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海;孔莉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38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抵抗素、瘦素水平,同时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预计值、FEV1/FVC、体质指数(BMI)、理想体重百分比(IBW%). 结果COPD组血清抵抗素[(2.01±0.94)μg/L]、瘦素[(0.62±0.33)μg/L]水平与对照组[(3.27±1.96)μg/L和(1.01±0.69)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且抵抗素与瘦素、FEV1、FEV1%预计值、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8、0.531、0.424、0.505,均为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COPD组抵抗素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瘦素、FEV1和FEV1%预计值.结论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下降,气流受限和瘦素分泌的减少与抵抗素水平的下降有关.
作者:王秋月;张鸿;闫雪;康健;于润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作为条件致病菌之一的聚团肠杆菌引起的老年人肺部感染的患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我们对52例老年聚团肠杆菌肺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赖雁平;张菊英;葛庚芝;李慎果;毕铃;司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干休所离退休老年人睡眠障碍疾患的类型、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方法对石家庄市28个部队干休所1964例65岁及以上的离退休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筛选出有睡眠障碍症状者,由专科医生复查并作出诊断.结果(1)1964例老年人中,有各种睡眠障碍症状者1488例,患病率为75.8%;(2)有失眠症状者911例,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212例,患病率为10.8%;(3)睡眠打鼾者1216例,其中习惯性打鼾312例,睡眠呼吸暂停52例,患病率分别为15.9%和2.6%;(4)不宁腿和夜间肌阵挛的患病率分别为12.9%和12.3%.结论睡眠障碍是老年人群中带有普遍性的健康问题,睡眠障碍调查应采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
作者:贺银方;田京利;李晓明;王雪笠;刘红艳;郝明;仲伟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慢性难愈合创面临床特点及细菌学情况,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方法总结1989-2003年住院的老年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170例,对创面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和各种治疗手段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0例中,以压迫性溃疡多见(78例),其次为创伤性溃疡(49例)、放射性溃疡(13例).治愈率:非手术方法处理创面为25.7%(28/109),皮瓣转移术为88.9%(16/18),植皮手术为91.4%(32/35),截肢(趾)术3例和切除缝合术5例均治愈.细菌培养结果:创面常见细菌为肠道杆菌(37.8%)、铜绿假单胞菌(31.1%)、金黄色葡萄球菌(13.3%);肠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0%,对阿米卡星分别为71.4%和84.6%,头孢哌酮分别为63.6%和70.0%,环丙沙星分别为60.0%和45.5%.结论老年人难愈合创面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能提高治愈率.
作者:祁少海;刘坡;利天增;谢举临;徐盈斌;袁即山;赵李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我们对我院自1998年8月至2004年12月住院的1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不同用药方案的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于作夫;刘武;陈静;郑元;杨建光;梁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初步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变化与相关膈神经电生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分别对50例老年COPD患者和健康老年人进行肺功能及膈神经运动传导(PNC)、膈运动诱发电位(dMEP)及膈肌复合动作电位(dCMAP)检测. 结果(1)50例老年COPD患者的呼吸功能状况显著低于非COPD健康老年人(P<0.05).(2)老年COPD组的PNC潜伏期平均值与健康老年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AP波幅的平均值显著低于健康老年人(P<0.01);老年COPD组的dMEP均正常,与健康老年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CMAP波幅的降低与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各指标的减退相关. 结论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的下降与dCMAP降低相关.
作者:余红缨;董红娟;王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各种肾小管间质病理性损伤过程中常出现明显的细胞表型转化.细胞表型转化是指某种细胞失去其特定的表型特征而获得另一种表型特征,其中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变化是其重要表现之一.E-钙黏素(E-cadherin)是Ca2+依赖的细胞黏附分子,在维持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荚维持与屏障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于2002年2月至2004年5月检测了不同月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素随增龄的表达变化,同时检测细胞表型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细胞增殖的标志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与细胞外基质(Ⅰ型与Ⅲ型胶原)的表达,以期评估肾小管细胞表型转化在肾脏衰老中的作用.
作者:蔡广研;陈香美;师锁柱;高波;张雪光;王兆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我们对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104例老年心房颤动(房颤)病例进行了总结,现将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陈焕芹;常静;刘向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神经病学学组于2005年10月13-17日在绍兴召开了第五届全国老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到会代表108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82篇,其中专家讲座18篇.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老年神经病学学组组长王新德教授致开幕词,14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6名代表进行了学术交流,与会代表根据专家讲座对有关老年人脑血管病、老年期痴呆及老年人帕金森病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广泛、热烈的讨论.
作者:阳俊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70岁以上卵巢癌患者化疗的情况.方法选择1988年1月至2003年8月间我科初治的年龄≥70岁的卵巢癌化疗患者28例(老年组),年龄<60岁卵巢癌化疗患者49例(非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化疗的耐受性、生存期等.结果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化疗率分别为82.4%和98.0%,化疗的平均疗程数分别为5个和9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化疗方案和按时化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出现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39.3%)明显低于非老年组(77.6%).两组患者骨髓抑制需要治疗的比率分别为91.7%和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两组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于70岁的卵巢癌患者能够耐受化疗;但化疗前应详细地评价全身状态,治疗方案个体化,严密监测和处理化疗的毒副反应.
作者:戴志琴;潘凌亚;连利娟;黄惠芳;沈铿;吴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癌症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大约75%的患者诊断时已属于Ⅲ~Ⅳ期,10年总生存率仅为7%;确诊时年龄越大,生存率越低,小于50岁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16%和10%,70岁以上者则分别为12%和5%[1].2003年美国大约有171 900例新发肺癌病例,死亡157 200例[2].肺癌诊断时,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的比例超过60%[3,4],70岁以上者大约占30%[5],与<65岁的人群相比,≥65岁人群癌症的发生率增高9.8倍,与癌症相关的病死率增高16.5倍,肺癌发生率增加14.7倍,病死率增加16.5倍.因此,对老年肺癌患者的处理已成为肿瘤学界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作者:王哲海;孔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2002-2003年北京部分城区60~74岁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有关特点.方法以北京大学和首钢地区60~74岁1157例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横断面调查结果为研究样本,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血压的类型、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该地区60~7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0.5%、60.9%和23.4%;(2)随着年龄增长,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加趋势(P<0.05);与60~64岁组相比,70~74岁组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30.3%,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32.1%;(3)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25.0%,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42.3%;(4)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至少一个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为85.9%.结论高血压是北京部分城区60~74岁老年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常见类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作者:王薇;赵冬;刘静;吴桂贤;孙佳艺;刘军;刘飒;秦兰萍;吴兆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测定健康老年人中性粒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株ECV-304的黏附率,探讨抗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CD54)单克隆抗体对其影响. 方法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经(或不经)缺氧和抗ICAM-1单抗处理后,分别加入健康老年人中性粒细胞并检测黏附率. 结果ECV-304经缺氧处理后,与中性粒细胞黏附率由(21.87±2.47)%增高到(57.05±2.47)%;抗ICAM-1单抗可以部分抑制中性粒细胞与ECV-304黏附,与中性粒细胞黏附率由(21.87±2.47)%降低到(19.55±2.91)%.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复氧后活化,与中性粒细胞之间黏附性增强;ICAM-1参与介导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抗ICAM-1单抗可起部分阻断作用.
作者:谢琰臣;孙兆林;孟云霄;杜怡峰;张华;滕继军;潘旭东;王海萍;韩仲岩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跟痛症是困扰中老年人的一种慢性劳损性疾病,多发生于40~70岁,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具体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治疗方法较多,体外冲击波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跟痛症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得到了美国FDA的批准.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对40例老年跟痛症患者做了体外冲击波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黄广林;刘流;王海;李均;刘宁;蒋协远;张洪;李为;徐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价辛伐他汀对改善大鼠心肌梗死(MI)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34只大鼠分3组:(1)MI组:仅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2)治疗组:结扎LAD,并用辛伐他汀40 mg·kg-1·d-1进行灌胃;(3)假手术组:开胸,但不结扎LAD.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梗死区和非梗死区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TNF-α蛋白的产生.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MI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增大,分别为(7.5±0.4)mm和(4.5±0.3)mm,短轴缩短率[FS,分别为(20.5±2.5)%和(51.6±3.1)%]和射血分数[EF,分别为(41.4±4.3)%和(85.2±3.7)%]明显降低(均为P<0.05).与MI组比较,辛伐他汀显著减轻左心室扩张,改善左心室功能(P<0.05).MI组TNF-α mRNA表达和蛋白质的产生较假手术组增加(均为P<0.01),而治疗组TNF-α mRNA表达和蛋白质的产生比MI组明显下降(P<0.05).TNF-α mRNA表达和蛋白质生成与心功能下降呈正相关,辛伐他汀减轻TNF-α基因表达,改善心功能.结论辛伐他汀改善大鼠MI后心室的不良重塑,其机制可能与降低非梗死区和梗死区心肌内TNF-α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有关.
作者:张金盈;程翔;廖玉华;逯保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用药的频度急剧增长,药源性疾病亦随之增加,尤其老年人,由于各重要器官功能衰退,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利用及排泄,更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ADRs),一般老年人ADRs比非老年人多4~12倍.及时向人们客观公正地提供药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循证信息,保证人们科学合理地用药,是当前药物流行病学面临的严峻任务.
作者:陶国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血管增殖性病变导致的血管损伤和重塑是血管内膜损伤后再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有充足的证据表明,血管内皮细胞(VEC)、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其他血管壁细胞和基质均参与血管增殖性病变.20年以来,人们把血管内膜作为研究的重点.传统的观点认为,处于血管外层的血管外膜只对血管起支持和营养作用[1,2].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F是血管新生内膜形成、不良血管重塑和血管再狭窄的病理基础.
作者:刘平;张运;胡维成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90例6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等各生化指标并检测眼底,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无病变组)、无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无增殖期组)及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增殖期组)3组,比较各组糖尿病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测指标.结果无病变组103例,无增殖期组59例,增殖期组28例.3组糖尿病病程分别为(121.1±93.3)、(149.6±112.1)及(182.2±8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7±2.3)、(9.7±2.1)及(9.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白蛋白(56.0±185.6)、(234.2±535.1)及(229.9±513.9)mg/L,(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04、1.002和1.143). 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是3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蔡晓凌;纪立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重组exendin-4对遗传性胰岛素抵抗糖尿病(OLETF)大鼠血糖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与转录因子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因子(pdx-1)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将雄性OLETF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及EX4 A、B、C组.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EX4 A、B、C组分别腹腔内注射5、20、100μg/kg的exendin-4,每日1次.1周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半定量RT-PCR检测胰腺pdx-1 mRNA表达.结果EX4注射组糖耐量改善,空腹、120 min血糖及高峰血糖均明显降低,胰岛素分泌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功能指数(HOMA-B)EX4各组分别为98.18±29.14、73.74±22.19、135.86±58.62,与对照组(36.88±15.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EX4 A、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x-1 mRNA EX4各组分别是0.40±0.15、0.56±0.15和0.65±0.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4±0.13(P<0.05).结论exendin-4能促进OLETF大鼠胰岛素分泌,改善大鼠糖耐量及B细胞功能,并上调pdx-1 mRNA的表达.
作者:朱敏;史虹莉;方京冲;刘瑜;鹿斌;朱禧星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