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莉;邓江萍
目的 研评估两种黄体支持方法 在IVF/ICSI新鲜周期及冻融胚胎激素替代周期妊娠结局的对比研究.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在新鲜周期进行控制性促排卵方案患者共122例.按照黄体支持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以应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作为A1组,为61例患者;以使用黄体酮针剂为B1组,为61例患者;同时选取采取行冻融胚胎激素替代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为122例,其中61例患者黄体支持为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将其定为A2组;另外61例患者黄体支持为黄体酮针肌肉注射,将其定为B2组.观察A1、A2、B1、B2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 A1组和B1组患者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P>0.05);A2组和B2组患者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黄体酮针剂和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相比,疗效无差异,从患者用药舒适度、安全性、方便性等方面考虑,可将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作为首选黄体支持方案.
作者:徐日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患者联合应用精细化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精细化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30 min、术后1 d的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小冰;黄佩瑜;申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认知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1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认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MMSE评分及WCS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康复护理可改善其认知功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梁宝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实施规律产前检查的子痫前期患者早期临床发病特点.方法 对本科室实施规律产前检查并确诊为子痫前期的44例(2016年1月-2018年6月间确诊)患者实施研究观察,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病历资料回顾分析,总结子痫前期患者的早期临床发病特点.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确诊前低蛋白血症、高血压前期、血小板计数下降>10%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期间首发相关异常表现时间、首发血压升高时间、首发尿蛋白升高时间、确诊子痫前期时间、终止妊娠时间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P<0.05).结论 实施规律产前检查的子痫前期患者疾病确诊前存在较多异常表现,且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确诊孕周、终止妊娠早于轻度子痫前期.
作者:谢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的效果及其对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患者进行实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39例患者.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71.79%、94.87%(P<0.05).心电图变化方面,观察组ST段回落率、T波改变率、V1负值增大率较对照组均高(P<0.05).结论 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且对患者心电图状态的改善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邱博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罗哌卡因应用于妇产科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选择对象为妇产科疾病患者84例,选取时间2017年5月-2018年5月,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重比重罗哌卡因麻醉、等比重罗哌卡因,后对麻醉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研究组(97.6%)显著高于参照组(82.7%)(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4.8%)显著低于参照组(26.1%)(P<0.05).结论 妇产科麻醉应用罗哌卡因可获取显著的效果,同时可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研究.
作者:顾燕;李有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肿瘤放疗专科护生带教中所具有的应用效果和教学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2017年于本院实习的38名专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名,其中对照组专科护生接受传统护理带教教学法,研究组专科护生接受案例教学法护理带教,并对两组专科护生的终考核成绩和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级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接受案例教学法护理带教的研究组专科护生的终考核成绩明显高于接受传统护理带教的对照组专科护生(P<0.05),且对各项教学工作具有更高的评价(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在肿瘤放疗专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理论和技能知识水平,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秀兰;邱圣红;周晓春;易梦婷;陈爱丽;魏球娣;梁志娴;李清娟;夏圆圆;何季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和放松训练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眼科进行白内障手术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和放松训练.对患者术后的出血、感染、高眼压等不良反应情况及焦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感染率、出血率、高眼压发生率等不良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开始前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3天,患者焦虑程度均有所下降(P<0.05).但是研究组在手术开始前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开始前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放松训练能够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程度,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建议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徐卫警;曾琦;熊飞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心电图检查在心房纤颤临床诊断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的157例心房纤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57例心房纤颤患者的心电图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这157例心房纤颤患者中,心电图检查的确诊符合率为98.09%,其中持续性房颤的确诊符合率为97.73%,阵发性房颤的确诊符合率为97.83%,永久性房颤的确诊符合率为95.65%;本次心电图检查心房纤颤的确诊符合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心电图检查进行心房纤颤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心房纤颤确诊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蔡盛;马艳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在前置胎盘及植入孕妇分娩大出血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3例前置胎盘及植入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胎盘植入分为两组,其中植入组37例,非植入组46例,所选产妇产前均采取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产前超声检查结果 与分娩大出血的关系,评估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对分娩大出血的预测能力.结果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史、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分娩出血量、子宫切除与否、早产与否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史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孕妇的前置胎盘类型、胎盘主要附着部位、胎盘距宫颈内口距离、胎盘厚度、胎盘内部回声是否均匀、子宫浆膜层-膀胱交界面血管情况及有无胎盘实质内腔隙血流情况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7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使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子宫浆膜层-膀胱交界面血管丰富紊乱或稍丰富、胎盘实质内存在腔隙血流均作为前置胎盘及植入孕妇分娩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距宫颈内口距离≥2 cm作为前置胎盘及植入孕妇分娩大出血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前置胎盘及植入严重影响孕妇的分娩结局,根据孕妇的基本情况及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可以评估和预测分娩大出血发生风险,为提高分娩安全性提供依据.
作者:陈陶玲;李银华;张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实施整体护理对于改善血压控制率的效果.方法 本次所选研究病例为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0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7月;根据护理方法划分组别,实施常规护理的35例为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的另35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压控制率、AS斑块面积、总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延缓斑块进展,可推广.
作者:欧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岛状皮瓣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岛状皮瓣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手术的患者7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综合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皮瓣存活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皮瓣断蒂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和皮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接受岛状皮瓣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够使患者的皮瓣存活率得到显著提升,而且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皮瓣断蒂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和皮瓣感染率,患者对于医院的护理满意度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桂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取同一时期我院收治的20例抗NMDAR脑炎患儿开展研究,分析NMDAR脑炎患儿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结果 20例患者中,男患儿11例、女患儿9例,年龄0.8岁-11.5岁,中位年龄为6.3岁,临床表现:8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4例患儿出现精神行为改变,12例患儿出现语言障碍,出现面部或肢体不自主运动患儿16例;13例患儿出现惊厥;8例患儿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其中尿潴留6例;12例患儿出现发热,以低热为主.脑脊液检查中4例蛋白升高、10例白细胞轻度升高,同步采集标本查血清及脑脊液抗NMDAR抗体(抗体类型IgG),14例血清抗NMDAR抗体阳性,20例患者脑脊液抗NMDAR抗体均为阳性.在治疗中,应用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联合治疗.治疗6个月后,通过Rankin量表进行评价,0-2级者为12例.结论 儿童抗NMDAR脑炎患儿临床症状多样,一般的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无显著异常或特异性,诊断特异性较低,诊断较为困难.采用脑脊液及血清同步抗NMDAR抗体检查,可有效提高此病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及时正确的早期诊治可改善疾病预后及减少疾病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庄朝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集束化管理在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非计划拔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患儿2,237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将其设为观察组,接受集束化管理;选取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患儿2,037例,选取时间为2012年1月-2014年12月,将其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胃管插管、气管插管、PICC、尿管插管的非计划拔管率,与对照组患儿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内的新生儿实施集束化管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葵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腹胀便秘的影响.方法 选取94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7例.评价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腹胀发生率、腹胀持续时长、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出现的频率.结果 干预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腹胀持续时长、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出现的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及肠鸣音的出现,减少和缩短腹胀持续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护理效果显著,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马玉然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焦虑与抑郁的缓解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20例,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20例,采用带状疱疹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平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优势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能够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能够使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作者:叶凤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对患者脑卒中后疲劳程度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4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根据患者在康复训练时接受呼吸训练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胸式呼吸训练和腹式呼吸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经过呼吸训练后的疲劳程度和膈肌功能.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疲劳程度评分为(3.87±0.36)分,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者的大膈肌肌电为(204.86±20.32)μV,平静膈肌肌电为(146.12±14.23)μV,与对照组患者的大膈肌肌电和平静膈肌肌电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接受腹式呼吸训练,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膈肌功能,并减轻患者的疲劳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俊杰;陈嘉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为了确保医疗电子设备始终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减少设备故障发生几率,切实提升医疗设备检测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医院有必要加大资源投入,对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技术进行升级,切实强化设备故障维护管理能力,避免医疗电子设备故障排除不及时给正常的设备使用活动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以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以及维护管理作为研究核心,着眼于现阶段医疗电子设备使用的实际,全面梳理故障类型,吸收有益经验,探究故障诊断技术方案以及维护管理体系.
作者:林玉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心脏病应用心脏超声和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脏超声和心电图诊断,对比分析两种方法诊断结果 的差异.结果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心脏异常阳性检出率为95.10%(97/102),显著高于心电图的77.45%(79/102)(P<0.05);心脏超声在左室肥厚检出率为73.53%(75/102),左房增大为41.18%(42/102),主动脉扩张为65.69%(67/102),主动脉弹性减退为13.73%(14/102),均显著高于心电图(P<0.05).结论 心脏超声可更好地显示心脏形态、组织变化、功能改变情况等,在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中通过发射超声波获取心脏及周围脏器的解剖关系,及时了解血管病变情况,可与心电图有效结合提高诊断效率.
作者:尹少燕;邝绍樑;叶绮婷;李艳霞;刘冬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检出率65.00%,高于常规心电图58.33%(χ2=0.41,P>0.05);动态心电图诊断房性早搏成对(χ2=7.13)、室性早搏成对(χ2=6.58)、室上性早搏早发(χ2=7.83)、房性早搏二、三联(χ2=7.15)、室性早搏二、三联检出率(χ2=8.69)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冠心病伴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检出率更高.
作者:俞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