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保芳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 1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患者156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采取多元化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头晕、疲乏无力、呕吐和偏瘫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焦虑、躯体化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低于对照组,精神状态分值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联络护士专科护理管理行为量表的研制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研制《糖尿病联络护士专科护理管理行为量表》,并使用该量表调查213例糖尿病联络护士,了解糖尿病联络护士的专科护理管理行为.结果 除条目3、5、12外,其余10个条目的效度指数都为1.0,量表总效度指数为0.97.量表Cronbach’α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52、0.821.维度二的条目平均分高,维度一次之,维度四的条目平均分低.结论 糖尿病联络护士专科护理管理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其内在一致性和稳定性也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学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在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进行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58例.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即治疗组:2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瑞舒伐他汀及依折麦布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瑞舒伐他汀及常规治疗的方法.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68.96%;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酶学及肌酐变化未见明显差异.此外治疗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依折麦布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作用,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良好,能够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
作者:曹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观察组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SS、M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经14 d治疗后ESS评分、MBI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依达拉奉治疗后的ESS评分、MBI评分高于经生理盐水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迅速改善症状.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及预防措施,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维持血糖稳定,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任成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对老年糖尿病病人,要做好合理用药、饮食护理运动和休息及良好卫生习惯的健康教育,要教会病人和家属如何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如何进予心理翔理和用药护理,使之掌握有关糖尿病知识,显著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不断提高其生活和生存质量.
作者:袁红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健康教育的方法,从多方面进行健康干预,健康教育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血糖的控制水平.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在生活方式上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徐有俊;王娜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化而迅速增加.伴随较高发病率的是糖尿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也非常高,所以笔者认为只有从饮食、心理等方面进行细致、耐心的教育,同时相应的进行运动指导才能有益于糖尿病人的综合治疗,有效延长糖尿病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门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该研究中共入选研究对象184例,均为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就诊门诊的医院级别不同,将18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6例,在一级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观察组患者98例,在二级、三级医院接受诊治.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使用单用磺腺类药物、含非磺脲类药物方案、含二甲双胍方案、含ACEI方案、阿司匹林方案的比例分为8.2%、91.8%、85.7%、81.6%、83.7%,对照组分别为39.%、60.4%、48.8%、46.5%、41.9%,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二级、三级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方案较为合理,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新兰;牛淑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健康指导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该院体检中心诊治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52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健康指导护理,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 研究组心态乐观、饮食健康、按时服药、坚持运动及自我监测血糖、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健康指导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晓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冠心病二者合并的症状.方法 通过临床研究对各种病症进行分析,根据情况合理用药,从计量及用法上进行调节.结果 通过各种降糖的方法有效的控制血糖避免引起心血管病变.结论 要避免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主要控制血压、调脂、抗血小板、预防心室重构等综合治疗.
作者:臧东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有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该院2010-2014年间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有关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30例糖尿病感染的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多,该类患者有12例、占40%,胃肠系统感染次之,这类患者有8例、占26.7%,尿路生殖系统感染的患者有7例、占23.3%,其他部位感染的患者有3例、占10%.另外,上述30例糖尿病感染的患者,其感染还与患者的住院天数、病程长短、有、无并发症、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有关.结论 由于糖尿病患者出现感染的机率和死亡率较高,所以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糖尿病感染引发的危害,减少感染的机率,提高患者生存能力.
作者:李春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低血糖诊断及规范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患者,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生化检测,对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进行记录.结果 通过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患者治疗后生化治疗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的检测结果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0周可见患者在降糖的过程中,血糖波动较小,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临床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好,披动小,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率,适合于临床应用.
作者:买买提江·吐尔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在近两年时间内收治的198例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焦虑状态进行相关的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前,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焦虑状态没有明显的差异;护理干预10 d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状态得到明显的降低.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具有比较良好的应用效果,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心理护理干预值得被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吕保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合并乳酸酸中毒、高钾血症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急症血液透析配合药物对症治疗.结果 病人死亡.结论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病人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一旦合并乳酸酸中毒或高钾血症其死亡率是相当高的,所以针对此类病人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在积极处理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要做到充分透析、对病人进行严格的健康宣教,严格控制血糖,防止电解质紊乱,防止严重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减低病人死亡率.
作者:梁世华;孙亚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妊娠期糖尿病指在妊娠期首次或发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逐年提高,该文研究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后对孕期血糖控制和改善产妇妊娠结局的作用,能够大大降低母婴并发症.抽取该院就诊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护理干预后能够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闫春花;牟敦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实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2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并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均为32例,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护理效果优良率高达96.88%同对照组患者的78.13%相比,有一定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具有良好作用,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作者:吕晓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在糖尿病患者群中应用舒适护理.方法 2009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32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7例,对照组65例,观察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效果异同.结果 观察组67例患者舒适护理效果评价护理效果64例优良,优良率98%;对照组护理效果评价54例优良,优良率83%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 舒适护理作为一种暂新的护理模式,是通过严格周密的护理措施、严谨的语言、温柔的举止,使病人身心保持一种舒适状态,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王丽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讨论脑膜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该院在2011年10月-2014年1月期间选择36例脑膜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本组脑膜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共36例,经过围手术期护理的实施,显效21例(58.33%),总有效率达到91.67%.结论 对脑膜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帮助其增加信心,减少医疗费用,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总有效率,实践证明,护理措施有效,可以临床应用.
作者:王书瑾;孟令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对糖尿量异常(IGT)或者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进行探究.方法 将该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接收治疗的24例DM合并冠心病患者(A组)、35例IGT合并冠心病患者(B组)以及65例冠心病患者(C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和糖代谢紊乱不同,A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单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2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如.05).结论 与冠心病患者相比,DM或者IGT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较为复杂和严重.
作者:谢福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