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胃食管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安全性探讨

叶丽萍;毛鑫礼;陈霞;陈姬雅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 胃肠肿瘤, 平滑肌瘤
摘要: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胃食管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经胃镜检查发现胃食管扁平隆起性病变的老年患者36例,病理活检及内镜超声检查证实为异型增生14例,早期癌9例,平滑肌瘤13例.在清醒状态下,应用改良的针状钩刀、IT刀及电凝电切技术剥离病灶,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冰生理盐水、氩气刀、金属夹等处理创面.术后4周复查胃镜评价创面愈合及病灶残留情况.结果 36例中,ESD完整切除病灶29例(80.6%),借助圈套器切除7例(19.4%).术中穿孔3例(8.3%),经金属夹闭合、胃管引流、禁食、抑酸和抗感染等治疗,5~7d恢复;术后2h出现呕血1例(2.8%),经内镜下金属夹止血.结论 对老年胃食管黏膜病变患者行ESD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胃食管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安全性探讨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胃食管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经胃镜检查发现胃食管扁平隆起性病变的老年患者36例,病理活检及内镜超声检查证实为异型增生14例,早期癌9例,平滑肌瘤13例.在清醒状态下,应用改良的针状钩刀、IT刀及电凝电切技术剥离病灶,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冰生理盐水、氩气刀、金属夹等处理创面.术后4周复查胃镜评价创面愈合及病灶残留情况.结果 36例中,ESD完整切除病灶29例(80.6%),借助圈套器切除7例(19.4%).术中穿孔3例(8.3%),经金属夹闭合、胃管引流、禁食、抑酸和抗感染等治疗,5~7d恢复;术后2h出现呕血1例(2.8%),经内镜下金属夹止血.结论 对老年胃食管黏膜病变患者行ESD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叶丽萍;毛鑫礼;陈霞;陈姬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精神障碍

    目的 研究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精神障碍的发生、预防、治疗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DSM-IV)诊断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精神障碍,回顾性分析148例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按临床特点进行分类,并将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障碍组之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围手术期26例(17.6%)出现精神障碍,平均持续时间为3d,其中22例(84.6%)发生于术后.所有围手术期精神障碍中,狂躁型15例(57.7%)、抑制型4例(15.4%)、混合型7例(26.9%),无围手术期精神障碍者平均年龄(75.5±7.O)岁,围于术期精神障碍者平均年龄(79.6±7.7)岁(t=2.668,P=0.008).5例有既往精神障碍史的患者均出现围手术期精神障碍,5例外同定架治疗者均未出现围手术期精神障碍.结论 围手术期精神障碍是在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退化的基础上,由多种因素引起,影响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的预后,应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病症对待,采取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刘克敏;崔志刚;刘四海;唐涛;王安庆;崔寿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986例老年住院患者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 调查986例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住院患者(男620例,女366例)的病历资料,填写调查表.调查表项目包括年龄、性别、出院诊断、症状、用药剂量及疗程、实验室检查、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及药品对患者原患疾病的影响.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74.3±7.5)岁,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平均剂量为(38.2±4.4)ml,平均疗程为(10.8±5.2)d,静脉滴注,1次/d.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1%.用药前后,除血红蛋白及血糖外(t值或μ值分别为1226.5,2620.0,均P<0.05),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酐、尿素氮、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或μ值分别为122.5、405.0、513.5、996.5、956.5,均P>0.05).结论 老年患者按说明书推荐方法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较安全.

    作者:纪立伟;周冰;张亚同;张俊;林鑫;倪倩;胡欣;孙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人多原发癌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预后及后续肿瘤的影响.方法 选取220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分析其中37例多原发癌的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术后辅助化疗状况、首癌与第2、第3癌的间隔时间、生存时间.结果 本组多原发癌37例,占老年恶性肿瘤的16.8%,其中异时性多原发癌35例,同时性多原发癌2例;首发癌、再发癌、第3癌发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70、77、77.5岁;共有肿瘤病灶82个,胃肠道为好发部位,其中结直肠癌28例(34.2%),胃癌11例(13.4%).首癌术后化疗23例,未化疗14例,化疗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非放化疗组(x2=4.63,P=0.0427),两组生长次癌的时间分别为6年与4年(x2=1.63,P=0.207).次癌和第3癌发生的中位间隔时间化疗组7年,非化疗组2年,化疗组明显长于非化疗组(x2=4.255,p=0.043).第3癌术后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3年6个月,非化疗组7个月(x2=4.62,P=0.0316).结论 对老年多原发癌患者,术后化疗可延长其生存时间,并可延迟后续肿瘤的发生.

    作者:孙丽艳;赵咏桔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和肛管直肠动力学的改变

    目的 探讨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和肛管直肠动力学改变及其对便秘分型、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我院42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CFC)及2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不透X线标记物法测定结肠通过时间(CTT),同时应用8通道水灌注式下消化道压力检测系统进行直肠、肛管动力学测定.结果 (1)老年CFC组全结肠通过时间及乙状结肠通过时间分别为(49.0±16.4)h和(20.1±13.5)h,较对照组(25.2±7.7)h和(7.8±4.1)h明显延长(t=6.16和t=3.97,均P<0.05);(2)老年CFC患者模拟排便时肛管压力为(39.6±15.7)mmHg,对照组为(17.6±9.3)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P<0.05),老年CFC组13例患者模拟排便时出现肛管压力反常升高;老年CFC组直肠初始感觉阈和大耐受容量分别为(49.2±10.5)ml和(175.2±52.6)ml,高于对照组的(33.6±8.5)ml和(123.4±39.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9和t=3.91,均P<0.05);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松弛率两组分别为59.5%和85.0%(x2=4.03,P关键词:便秘结肠肛管

    作者:罗庆锋;许乐;石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6月至2008年9月从上海城市社区中年龄在45~80岁的绝经后妇女中随机抽取曾经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并经临床医生确诊为骨质疏松者250人作为患者组,随机抽取非骨质疏松者250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绝经年限、体质指数(BMI)、是否经常摄入高钙食物及晒太阳、既往有非外伤性骨折、经常跌倒、糖尿病、慢性胃病、胃肠切除和腹泻与骨质疏松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显示,年龄、绝经年限、营养状态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结论 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与多种因素有关,早绝经、BMI低及老年妇女尤其要注意骨质疏松的防治.

    作者:游利;盛正妍;陈瑾瑜;戴俊明;王士中;吴恒;季晨;周建;潘凌;陈琳;宋庆明;马珏蓉;蒋晓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普伐他汀对动脉硬化鼠肿瘤坏死因子a和B淋巴瘤-2及相关X蛋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普伐他汀对载脂蛋白(apo)E-/-小鼠血脂、肿瘤坏死因子(TNF)a及动脉粥样硬化血管B细胞淋巴瘤(Bcl-2)及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胆固醇饲料建立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采用普伐他汀混悬液灌胃,实验8周后,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法测定血清及主动脉TNFa水平,并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主动脉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普伐他汀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血清及动脉TNFa水平(34.8±22.7)μg/L与(180.1±59.1)μg/L,改善主动脉组织病理损伤,调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Bax及Bcl-2蛋白表达.结论 普伐他汀可降低血脂,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并从蛋白水平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凋亡.

    作者:安毅;刘汉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非那雄胺与多沙唑嗪联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我们对采用非那雄胺与多沙唑嗪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疗效.

    作者:田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

    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36例,经个体化围手术期处理,均安全施行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疗效满意.

    作者:杨寓林;余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Fogarty球囊导管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栓塞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Fogarty球囊取栓导管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近期再通率及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腕部桡动脉-头静脉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在原吻合口稍上方切开瘘管,选用F4~F5大小恰当的Fogarty导管,在球囊萎瘪的状态下轻柔地插入血管腔,导管穿过血栓后,注入适量肝素盐水使导管球囊膨胀,逐渐拉出导管,利用水囊对栓子的牵拉作用将血栓取出,随访5~48个月.结果 15例患者14例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成功,血液透析血流量达200ml/min以上.术后Fogarty球囊导管平均使用(21.5±15.4)个月,长48个月.结论 Fogarty导管应用于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近期及远期效果良好,延长了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谢圣芳;高卫平;方立明;胡泳;刘建憬;高克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

    目的 评价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老年中重度OSAHS患者30例及对照组28例,分别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基础状态、反应性充血时(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及含服硝酸甘油后(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的肱动脉内径,计算不同状态下肱动脉的扩张率以评估血管内皮功能.老年中重度OSAHS患者经过4周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PAP)治疗后重复多导睡眠监测、血浆NO含量和血管内皮功能测定.结果 老年中重度OSAHS组的血浆NO含量[(50.35±8.65)gmol/Li较对照组[(57.31±9.31)μmol/Li降低(t=2.95,P=0.005),接受4周的nCPAP治疗后血浆NO含量[(55.77±8.87)μmol/Li有明显升高(t=2.40,P=0.02).老年中重度OSAHS组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扩张率[(9.78±4.82)%较对照组[(13.21±5.81)%]明显减低(t=2.45,P=0.017);而对照组和老年中重度OSAHS组由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率分别为(16.87±6.15)%和(14.74±5.82)%(t=1.36,P=0.18).老年中重度OSAHS组接受4周nCPAP治疗后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扩张率为(14.33±6.13)%,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3.20,P=0.002),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率为(15.15±4.21)%,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t=0.31,P=0.76).结论 老年中重度OSAHS组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nCPAP治疗能有效修复这些损害,其机制可能与纠正间断缺氧有关.

    作者:丁海波;林其昌;陈玲;陈公平;黄建钗;张宏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国11城市医院老年科就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就诊于老年科的老年人中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1个城市医院老年科2125例60岁及以上的就诊老年人进行横断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BPH占就诊疾病的构成比为47.0%,BPH患者按年龄分组60~、70~、80~岁的构成比分别为18.1%、49.4%、32.5%,BPH患者各年龄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68,P<0.001);BPH患者职业分布存在差别,国家机关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比较高,分别为66.4%和18.0%,农林牧副渔业人员构成比较低为14.7%(x2=410.27,P<0.001).BPH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在城市间不同(x2=101.00,P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横断面研究

    作者:吴楠;于普林;王建业;虞龙;张传芳;杨静;孙振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绿激光治疗

    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美国生产的绿激光治疗机Greenight PV绿激光系统,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97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曲嘉林;张留柱;张万峰;刘会恩;王百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预防

    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经抗菌药物治愈后,极易反复发作,成为本病治疗难点.因此重在预防.

    作者:刘新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蛋白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的关系.方法 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共81例.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ACS组50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1例;选择同期CAG正常者1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F-κB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并结合Gen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标准比较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管腔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ACS组NF-κB蛋白表达水平较SAP组和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为0.85±0.18、0.75±0.21和0.71±0.23(F=3.72,P<0.05);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与Gensini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无相关性(r=0.07,P>O.05).结论 ACS患者存在NF-κB的激活,且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无相关性.

    作者:任法新;方毅民;杨军;刘少荣;张传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北京市牛街地区老年人跌倒干预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北京市牛街地区老年人跌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对1703名老年人跌倒基线调查的基础上,依居住区域按照整群抽样方法划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874名,对照组829名,对干预组老年人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管理,包括预防跌倒认知行为干预;易造成跌倒的相关疾病的干预;对老年人静态和动态行为中影响平衡功能因素的干预3方面,帮助老年人掌握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 老年人跌倒年发生率为11.7%(200/1703),跌伤年发生率为9.O%(152/1703).跌倒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平衡功能异常者跌倒发生率增加.高龄老年人一旦跌倒伤势较重.经1年的干预后,干预组的跌倒发生率降为5.2%,对照组为7.6%.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地预防老年人跌倒,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晓涛;王世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及与肺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AECOPD)入院治疗的患者180例(女性82例,男性98例),入院期间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患者腰椎2~4节段和髋关节的骨密度,依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COPD合并骨质疏松组和单纯COPD组,并记录所有患者吸烟史、骨折发生次数、激素使用情况等.入院期间测定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6MWD)、体质指数(BMI)、血浆白蛋白水平等.结果 患者年龄65~79岁,平均(72±7)岁,平均吸烟量(59±27)包/年,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为(36.5±9.8)%,其中30%(54/180)患者近期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大于3个月.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171例(95%)的患者骨密度低于正常,其中119例(66%)患有骨质疏松,男性61例,发生率62%,女性58例,发生率70%,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35,P=0.330),52例(29%)骨量减少.骨折发生人数女性15例(18%),略高于男性的12例(12%)(x2=1.281,P=0.258).BMI与骨质疏松相关(r=0.362,P=0.000),6MWD与骨质疏松相关(r=0.635,P=0.048),肺残气占预计值百分比(RV%)与骨质疏松相关(r=0.688,P=0.037),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与骨质疏松明显相关(r=0.973,P=0.006).结论 骨质疏松是老年COPD患者主要的肺外表现之一,中、重度COP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同龄健康人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干预.

    作者:胡美;王萍;彭文鸿;王瑞娟;霍苗;许杨;李考;李小娜;聂巧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并发电解质紊乱320例临床分析

    对我科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的32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并发电解质紊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许卉军;许东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前列腺癌组织中多基因异常甲基化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RARβ2、GSTP1和DAPK基因异常甲基化,与前列腺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价值.方法 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estedmethylationspecificpolymerasechainreaction,NMSP)法对57例前列腺痛组织和3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进行甲基化检测;分析其甲基化的发生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以及在前列腺癌诊断中价值.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中RARβ2、GSTPI和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显著高于BPH组织(RARβ32:52.6%对0%;GSTPl:61.4%对2.9%;DAPK:43.9%对8.6%;均P<0.01).RARβ2基因甲基化率在前列腺癌不同Gleason评分和不同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分对8~10分:34.8%对64.7%,B、C期对D期:37.0%对66.7%,x2=4.927和x2=5.004,P=0.026和P=0.025);GSTP1基因甲基化率在不同Gleason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分对8~10分:43.5%对73.5%,x2=11.530,P=0.001),而在不同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期对D期:51.9%对70.0%,x2=1.975,P=0.16);DAPK基因甲基化率在不同Gleason评分和不同临床分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7分对8~lO分:39.1%对50.0%,B、C期对D期:33.3%对53.3%,x2=1.290和x2=2.309,均P>0.05).GSTP1基因诊断敏感度高为61.4%(35/57),特异度为97.1%(34/35);RARβ2基因特异度高为100%(35/35),敏感度为52.6%(30/57);DAPK基因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3.9%和91.4%(25/57和32/35).而RARβ2、GSTP1和DAPK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前列腺癌诊断敏感度,但诊断特异度却有所下降.结论 RARβ2、GSTP1和DAPK基因异常甲基化与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发展相关,可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何晶晶;毛易捷;许刚;吴伟;陶志华;沈默;吴秀玲;陈占国;周武;陈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谵妄的原因分析

    术后谵妄是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手术治疗老年BPH患者150例,其中22例(14.7%)术后出现谵妄,现对患者的临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林尔将;洪诗哲;李镭钰;阮江;陈力;张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