数与术后控制血糖的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愈合天数也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统计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一例切口感染、假体松动及相关并发症,肢体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对接受骨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的同时得到了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评价,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沈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并探讨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该院收治的120例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门诊就诊顺序排号,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硝酸酯类药物和降糖类药物基础治疗、对症治疗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情况,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 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治愈26例,有效3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后,治愈19例,有效2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组60例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结论 临床上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治疗效果良好,均未出现任何不良药物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医生借鉴和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宇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研究紫杉醇对合并糖尿病及无糖尿病的肿瘤患者化疗后神经毒性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并分析紫杉醇在糖尿病合并症患者与无糖尿病合并症的肿瘤患者的化疗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重点分析其神经毒性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100例肿瘤患者,依据是否存在糖尿病合并症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组患者存在糖尿病合并症,对照组则不存在此合并症.两组患者均使用紫杉醇进行化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神经毒性反应(也即浅反射降低、运动障碍和指趾麻木)的发生率为46%,神经毒性的发生时间为(9.3±1.3)周,神经传导速度为(24.1±0.1)m/s,紫杉醇的使用剂量为(404.1±2.0)mg,对照组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为22%,神经毒性的发生时间为(16.1±1.3)周,神经传导速度为(26.1±0.1)m/s,紫杉醇的使用剂量为(570.5±1.3)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使用紫杉醇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时,有无糖尿病合并症的患者均会存在神经毒性,但存在糖尿病合并症的患者的神经毒性较为严重,要及时地防治.

    作者:丁学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肾病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疗效探讨

    目的 分析并探讨肾病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该院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时间段内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进行降高血压及降血糖治疗,而观察组在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添加中药肾病方进行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显然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上添加中药肾病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可以改善患者病情状况,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界推广运用.

    作者:李晓强;李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奥扎格雷纳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效果,对其治疗特点进行总结.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90例, 按照数字抽签法,将这9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共46例,一组为对照组共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钙进行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临床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治疗前后的腘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右腘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分别为(59.73±23.14) cm/s、(57.95±24.61) cm/s,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右腘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分别为(54.66± 24.11) cm/s、(51.16±23.22) 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例数为26例,无效例数为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例数为16例,无效例数为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率,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故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作者:慕晓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总结在该院产科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分娩的6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观察组)与65例低危孕妇(对照组)的围生期结局. 比较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围生儿并发症. 结果 采用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占妊娠期糖尿病的10.0%,比较两组患者胎膜早破、羊水异常以及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顺产和剖宫产,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新生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儿、黄疸等症状,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新生儿低血糖、转儿科率发现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采用新诊断标准,主动实施孕期体重管理以及膳食指导,必要时应用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袁瑗;杨琳芬;吴晓霞;陈春玲;杨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刍议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护理干预

    目的 如何治疗及护理妊娠合并糖尿病进行讨论以及实例分析. 方法 通过该院从2012年6月—2014年6月2年时间里在该院治疗的15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分析. 将所有病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设立为对照组,在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临床上常用的方法,而另一组设立为实验组,实验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护理. 并通过对两组病例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 从整体上来说,实验组的病患身体的各项血糖指标,包括FPG、HBALC等的改善程度都比对照组要好很多. 结论 加强围产期的综合护理十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邢淑静;赵堃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