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端粒和端粒酶及其与衰老的关系

国兰琴;施茵;张卫;赵琛

关键词:端粒和端粒酶, 端粒长度, 细胞衰老, 衰老的机制, 端粒酶活性, 细胞分裂, 结构功能, 功能依赖, 增殖性, 缩短, 剖析, 复制, 调节
摘要:细胞衰老是指正常细胞的有限分裂增殖性,DNA的不断复制和细胞分裂伴随着端粒长度的逐渐缩短及结构功能的改变,端粒长度、结构及功能依赖端粒酶活性的调节.深入地剖析端粒、端粒酶及与衰老的关系,将可能会更快地揭示衰老的机制.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老年人人类白细胞抗原-DR、DQ基因多态性与寿命相关性分析

    物种寿命的长短主要决定于遗传物质,衰老过程可能与分化、发育相似,系由遗传程序控制[1].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蕴藏着丰富的遗传信息,与机体免疫、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HLA是否参与或调控衰老过程及影响人类寿命一直是老年学研究者关注的问题.通过HLA基因分型,比较高龄人群与对照人群各个基因频率的差异,探讨高龄人群的HLA优势,是目前研究HLA与寿命关系的主要策略之一.

    作者:程艳杰;曹华军;王衍晶;王旭;刘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糖尿病模型大鼠骨折后骨痂细胞增殖情况的观察

    目的 测定糖尿病大鼠骨折后骨痂细胞增殖核相关抗原Ki67指数,观察糖尿病大鼠骨折后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破坏胰岛细胞诱导为糖尿病大鼠,对照组为正常组.两组大鼠均折断其右胫腓骨,然后复位外固定.于骨折后第1、2、4、6周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取骨痂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测定Ki67指数.结果 实验组第1、2、4、6周X线片上骨痂生成量骨痂内成骨细胞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Ki67指数第2周实验组为(18.06±3.54)%,对照组为(26.87±4.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中的成骨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是导致糖尿病骨折大鼠愈合差的原因之一.

    作者:宫明智;唐立群;刘中浩;邢德国;武士清;张建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细胞角化素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评价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 21-1)的含量变化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和电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54例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肺癌组)术前和其中50例术后、34例老年肺良性疾病患者(非癌组)以及30例老年健康者(健康组)血清VEGF和CYFRA21-1含量变化,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患者手术前血清中VEGF含量(210.45±61.72)ng/L、CYFRA21-1含量(11.86±3.78)μg/L,均显著高于非癌组[(79.56±24.4)ng/L、(2.43±0.78)μg/L]和健康组[(71.81±19.32)ng/L、(2.14±0.6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非癌组血清VEGF和CYFRA21-1含量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手术前血清VEGF和CYFRA21-1含量与肺癌原发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和有无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部位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血清VEGF含量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CYFRA21-1与组织学类型有关(P<0.01).手术切除肿瘤后第7~10天,50例中有46例血清VEGF和CYFRA21-1含量下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切除患者血清VEGF和CYFRA21-1含量比姑息性切除患者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肺癌患者存在血清VEGF和CYFRA21-1含量升高,且与肺癌的部分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可能是预测肺癌进展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作者:李长生;程邦昌;高建飞;戈伟;聂汉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21例临床分析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肠壁血液供血不足导致的结肠缺血性肠病,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本病临床上多有腹痛、便血、腹泻等表现.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较高,且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本病易误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患者可在短期内完全康复,如延误诊断可导致肠壁坏死、穿孔,甚至休克.

    作者:江汉礼;曾昭文;魏连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及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染色体异常克隆与WHO分型及临床转归的关系,以及老年MDS患者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分组特点.方法 采用骨髓短期培养和G显带技术对48例MDS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追踪其临床病情进展情况.结果 48例MDS患者中,老年患者28例,占58.3%.IPSS评分中危2组和高危组老年患者为21例,占75%,非老年患者11例,占55%.在48例患者中有28例检出异常克隆,以高度复杂异常和+8多.难治性贫血(RA)异常核型检出率29.4%,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增生异常(RCMD)异常核型检出率66.6%,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异常核型检出率76%.48例患者经追踪观察,17例(11例为老年患者)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其中复杂和高度复杂核型异常者8例.IPSS评分中高危组白血病转化率为71.4%,明显高于其它组.结论 老年MDS患者中,中高危患者比例高,染色体核型分析在MDS的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辉;常乃柏;裴蕾;邢宝利;许小东;魏建平;李江涛;顾惜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大鼠Clara细胞的分泌蛋白CC16 mRNA及CC16蛋白表达

    目的 探讨老年大鼠Clara细胞的分泌蛋白CC16 mRNA及CC16蛋白的表达.方法 观察老年组大鼠(26月龄)及青年组大鼠(3月龄)光镜下肺组织结构、肺组织CC16 mRNA表达及细支气管CC16蛋白的表达.结果 老年组大鼠细支气管上皮细胞排列欠规则,肺组织呈轻度肺气肿表现.老年组大鼠肺组织CC16 mRNA表达为3.08±1.71,较青年组的10.02±4.66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大鼠终末细支气管CC16阳性的上皮细胞百分比[(35.00±7.58)%]较青年组[(55.20±6.10)%]降低(P<0.05),呼吸性细支气管CC16阳性的上皮细胞百分比[(47.20±8.01)%]较青年组[(63.00±7.11)%]也降低(P<0.05).结论 老年大鼠CC16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可能参与了肺老化过程.

    作者:迟春花;何冰;汤秀英;李湘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硝酸甘油引起头痛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观察

    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间入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共121例,入选条件:初次发作胸痛,入院前未使用过任何硝酸酯类药物,排除了心瓣膜病、外周血管疾病或其他系统严重的疾病(例如严重的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等).

    作者:顾秀莲;宗刚军;巢胜吾;樊济海;刘宏鸣;李亚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神经心理学特点.方法 52例AD、26例MCI患者及24例正常认知者分别接受临床评估和多项神经心理学检查,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记忆量表(CMS).结果 AD组、MCI组、正常认知组总成绩MMSE分别为(18.9±5.1)分、(26.9±2.1)分、(29.0±1.1)分;ADL分别为(48.3±17.7)分、(26.7±9.3)分、(22.1±4.1)分;MQ分别为(52.5±26.7)分、(81.3±10.8)分、(101.8±11.6)分;CMS分别为(52.5±26.7)分、(81.3±10.8)分、(101.8±11.6)分.与正常认知组比较,MCI除ADL成绩外,其余各量表值均显著降低;与AD组比较,MCI组MMSE、ADL、记忆商(MQ)和CMS中各项成绩均优于AD(P<0.05).CMS测验中的图像自由回忆分随痴呆程度加重而明显下降,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本研究设立的诊断标准所确立的MCI,其认知功能介于痴呆和正常认知老年人之间,并与早期AD具有相似的认知功能改变.神经心理学检查对于MCI、痴呆的早期诊断和客观反映痴呆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图像自由回忆是筛选MCI、早期诊断痴呆、评定痴呆程度的敏感指标.

    作者:高平;蔡晓杰;秦绍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替加色罗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老年功能性便秘(简称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功能改变及替加色罗的影响.方法 采用瑞典CTD-SYNECTICS公司生产的PC-Polygraf HR高分辨多道胃肠功能消化道检测仪,对便秘患者(老年30例、非老年22例)和健康对照者(老年28例、非老年20例)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功能进行检测,同时便秘患者给予替加色罗口服(商品名:泽马可,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制造,6 mg,2次/d),两周后复查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功能.结果 (1)老年便秘患者直肠低敏感量、大耐受性、大顺应性和模拟大便直肠及括约肌同步收缩发生率分别为(200±61)ml、(280±69)ml、(40.5±10.8)ml/kPa、46.7%,高于老年对照组(95±31)ml、(205±78)ml、(32.9±12.9)ml/kPa、14.2%;非老年便秘组上述指标[(140±52)ml、(250±58)ml、(38.6±12.3)ml/kPa、36.2%]亦高于非老年对照组[(75±38)ml、(190±50)ml、(30.8±15.2)ml/kPa、0.0%],均为P<0.01;(2)老年和非老年对照组肛门括约肌压力分别为(4.9±0.8)kPa和(6.6±1.3)kPa,缩窄压为(9.3±1.6)kPa和(13.3±1.9)kPa,老年对照组低于非老年对照组(均为P<0.01);(3)老年和非老年便秘组服药后直肠低敏感量、大耐受性、大顺应性和模拟大便直肠及括约肌同步收缩发生率明显低于服药前(P<0.01).结论 (1)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对容量刺激存在低敏感、高耐受、高顺应性,且肛门、直肠的协调收缩功能紊乱;(2)健康老年人直肠对容量刺激敏感性降低,肛门自控能力减弱;(3)替加色罗有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感觉功能及促进肛门、直肠协调收缩作用.

    作者:丁元伟;林漫鹏;赵英恒;陈德;吴君洁;张端;尹巧群;李清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卧床不起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索老年人卧床不起的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卧床不起和非卧床不起老年患者各121例,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进行躯体、心理和社会因素调查.结果 脑卒中、晚期恶性肿瘤、器官功能衰竭、高龄、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相对危险度(OR值)分别为4.94、1.72、8.34、5.65、11.99.老年卧床不起患者抑郁(12.3)、焦虑评分(47.0)明显高于对照组(7.5和40.1,P=0.00);生活满意度评分(11.2)明显低于对照组(13.8,P=0.00);社会支持总分(38.4)、主观支持评分(20.7)和支持利用度评分(7.6)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2.7、23.2和8.4,P<0.01),而客观支持评分两组无差异(分别为10.1及11.1,P>0.05).结论 脑卒中、晚期恶性肿瘤、器官功能衰竭、高龄、老年性痴呆等是导致老年人卧床不起主要的躯体危险因素;抑郁、焦虑是老年卧床不起的心理危险因素;社会支持水平低下是老年卧床不起的社会危险因素.

    作者:彭雯;蹇在金;欧阳敏;刘幼硕;李友元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转基因对小鼠肝脏组织结构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及其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TIMP-1转基因小鼠和正常小鼠肝脏自然衰老过程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选择3、12和24月龄正常和TIMP-1转基因小鼠,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TIMP-1和MMP-2、MMP-9在不同月龄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测定3月龄小鼠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 24月龄小鼠肝脏中有较多的脂肪变性和胶原沉积,TIMP-1的表达随小鼠月龄增加而增高,转基因小鼠的病变更明显.两组小鼠MMP-2和MMP-9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3月龄转基因小鼠肝脏组织学结构和形态无明显改变,但SOD活性降低,MAO活性增高,丙二醛含量增高(P<0.05).结论 TIMP-1表达增高在肝脏衰老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宇梅;陈香美;吴镝;张雪光;吕杨;师锁柱;尹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人大肠癌152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1993年7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65岁以上大肠癌患者152例,占全院同期收治大肠癌330例的46.1%,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陈静;杨大业;涂巍;孙玉华;梁健;董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人前列腺外腺低回声结节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关系

    目的 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探讨老年人前列腺外腺低回声结节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 对420例疑患前列腺癌患者行TRUS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0.7~32.9 μg/L,平均9.4μg/L.结果 420例穿刺病理检查,253例(60.2%)为前列腺良性病变,167例(39.8%)为前列腺癌;经TRUS检查,194例(46.2%)发现前列腺外腺存在低回声结节的患者中,20例(10.3%)经病理诊断为BPH,其中声像图显示17例外腺结节呈卵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结论 TRUS显示的前列腺外腺低回声结节有良性增生的可能性,但须与前列腺癌鉴别.

    作者:唐杰;张舜欣;汪娜;林倩;李欣;李俊来;石怀银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强化降脂治疗与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

    由于胆固醇对维持人体器官功能的重要性,一个世纪以来,降脂治疗的利与弊一直是临床医生争论的话题.研究表明,胆固醇是人体必不可缺的生命物质,为细胞膜的基本成分,在体内参与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激素,通过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防御疾病的侵袭,作为神经髓鞘的基本成分影响记忆功能,促进肝脏生成胆酸以消耗脂肪和清除废物等.因此,有学者提出,降低胆固醇水平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作者:刘梅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钙化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体外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钙化(VSMC)的作用.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分5组,即正常组(常规细胞培养液)、钙化组(加入10 mmol/Lβ-磷酸甘油、1×10-7mol/L胰岛素及50μg/L维生素C钙化培养基)和阿托伐他汀(1 μmol/L、5μmol/L和10μmol/L)组,后者在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之前,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 μmol/L、5 μmol/L、10μmol/L预处理24 h后,再加入钙化培养基诱导细胞钙化,连续培养14 d.细胞爬片茜素红S染色观察VSMC钙化;比色法测定细胞Ca2+浓度和细胞蛋白质含量,两者之比作为细胞钙沉积含量;比色法测定细胞ALP活力;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阿托伐他汀各组钙结节计数减少,细胞钙沉积含量减少,ALP活力和细胞增殖均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钙化有抑制作用.

    作者:李寰;贾国良;王海昌;张荣庆;陶惠人;吕荣;胡涛;王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7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训练的康复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训练前、后肺功能、6min步行试验(6MWT)及症状评分的变化.方法 选择34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包括呼吸训练、上肢肌力训练及全身有氧耐力训练,康复治疗前和6个月后分别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0)、大通气量(MVV)、残气量(RV)、肺总量(TLC)及6MWT运动距离;并进行症状评价.结果 (1)运动训练后,6MWT运动距离[(357.5±16.6)m]较运动训练前[(326.2±19.3)m]提高,其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2)与运动训练前相比,FVC、FEV1.0、MVV等指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运动训练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 对70岁以上老年COPD患者进行低强度、简单的运动训练,可提高运动耐力,减轻症状,但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作者:许小毛;孙铁英;张洪胜;张建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一侧颈动脉去外膜后血管内膜增生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一侧颈动脉外膜去除后血管内膜增生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 24只13周龄雄性SHR去除右侧颈动脉外膜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SHR组、阿托伐他汀组、缬沙坦组;8只同周龄雄性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WKY组).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大鼠右侧颈动脉外膜,左侧作假手术对照.4周后,放免法测定血浆及双侧颈动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取双侧颈动脉制成光镜标本,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颈动脉管腔横截面积(LA)、内弹力层围绕面积(IELA)、外弹力层围绕面积(EELA),评价内膜和中膜增生程度.RT-PCR法检测颈动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mRNA(ACE2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ACE2 mRNA、蛋白激酶C-ζ(PKc-ζ)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蛋白表达.结果 (1)与WKY组比较,SHR组双侧血管内膜明显增生(P<0.01),中膜面积显著增大[分别为(0.0240±0.0074)mm2和(0.0160±0.0052)mm2,P<0.05;(0.0250±0.0054)mm2和(0.0190±0.0035)mm2,P<0.01)],去外膜侧内膜增生较外膜完整侧显著(P<0.05);与SHR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内膜增生不显著(P<0.01);(2)与外膜完整侧比较,去外膜侧颈动脉AngⅡ浓度和PKC-ζ、ERK1/2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ACE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SHR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颈动脉AngⅡ浓度及PKC-ζ、ERK1/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血浆AngⅡ浓度、ACE2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SHR去除一侧颈动脉外膜后血管内膜增生明显,中膜面积增大,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这种改变.

    作者:王安才;汪俊元;曹晓霞;李俊;吴明;成蓓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第68例:呕吐稀便纳差休克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89岁.于2005年9月17日中午无诱因自觉下腹隐痛,有便意,排便后站立时突然出现晕厥,面色苍白,双手发凉,无四肢抽搐,迅速坐回便器上休息,约20 min后自行恢复神志,后解出约50 ml稀便.

    作者:卫生部北京医院内科;卫生部北京医院病理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人食管反流性咽炎所致慢性咳嗽32例临床分析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反酸、烧灼感、胸骨后灼痛.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Halstead[1]发现,GERD可引起食管反流性咽喉炎,引起顽固性咳嗽、咽喉不适、声嘶等症状,质子泵抑制剂及胃肠动力药能够显著改善症状.我们于2004-2005年,观察了应用奥美拉唑+多潘力酮治疗32例老年人GERD导致的RE及咽喉炎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何慕芝;蔡闯;彭华;江亚文;邹霞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他汀类药物致横纹肌溶解症一例

    患者女性,75岁.14个月前因活动后胸闷、气短、阵发性喘憋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三支血管病变,因病变弥漫未行介入治疗,予以抗血小板聚集、降压、扩张血管等治疗,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3.23 mmol/L,给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口服,病情稳定后出院.出院后坚持每晚服用辛伐他汀20 mg,3个月后改为每晚服用普伐他汀10 mg.

    作者:唐国栋;张慧平;刘德平;杨杰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