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与耐药现状的临床调查

廖卫;张敏;申明风

关键词: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 老年患者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1-2005年中临床分离检验的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菌株170株,对常见念珠菌进行5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结果临床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严重,占110例,其次为肠道26例,泌尿道20例,口咽部5例,血液1例.菌种分布白色念珠菌多,占55%;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占20%,光滑念珠菌,占11%;其他真菌分离率均<10%.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进行耐药分析发现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对念珠菌相对3种唑类药物具有较低的耐药率(P=0.00).结论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唑类抗真菌药物已呈明显耐药,采用有效防治措施刻不容缓.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灼伤面修复的试验研究

    目的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与组织创伤修复的关系.方法运用NS-FⅡ型多功能光谱治疗仪器建立微波灼伤动物模型,分别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创面组织中内源性aFGF基因表达.结果伤后12h创面皮肤组织中aFGF基因表达增加,并于伤后48h达高峰,伤后96h表达逐渐减少.结论组织损伤后内源性的aFGF mRNA表达具有可逆性,且其表达强度变化与组织损伤修复过程是一致的.

    作者:李贵玲;李亦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人震颤麻痹的护理干预

    震颤麻痹亦称帕金森氏病,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体形成为特征[1].临床表现为静止时手、头、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以及步态平衡障碍等.此外,还可出现吞咽、发音困难,便秘、唾液过多、轻度痴呆.本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疾病晚期因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加之吞咽协调功能不良和长期卧床极易发生摔伤、坠床、误吸、压疮等并发症,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17例患者,护理中预见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本组病例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洪杏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超敏C-反应蛋白与老年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AMI患者(n=100)的血清hs-CRP浓度,按照冠脉病变支数分为4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以及左主干组),分析冠脉病变支数与相应hs-CRP浓度的关系.结果hs-CRP浓度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以及左主干组,其浓度依次增高(P<0.05).急性心梗各组的hs-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s-CRP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关联密切,有助于临床上预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的范围,及时指导治疗.

    作者:梁艳虹;苗莉;张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训练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我们对52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训练,并在训练前后进行肺功能检测,试图探讨前者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一般规律性.

    作者:于波;田松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治

    老年性腰雄间盘突出症(Aged Lumbar desc herniation ALDH),其发病率报道有所不同,国外(Nachemson)报道4%;国内王福根统计报道为4.7%.

    作者:孙柏田;张伟权;王翠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Cystatin C的临床应用

    Cystatin C(Cys C)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一种非糖基化蛋白,分子量为13.359KDa,由有核细胞产生,在人体大部分组织中稳定表达,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在脑脊液和精液中的浓度高,尿液中低.

    作者:杨继红;王雪东;吴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社区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期的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抢救病情相对稳定后,时间约5~6周,进入亚急性心脏康复期.在此期指导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运动疗法,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关键,可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日常生活和劳动能力,避免新的梗死发生,以及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2004年~2005年通过应用两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运动指导,康复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泓;王玥;陈阿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癌症患者临终的心理关怀

    临终关怀是指社会各界组成的机构为晚期癌症患者及家属所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全面支持和照顾.其不以延长临终者生存时间为主,而以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为宗旨,尽量减轻患者痛苦,让患者生命后阶段,生活舒适、有尊严、有意义.我院对26例癌症晚期临终患者进行心理关怀,减轻患者肉体上痛苦和精神上的负担.

    作者:马金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特征及对疗效的影响

    我们观察了75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情绪表现,并与相同年龄、性别的正常人比较,以探讨前者心理情绪特征及对疗效影响的一般规律性.

    作者:孙红伟;陈秀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老年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及其药物副作用.方法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筛选出轻中度AD、VD患者(评分在10~26分之间),并对其进行12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4、12周末进行Alzheimer病评估量表中文修订版(ADAS-RC)、MMSE、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评定,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结果盐酸多奈哌齐治疗4周时,AD组、VD组上述指标已有所改善,治疗12周末较治疗前MMSE、ADAS-RC、ADL分数显著改善,(P<0.01),且AD、VD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52例患者中只有4人出现轻微的副作用.结论盐酸多奈哌齐不仅能改善轻中度AD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VD也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有较好的耐受性及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作者:李晶;孙蓉;马涤辉;张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imer's disease AD)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36例AD患者服用多奈哌齐(5~10mg/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1年分别用放免法测定甲状腺素水平(TSH、TT3、TT4、FT3、FT4),同时进行MMSE、ADL评分,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结果FT3、FT4水平在治疗后1年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TSH、TT3、TT4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MMSE、ADL评分在治疗6个月、1年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奈哌齐影响AD患者甲状腺激素代谢,多奈哌齐通过调节A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从而改善认知功能,可能是多奈哌齐治疗AD的机制之一.

    作者:周智林;梁丽贞;严永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治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的临床表现因脊髓受压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多变.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尤其MRI的普及使CSM诊断率显著提高.

    作者:毕连涌;俞兴;李鹏洋;孙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服用盐酸多奈哌齐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卒中智能状态量表(SUMSE)对脑卒中患者作认知功能检查,筛选出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共58例,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盐酸多奈哌齐,分别在4周和12周复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该组患者的MMSE和SUMSE检查,4周和12周复测,与对照组比较,评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恢复效果显著.

    作者:茅跃平;范涛;徐浩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IL-1,TNF-α参与大鼠牙根吸收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目的探讨IL-1(白细胞介素-1),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在牙根吸收中的作用是否等同于介导牙周炎性骨吸收的作用.方法建立机械损伤诱导牙根吸收大鼠模型,腹腔注射IL-1可溶性受体和TNF-α可溶性受体,应用组织形态技术观察抑制根吸收的病理形态影响,从逆反方向证实IL-1、TNF-α在诱导牙根吸收中的作用.结果TNF-α组与病理对照组的牙根吸收陷窝数量、吸收陷窝长度、陷窝面积、位于根面牙周韧带、牙槽骨的TRAP(指多核破骨细胞,多核破牙骨质细胞,单核细胞,类成纤维细胞)阳性细胞计数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而IL-1组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NF-α是影响牙根吸收的主要细胞因子.

    作者:王家艳;张栋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应用生物周期节律理论护理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生物周期节律是指生物活动随时间节律变化的规律,人体心血管的功能活动也存在昼夜周期节律.高血压病的发展和症状发生在24h中非均等分布.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我们应用生物周期节律理论护理高血压病患者,并与2001年7月至2003年6月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对比,总结如下:

    作者:黄雪仪;罗利霞;王瑞芸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与耐药现状的临床调查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1-2005年中临床分离检验的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菌株170株,对常见念珠菌进行5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结果临床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严重,占110例,其次为肠道26例,泌尿道20例,口咽部5例,血液1例.菌种分布白色念珠菌多,占55%;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占20%,光滑念珠菌,占11%;其他真菌分离率均<10%.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进行耐药分析发现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对念珠菌相对3种唑类药物具有较低的耐药率(P=0.00).结论老年人深部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唑类抗真菌药物已呈明显耐药,采用有效防治措施刻不容缓.

    作者:廖卫;张敏;申明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5mg每晚临睡前口服,共治疗4周;另给予杏丁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对照1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5mg每晚临睡前口服,共治疗4周;对照2组采用杏丁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治疗4周后用HDS测定3组的评分差值,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均显著高于对照1组(69.23%)和对照2组(57.69%).(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杏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优于两种药物单独使用.

    作者:陈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3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疗程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认知功能改善明显,MMSE评分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无明显加重.结论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安全有效,其中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尤为明显.

    作者:潘志信;何国雄;李飞;卢奕宇;白翠芬;凌芝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心理健康重于身体健康

    在现代社会中,健康人与病人之间的界限已渐渐地模糊,躯体健康不等于心理健康.社会医学家认为90%的正常人随时会成为病人,因为所有的健康人会随时遭遇来自社会或家庭的各种压力或矛盾,诸如升学、求职、就业、升迁、择偶……等等,正确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需要人们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至少有5亿以上人口存在精神心理问题,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2亿以上人患有抑郁症.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曾断言,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作者:王纯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418例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1995~2004年60岁以上418例住院死亡患者死因病种分析,了解城区老年主要的致死疾病原因.方法运用湖北中医学院病案管理软件对病案首页进行计算机管理,筛选60岁以上的住院死亡病案按国际疾病ICD-10进行分类统计.结果60岁以上的老年住院人数只占同期住院人数的15.8%,其死亡人数占同期住院死亡人数的42.09%,男性占主要.死因顺位一、二位是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占死亡人数的67.22%.死因主要病种顺位是脑出血、肺癌、损伤,男性以肺癌居首位,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36.5%;女性致死疾病病种以脑出血居首位.结论通过对老年人致死疾病原因分析,早期重点针对性的做好老年主要致死疾病的防治工作,从而改善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降低老年患者病死率.

    作者:王慧;高英;王长菊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