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使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病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王永良

关键词:阿立哌唑,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 安全性分析, 效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使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安全性. 方法 随机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立哌唑作为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对所有患者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因素进行分析对比,研究阿立哌唑应用于治疗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用价值及安全性. 结果 阿立哌唑应用于治疗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上与药物剂量有关,明显治疗效果在药物剂量大时,同时血糖升高情况亦与药物剂量增加有关,但血糖高值仍在可控范围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例数观察,各种不良反应情况之间比对不存在特殊差异性,但与未发生该类不良反应例数的患者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显著性.结论 阿立哌唑对于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精神病症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对于血糖浓度变化不存在直接影响,但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糖升高情况,但在可控制范围内,且临床观察过程中并未发现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及糖尿病症状加重情况,所以阿立哌唑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具有效用价值.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围产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围产影响.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作为观察对象,设为试验组.将同期该院收治的68例妊娠期血糖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孕妇剖宫产率为60.3%显著高于对照组41.2%,而顺产率为39.7%显著低于对照组5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巨大儿、妊娠高血压、胎儿窘迫及羊水过多发生率分别为11.8%、14.7%、17.6%及25.0%显著高于对照组1.5%、4.4%、4.4%及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围产结局影响显著,其可增加剖宫产的发生率,母儿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影响母儿围生期的健康,早期诊断、干预可降低妊娠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谷秀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

    目的 探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00例(2012年2月—2014年12月),随机将这10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 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u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联合红花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治疗1次/d. 实验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 u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联合疏血通注射液(4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治疗1疗程(21 d)后的临床效果,即患者的两侧足背动脉血流情况的变化以及下肢踝肱指数. 结果 2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经相关治疗后,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足背血流量以及踝肱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前列地尔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足背血流情况,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谷超元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治疗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 方法 收集该社区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2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住院时间随机分为2组各113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诺和灵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36.78±4.11)U、尿酮体转阴时间(24.72±3.01) h明显优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45.32±5.01)U、尿酮体转阴时间(32.57±1.42)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低血糖6例,发生率为5.3%,对照组发生低血糖17例,发生率为1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好,安全性高,低血糖发生率低,是治疗新方法,值得应用.

    作者:庞昳玮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3—2015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给予西医方案进行治疗,B组以A组为基础结合中医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0%,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A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且治疗后的FPG、2 hPG、HbA1c明显差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光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循证理论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循证理论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进入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护理,实验组在饮食护理依据循证理论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6.36±1.21)mmol/L、餐后2 h血糖(11.55±1.59)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9.32±1.23)mmol/L、餐后2 h 血糖(14.19±1.33) mmol/L,实验组胸腔积液减少或吸收 25 例(83.33%)、病灶变化缩小或闭合20 例(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15 例(50.00%)、16例(53.33%),实验组满意率达到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饮食护理中采用循证理论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肺结核治疗效果,对拉近护患关系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并探讨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该院收治的120例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门诊就诊顺序排号,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硝酸酯类药物和降糖类药物基础治疗、对症治疗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情况,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 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治愈26例,有效3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后,治愈19例,有效2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组60例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结论 临床上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治疗效果良好,均未出现任何不良药物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医生借鉴和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宇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对预后的改善. 方法 选择56例在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作为对象,随机法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 护理组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血糖(FBS)、心脏指数(CI)、LVEF指标差异,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F),血糖达标率,并发症情况及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MACE). 结果 护理组SBP、DBP、HbA1c、FB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I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并发症发生率、MACE发生率均要低于对照组,而QOF评分、血糖达标率、与服药依从性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能够调节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有助疗效提高,有应用推广意义.

    作者:徐艳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总结在该院产科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分娩的6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观察组)与65例低危孕妇(对照组)的围生期结局. 比较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围生儿并发症. 结果 采用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占妊娠期糖尿病的10.0%,比较两组患者胎膜早破、羊水异常以及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顺产和剖宫产,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新生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儿、黄疸等症状,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新生儿低血糖、转儿科率发现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采用新诊断标准,主动实施孕期体重管理以及膳食指导,必要时应用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袁瑗;杨琳芬;吴晓霞;陈春玲;杨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奥扎格雷纳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效果,对其治疗特点进行总结.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90例, 按照数字抽签法,将这9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共46例,一组为对照组共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钙进行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临床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治疗前后的腘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右腘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分别为(59.73±23.14) cm/s、(57.95±24.61) cm/s,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右腘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分别为(54.66± 24.11) cm/s、(51.16±23.22) 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例数为26例,无效例数为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例数为16例,无效例数为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率,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故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作者:慕晓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肾病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疗效探讨

    目的 分析并探讨肾病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该院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时间段内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进行降高血压及降血糖治疗,而观察组在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添加中药肾病方进行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显然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上添加中药肾病方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可以改善患者病情状况,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界推广运用.

    作者:李晓强;李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颅脑外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8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做比较.结果 给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9.7%,患者满意度为98.9%,给予常规护理后,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65.5%,患者满意度为75.9%,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颅脑外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 讨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诊治,为日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6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实验室诊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 观察组患者显效43例(53.75%),有效34例(42.5%),无效3例(3.75%),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患者显效31例(38.75%),有效29例(36.25%),无效20例(25.0%),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临床上症状突出,利用实验室诊断,可有效的分辨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并实施有效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建议在临床上实施综合治疗,部分患者某一项疾病较重,可作为重点治疗对象,缓解其他疾病的影响.

    作者:李群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61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选择纳催离和洛汀新的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常规的降压、降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身体指标的改善. 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在干预后恢复正常,且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催离和洛汀新的治疗,能够使血脂和血糖都恢复到正常指标,效果显著,不会对身体造成较大损害,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丁明明;蒋纪红;李敏;郑芝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对口服药的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及健康指导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对口服药的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及健康指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对口服药的健康教育的需求. 结果 通过对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口服药的主要知识点了解程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对糖尿病口服药的了解程度较低,对重要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较低,特别是对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的情况的不了解具普遍性,高达92.9%,对必须用药与降糖中成药的不了解高达64.3%,对药物联合情况的不了解达到了60%. 结论 应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口服药相关知识点的健康教育工作,并针对患者的需求情况有所侧重,促进患者对疾病以及口服药治疗方法的认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锡友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6项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6项的临床检验结果,探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防治方法. 方法 选取4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40例患者均于2013年7月—2014年8月期间在该院进行诊治. 另选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对80例研究人员的血脂情况进行检查,对比评估其TG、LDL-C、TC、HDL-C、APOB和APOA1等指标. 结果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APOA1、APOB和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6项检验能有效诊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诊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俞书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尿常规定性检验在糖尿病蛋白尿判定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糖尿病蛋白尿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 挑选我院收治的糖尿病(DM)患者94例,其中男性患者53 例,女性患者41 例,所有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3 年3月—2015年1月期间,选取的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进行了尿常规检查、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检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总结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价值. 结果 住院期间,94例糖尿病患者中有39例糖尿病患者出现一次性蛋白尿,占41.49%,24例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的蛋白尿,占25.53%,对患者的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3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值有明显升高,其他91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值均正常.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的次数与患者的自身年龄及糖尿病病程呈正比关系. 结论 尿常规定性检查操作简单,能有效判断糖尿病肾病,也是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有慢性微血管病变的指征,大力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李斌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接受血糖监测的42例糖尿病患者与42例健康体检者,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并用相应的专业仪器进行检测. 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 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为(10.24±3.05)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为(9.03±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根据上述方法结果可得出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反应出患者对血糖值的控制情况,提升糖尿病诊断的准确率,并对患者的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付敏杰;王兰恩;于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肾衰泻浊汤联合凯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研究肾衰泻浊汤联合凯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凯时,观察组采用肾衰泻浊汤联合凯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观察指标间无明显差别. 观察组治疗后的BUN、Scr、尿蛋白均低于治疗前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BUN、Scr、尿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肾衰泻浊汤联合凯时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有效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无不良反应.

    作者:林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62例,随机分为两组,在院期间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后仅对实验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方法. 出院后随访1年,统计记录两组患者出院时及随访结束时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并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遵医情况. 结果 出院时实验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空腹血糖为(6.28±1.53)mmol/L、餐后2 h 血糖为(7.67±0.82)mmol/L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2± 1.63)mmol/L和(9.18±1.1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随访期间的遵医情况,包括定期复查,服药情况,自我监测,以及运动疗法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并且能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慢性丙型肝炎与2型糖尿病关系探讨

    目的 针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之间的关系进行较深入地探讨. 方法 收集1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关资料,分析肝炎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情况,采用ELISA方法对114例乙型肝炎患者与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抗HCV、HBsAg的结果.结果 患有慢性丙型肝炎的63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占20.63%),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114例患者中有10例合并2型糖尿病(占8.77%),显著低于丙肝组患者(P<0.01). 1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群体中没有1例患者的抗-HCV呈阳性,有6例患者HBsAg呈阳性(占5.26%),患有2型糖尿病的8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抗-HCV呈阳性(占3.75%),这与性乙型肝炎患者群体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有4例患者HBsAg呈阳性(占5.0%),这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群体(占5.26%)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较高的机会合并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中感染丙型肝炎的几率比普通人群高,表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产生糖尿病具有一定关系,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也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郑彦彦;邵艳艳;王绍金;李润语;齐国娟;田国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