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群;翟帅杰;常运鹤;郑洋;王治乾;李玉佳;张亚辉;王庆贤
目的 回顾性分析神经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方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因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患者病历资料,数据采用SPSS 16. 0 或者Graph Pad Prism 6.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终纳入研究104例,其中全身麻醉组48例,神经阻滞56例.两组受试对象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神经阻滞组术中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大变化、术中补液量分别为(12.7 ± 7.3)次/min ,(22.5 ± 8.8/12.2 ± 7.5)mmHg(1 mmHg=0.133kPa) ,(792.9 ± 387.0) ml显著低于全身麻醉组,其分别为(18.1 ± 7.8)次/min ,(34.3 ± 7.9/21.6 ± 6.6)mmHg ,(1 083 ± 445.5)ml(t=3.64 、7.14 、6.73 、5.16 ,均 P<0.05).其他围术期相关数据及术后3个月、1年死亡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全身麻醉相比,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心率及血压影响较少,术中输液量较少,术后患者死亡率无明显增加,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的麻醉方式.
作者:赵树山;李朝晖;阮哲;林涨源;龙海涛;赵瑞波;朱峥嵘;卢邦宝;孙步华;成亮;朱剑熹;唐朝辉;朱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肠道菌群是构成人体微生态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随人体的增龄而变化.近年来,许多研究致力于探讨肠道菌群与老年人群的疾病和健康的潜在联系,发现菌群的变化受增龄、多重用药、生活方式、膳食等多因素影响.且未来将有望应用于衰弱、肌少症及老年慢病的综合评估、动态监测和干预治疗.因此,本文从老年人群的肠道菌群组成、影响因素、常见老年疾病菌群特征、菌群干预及长寿菌群资源特点五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起;孙亮;齐海梅;蒋梦华;杨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 Gamma 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Gamma 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老年(年龄≥70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分型Ⅲ型以上)患者36例进行随访分析. 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4 ± 2.6)个月.随访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10~18 周,平均 14周. 2例患者出现轻度髋内翻畸形,术后疗效根据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24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6.1% . 结论 Gamma 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作者:刘圣凯;袁志;李岩;毕龙;郑天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骨科和老年科共同管理(共管)模式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间连续治疗的年龄≥65岁患者49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年龄65~99岁,平均79.6岁;女性344例(69.9% ) .统计分析多科室协作、骨科和老年科共管模式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至手术时间、病死率和活动能力. 结果 49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434例(88.2% ) ,49.8% (216/434)的患者在住院48 h内完成手术,手术距离住院时间平均66.5 h(6~246 h) ,院内病死率为0.7% (3/434) . 382例(88.0% )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1.2个月(16~27个月) .期间共死亡38例(9.9% ) ,1年内死亡25例(6.5% ) . 344例存活患者平均 Parker活动能力评分由伤前8.4分降到终随访时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 162例(47.1% )患者恢复到伤前的活动能力. 8例(2.1% )患者进行了骨折部位的二次手术. 结论 骨科和老年科共管模式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有较低的院内死亡率和1年病死率,但患者活动能力明显下降,多数患者不能恢复到伤前的活动状况.
作者:杨明辉;王颢;李文菁;王满宜;吴新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中严重的骨折.老年髋部骨折后有较高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要求我们在进行治疗时,需要全面考虑,保证治疗有效和安全.
作者:文良元;吴新宝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90岁及以上长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疗效.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岁及以上长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年龄、性别、并存疾病、骨折类型、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并发症、病死率、功能恢复等资料,比较术后1年死亡与存活患者资料差异,分析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90岁及以上长寿老年人101例,平均年龄(92.3 ± 2.7)岁,其中男性43例、女性5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66例、股骨颈骨折35例,术前能够独立行走患者45例、需要辅助装置行走患者56例.术后30 d死亡9例(8.9% ) 、术后6个月死亡17例(16.8% )、术后1年死亡27例(26.7% ) ,肺部感染、营养不良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伤前不能独立行走是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7.298 ,P=0.020) . 结论 手术是90岁及以上长寿髋部骨折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案,伤前活动能力差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部感染和营养不良,衰弱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陈晓斌;赵建文;张建政;刘智;王晓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在老年转子间骨折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盛京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ERAS组和常规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等. 结果 100例患者获得20个月(平均18.7个月)的随访,ERAS组住院时间(6.06 ± 1.89) d较常规组(8.02 ± 1.89) d少(P<0.05) ;ERAS组、常规组VAS评分分别为(3.02 ± 1.79)分、(3.66 ± 1.06)分(均 P<0.0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谵妄、泌尿系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手术时间、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应用ERAS理念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能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维;杨军;张欣;刘忠鑫;王湛;丁立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脆性骨折联盟引领起草了改善脆性骨折治疗的全球行动呼吁.该全球行动呼吁已经得到全球81个相关专业学术组织的支持,发表在 2018 年49 卷第 8 期《Injury》杂志.中国脆性骨折联盟将该行动呼吁翻译成中文,期望能引起大家对脆性骨折的关注.
作者:吴新宝;杨明辉;王满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 APK/ERK )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100例患者进行研究,以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析依达拉奉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M AP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 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且记忆力评分、定向力评分、注意力和计算能力评分、语言能力评分及回忆能力评分均降低(均 P<0.01) ,经依达拉奉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得到增加(均 P<0.01) ;血清中大鼠肉瘤蛋白(Ras)、迅速加速纤维肉瘤(Ra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MAPK/ERK激酶(MEK)、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及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减弱,而瘦素及其受体蛋白表达增强(均 P<0.01) ,且经依达拉奉治疗后上述因子异常得到恢复(均 P<0.01). 结论 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且能改善患者体内M APK/ERK信号通路蛋白的异常表达水平.
作者:苏洲;田小军;王玉梅;史莉瑾;张雪莹;王聪聪;宋景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通信作者:吴彩堂,Email :409009827@ qq. co mCorresponding author :Wu Caitang ,Email :409009827@qq. com研究结果显示,> 60 岁年龄人群中约有56.1% 的脑卒中患者合并高血糖,29.6% 患者合并糖尿病[1]. γ-谷氨酰转移酶(GG T )被认为是评价肝胆系统疾病的生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GG T 水平增高与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2],且能够预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发生风险.本研究通过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T2DM )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血清GGT水平,探讨其在评价患者近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预后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作者:吴彩堂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常由低能量损伤所致,与老年骨质强度减弱有密切的关系[1-2].老年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损伤,但在治疗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时机、内固定的方法、人工关节置换、围术期治疗、康复和骨质疏松等.
作者:危杰;伊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 方法 调查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22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无菌方法收集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或晨痰进行细菌培养,根据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程对感染病原菌进行培养和鉴定,分析致病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 结果 222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经痰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检培养送检率为100.0% ,检测阳性率为64.9% (144/222) ,共培养鉴定出致病菌21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5株(34.7% ) ,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127株(58.8% ) ,常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左旋氧氟沙星以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 结论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但多数致病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通过分析致病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率对临床医生合理选取抗菌药物以及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虹;王卫彪;李岱;钱晓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特点及早期康复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接受康复治疗将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结果 123例患者中男51例、女72例,年龄67~96岁,平均(83.5 ± 4.8)岁;股骨颈骨折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91例;术前有91.1% (112/123)患者有内科合并疾病,术后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 (5/60) ,术后1年病死率6.7% (4/60)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 (14/63) ,术后1年病死率20.6% (13/6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病死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39 、5.034 ,P=0.033 、0.025 ) . 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合并疾病多,采取恰当的围术期处理、麻醉手术方法及早期康复治疗,可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取得良好的预后.
作者:刘四海;王飞;韩新祚;崔志刚;王安庆;刘克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日渐升高且病情复杂,是创伤骨科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概述了老年髋部骨折的预防要点和特点、诊断分类和治疗方法,并且总结了目前老年髋部骨折治疗领域里的新理念、新模式,以期为老年髋部骨折的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季祥;文良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个月内呼吸和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65例60岁及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术后1个月内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665例患者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4.5% (30例) ,危险因素包括性别、术前高白细胞、低白蛋白血症(血红蛋白<35 g/L) 、肾功能不全、低钠血症、肺动脉高压、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心电图异常ST段改变;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6.9% (46例) ,白细胞、低白蛋白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及肺气肿、既往呼吸衰竭病史和异常肺纹理是其危险因素(P<0.05或 P<0.01). 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既往并发症、低白蛋白血症、异常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低钠血症是相关的危险因素.
作者:孙凤坡;刘湘雪;刘军川;季祥;纪泉;文良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用中药汤剂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确诊伴有肺部感染,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生素及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肺部临床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20.11 ± 6.37)分和(23.88 ± 5.90)分,t=2.746 ,P=0.007〕,肺部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6.13 ± 2.24 )分和(4.39 ± 2.01)分,t=3.656 ,P=0.000〕;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损伤后认知障碍合并肺部感染的中药汤剂作用明显,可提高认知能力,改善肺部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丽君;张占伟;喻坚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是兴奋性突触中含量丰富、主要的一种突触脚手架蛋白,是突触功能的标志性蛋白.蛋白质的棕榈酰化是重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方式之一,在神经系统的发生率高于其他脏器组织,PSD-95依赖蛋白质棕榈酰化修饰并且其棕榈酰化已成为神经可塑性及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热点.
作者:张莹晗;张红红;孔二艳;张中健;王小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8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高血脂、高血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8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487例,经检查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306例,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143例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38例,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病程、血脂、高血压病程及血糖. 结果 本研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37.2% (181例) ,随着病程的延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加,有高血压史者、血脂异常者更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A 、载脂蛋白B和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 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 A/载脂蛋白B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OR值分别3.00 、0.22 、2.96 ,P<0.01或 P<0.05 ) . 结论 8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较高,血脂异常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李会琳;郝少峰;裴鹏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衰弱与血液生物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北京医院体检60岁以上老年人中资料完整者371例,进行衰弱表型评估和老年综合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和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25(OH)D以及叶酸和维生素B12(VitB12)的水平,并进行衰弱与上述生物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随衰弱程度升高,IL-6 、TNF-α 、Hcy和 IGF-1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随衰弱程度加重,25 (O H )D有下降趋势、叶酸和B12及hsCRP有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排除年龄、体质指数、性别、临床指标(听力下降、尿失禁、疼痛、营养不良、认知功能下降、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抑郁、失眠、贫血)的影响后,IL-6 、Hcy 、IGF-1与老年人衰弱程度相关(OR=1.012 、1.017 、1.007 ,95% CI=1.005~2.041 ,1.011~1.118 ;1.002~1.073 ;P=0.033 、0.021 、0.047). 结论 血液中IL-6 、Hcy和IGF-1与老年人衰弱程度相关,可能成为预测老年人衰弱的生物指标.
作者:施红;孟丽;石婧;王大光;邵聪;庞婧;范国庆;李悦芃;张帅;赵籥陶;李雪;李晶;赵昕;张铁梅;段春波;于普林;奚桓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严重钙化病变在高频旋磨后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入选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旋磨术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的21例患者,对27处严重钙化病变旋磨术后置入支架.观察终点为即刻手术成功率和术后6个月心脑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包括心绞痛复发,靶血管重建,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心源性死亡等. 结果 14例(66.7% )患者术中仅使用1.5 mm 旋磨头,7例(33.3% )患者使用1.25 mm和1.5 mm 2个旋磨头.旋磨头与血管直径比为(0.5 ± 0.1).旋磨术后成功置入29枚药物洗脱支架,即刻成功率100% .手术过程中无冠脉穿孔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2例(9.5% )患者发生慢血流现象,治疗后造影恢复TIM I血流Ⅲ,其余19例(90.5% )患者旋磨后为TIM I血流Ⅲ级.血管内超声(IVUS )检查12例(57.1% )患者支架释放均匀贴壁良好、未见支架断裂和内膜撕裂,另9例(42.9% )进行了后扩张.术后随访少6个月,无靶血管重建和死亡病例. 结论 对冠脉严重钙化的冠心病患者在冠脉造影及IVUS指导下行严重钙化病变旋磨后支架植入是安全和有效的,特别是在IVUS指导下行可降低术后支架贴壁不良、支架内血栓、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风险,对改善老年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悦喜;任保军;阿荣;张迎军;李德平;刘晓宇;董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