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晓梅
目的 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伴糖尿病患者在行腰椎管减压术围手术期予以综合护理的价值, 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8例老年腰椎管狭窄伴糖尿病患者,均予以腰椎管减压术,分析其临床资料,以随机对照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我们予以围手术期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加以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值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老年腰椎管狭窄伴糖尿病患者予以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该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推广价值,可借鉴使用.
作者:郭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50 g糖筛查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该院行常规检查的孕妇130例为研究对象. 依照临床诊断结果,分成GNGT (糖耐量正常)组,GI-GR(血糖调节受损)组,GDM组;另取同期来该院就诊的70名未妊娠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GIGR组,GNGT组以及健康组与GDM组相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IGR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50 g糖筛查结果和GNGT和健康对照组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NGT相关项目检查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存在,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相关指标和其余三组相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IGR组与GNGT组相比,三项指标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NGT组的50 g糖筛查和对照组相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的准确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值分别为93%、98%和95%. 和50 g糖筛查相比明显较高,该指标在GDM筛查中的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和灵敏度分别为82%、93%和82%,明显比空腹血糖要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检查有着准确、简单、快速的特点,因此GNGT孕妇的50 g糖筛查高于正常标准,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的注意.
作者:于德娟;徐文华;刘春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尿常规定性检验在糖尿病蛋白尿判定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糖尿病蛋白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 挑选我院收治的糖尿病(DM)患者94例,其中男性患者53 例,女性患者41 例,所有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3 年3月—2015年1月期间,选取的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进行了尿常规检查、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检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总结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价值. 结果 住院期间,94例糖尿病患者中有39例糖尿病患者出现一次性蛋白尿,占41.49%,24例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的蛋白尿,占25.53%,对患者的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3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值有明显升高,其他91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值均正常.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的次数与患者的自身年龄及糖尿病病程呈正比关系. 结论 尿常规定性检查操作简单,能有效判断糖尿病肾病,也是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有慢性微血管病变的指征,大力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李斌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对口服药的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及健康指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对口服药的健康教育的需求. 结果 通过对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口服药的主要知识点了解程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对糖尿病口服药的了解程度较低,对重要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较低,特别是对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的情况的不了解具普遍性,高达92.9%,对必须用药与降糖中成药的不了解高达64.3%,对药物联合情况的不了解达到了60%. 结论 应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口服药相关知识点的健康教育工作,并针对患者的需求情况有所侧重,促进患者对疾病以及口服药治疗方法的认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锡友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干预体会. 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64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变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5.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患者实施具有良好的护理干预服务,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小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总结在该院产科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分娩的6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观察组)与65例低危孕妇(对照组)的围生期结局. 比较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围生儿并发症. 结果 采用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占妊娠期糖尿病的10.0%,比较两组患者胎膜早破、羊水异常以及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顺产和剖宫产,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新生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儿、黄疸等症状,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新生儿低血糖、转儿科率发现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采用新诊断标准,主动实施孕期体重管理以及膳食指导,必要时应用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袁瑗;杨琳芬;吴晓霞;陈春玲;杨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与护理,保障患儿生活质量. 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来该院治疗35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临床资料,35例患儿多在生活里,家长无意中发现孩子尿液黏稠,并伴有苹果味,来院就诊,经化验被确诊为糖尿病. 也偶患有感冒大龄儿童,发病初期或伴有周身无力时,生化采血检查,出现血糖高值超出正常值.并进行症状分析观察,如生命体征监测、观察尿量、监测血糖、尿糖、血尿酮体、并观察使用胰岛素副作用等,并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 结果 进行酮症酸中毒重症观察研究的35例患儿,其中痊愈的28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的0例. 总有效率为94.2%. 结论 当糖尿病患儿出现病酮症酸中毒症状时,及时掌握病情动态,快速实施抢救护理手段,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使用胰岛素,纠正酸中毒,缓解酮症酸中毒症状,并通过有效护理途径,饮食控制,血糖监测,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减少患儿病情复发,并减少对机体各功能脏器的损害程度,治疗结果35例患儿均治疗出院,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达到疾病预后的佳状态.
作者:付晓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分析女性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 方法 择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诊治的130例糖尿病女性患者,其中24例合并尿路感染,采集患者中段尿液进行培养,或是导尿后取尿液进行培养,结果均为阳性.年龄范围59~78岁,平均年龄(70/25±4.24)岁,回顾性探究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全面的护理干预,本组24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女性患者中,23例患者的尿路感染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及尿菌结果呈阴性;另1例患者复治后痊愈. 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开展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感染,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及转归.
作者:王萌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 方法 收集该社区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2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住院时间随机分为2组各113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诺和灵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36.78±4.11)U、尿酮体转阴时间(24.72±3.01) h明显优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45.32±5.01)U、尿酮体转阴时间(32.57±1.42)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低血糖6例,发生率为5.3%,对照组发生低血糖17例,发生率为1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好,安全性高,低血糖发生率低,是治疗新方法,值得应用.
作者:庞昳玮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入院和出院时的血糖水平,掌握胰岛素的相关知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出院时,实验组的空腹血糖为(6.82± 1.93)mmol/L和餐后2 h血糖为(8.53±1.37)m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为(8.42±1.63)mmol/L和餐后2 h血糖为(10.94±1.7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掌握胰岛素相关知识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在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明显提高对胰岛素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秀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β2-微球蛋白(β2-MG)联检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来自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部糖尿病肾病患者196例,以健康体检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和β2-MG含量.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的CysC和β2-M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清CysC和β2-MG联检阳性率为72.8%,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阳性率明显提高,明显高于其他单项指(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CysC和β2-MG联合检验来诊断是否出现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陶鹏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该文主要针对超过75岁的高龄患者群体,开展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对其心脏功能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方法 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高龄高血压及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各组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并分别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心脏射血分数和平均左室短轴缩短率对心脏收缩功能进行评价;采用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二尖瓣大血流速度及其比值对心脏舒张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相对于血压正常患者,各组患者的心脏结构指标都显著增大(P<0.05);4组的IVS和LVPW增厚比较明显(P<0.05),尽管1-3组也存在增大情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单纯高血压患者,3、4组LVD、LVW、LVWI,4组LA增大比较显著(P<0.05),而IVS 和LVPW也存在增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4组的LVD相对于3组也增大的比较明显(P<0.05).各组患者的EF、FS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次序为4组>2组>3组>1组;与血压正常患者相比较,尽管E、A、E/A呈逐渐增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发生房颤的比例,4组>2组>1组>3组>正常对照组,各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患者,高血压影响心脏主要表现在扩大心腔,肥厚心室,降低收缩功能等方面,合并患有冠心病、糖尿病将对其损害加重.
作者:王彬;王增琛;高金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中医病因病机为久病阴虚燥热,血瘀阻络,致筋脉失养、气血不达四末、失于温煦,而见麻木不仁、四肢厥冷. 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人群数量巨大,因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故西药疗效并不十分满意. 笔者治疗该病以补虚行气通瘀为原则,应用束悗推拿法治疗,明显减轻了患者的麻木、疼痛症状,并明显促进了末梢神经功能的恢复,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鹏;张燕;齐兆双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围产影响.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作为观察对象,设为试验组.将同期该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血糖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孕妇剖宫产率为60.3%显著高于对照组41.2%,而顺产率为39.7%显著低于对照组5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巨大儿、妊娠高血压、胎儿窘迫及羊水过多发生率分别为11.8%、14.7%、17.6%及25.0%显著高于对照组1.5%、4.4%、4.4%及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围产结局影响显著,其可增加剖宫产的发生率,母儿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影响母儿围生期的健康,早期诊断、干预可降低妊娠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谷秀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研讨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随机抽取胃癌合并糖尿病病例共计90例,并把该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传统经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胃癌合并糖尿病中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经腹手术,且腹腔镜微创手术伤口小,术中出血量少,运用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忠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2012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72例(182眼),随机分为两组各86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治疗,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恢复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视力提高率为94.2%,对照组视力提高率为70.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眼压为(15.19± 2.21)mmHg,对照组术后眼压为(18.62±2.35)mmHg,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治疗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上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值得应用.
作者:唐丹梅;杜秋;孙士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来该院入住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成员均为93例.给予对照组单一贝那普利,给予观察组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 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作为根据诊断标准,判定患者的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UAER、SBP、DBP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的更加明显.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UN、Scr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8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两组数据相比,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P<0.05). 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时,能够控制血糖和血压、降低蛋白尿的排出量,具有较好的治疗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贺燕;赵梓斌;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在糖尿病患者手术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以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42例,平均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用药指导、饮食控制、血糖监测及运动指导等,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 结果 根据护理满意度评定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39 例,满意28 例,不满意4 例,满意度为94.36%;对照组:非常满意31例,满意23例,不满意17例,满意度为76.06%.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得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可以促进护患关系融洽,降低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对糖尿病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佳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效果,对其治疗特点进行总结.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90例, 按照数字抽签法,将这9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共46例,一组为对照组共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钙进行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临床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治疗前后的腘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右腘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分别为(59.73±23.14) cm/s、(57.95±24.61) cm/s,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右腘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分别为(54.66± 24.11) cm/s、(51.16±23.22) 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例数为26例,无效例数为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例数为16例,无效例数为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率,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故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作者:慕晓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方法 选择于2010年1月—2015年5月来该院接受诊治的124例糖尿病合并股骨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5.3±7.7)周,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16.4±6.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77%,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5.26%,对照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为74.1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股骨劲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骨愈效果,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的关节恢复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