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向2岁以下旅行者推荐的疫苗儿童计划免疫应按期进行或在旅行前提前进行

王虹

关键词:旅行者, 疫苗, 儿童计划免疫, 接种, 保健医生, 年龄, 复查
摘要:旅行前应尽可能与保健医生一起复查下述疫苗的接种,以保证所推荐使用的疫苗是按计划进行接种的.每个儿童所需的常规推荐疫苗的接种次数取决于他(她)的年龄.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相关文献
  • 卫生除害处理工作社会化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索一条卫生除害处理走向市场的新路.[方法]对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0年度为张家港地区企业提供卫生除害技术服务的具体做法和工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一年来的探讨和实践,显示出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除害处理技术优势突出,成效显著,走向市场已成熟.[结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卫生除害处理工作日趋社会化,卫生除害处理技术中心只有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拓展服务领域,走向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才能具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作者:汤建平;张培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上海口岸2000年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加强口岸控制疾病的监测,防止性传播疾病的蔓延.[方法]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酶免疫测定(EIA)方法对2000年度33306人次的出入境人员进行了梅毒监测.[结果]检出梅毒感染者160例,感染率为4.80‰.20例外国籍梅毒感染者经酶免疫法检测梅毒特异抗体IgG均为阳性,IgM阳性4例.[结论]各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除开展梅毒的常规监测外,对外国籍感染者还应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根据梅毒感染的阶段而采取相应的卫生检疫措施.

    作者:何乐妹;田桢干;张晓航;季凤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检验检疫新体制下入境船舶检疫方式探讨

    [目的]在检验检疫新的管理模式下,探索一种佳的检疫方式.[方法]对现有的锚地检疫、电讯检疫、泊位检疫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其利弊.[结果]经过2年多来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认为泊位检疫有利于船舶检验检疫业务的全面开展;有利于卫生监督工作的实施;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结论]泊位检疫是目前佳的检疫方式,应扩大其实施面.

    作者:吕祥宝;裴锡元;邹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珠海国境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评审报告

    [目的]掌握国境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制定<国境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评审表>,于2000年10月~2001年2月,对珠海国境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卫生评审.[结果]被检单位在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病媒控制、卫生制度和员工卫生培训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卫生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结论]针对国境口岸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点应加强经常性卫生监督,指导单位建立良好卫生制度,从业人员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严格发证,加大处罚力度.

    作者:梁浩;李子怀;曾新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瑞丽口岸2000年HIV感染者的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瑞丽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情况.[方法]对2000年1~12月经瑞丽口岸出入境的人员1047人进行了艾滋病监测.[结果]检出HIV感染者25例,感染率为2.39%;其中20~30岁年龄组感染人数多,占感染者总数的52%;从职业上看,按摩小姐属高危人群;从国籍上看,缅籍多于中国籍.[结论]周边国家的艾滋病疫情不容忽视;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监测的力度.

    作者:袁中奇;苏慧;杨瑞清;李亚平;杨忠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南昌口岸蝇、蚊类的本底调查报告

    [目的]掌握南昌口岸蝇、蚊类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00年4~12月,按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媒介生物区系调查有关方法>,对南昌口岸蝇、蚊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蝇类4科9属10种,分别为舍蝇、市蝇、瘤胫厕蝇、厩腐蝇、厩螫蝇、巨尾阿丽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黑尾黑麻蝇、横带花蝇,其中昌北机场、滕王阁码头、李家庄仓库舍蝇为优势种,昌北码头丝光绿蝇为优势种;昌北机场、滕王阁码头8月为高峰月份,昌北码头6月为高峰月份,李家庄仓库10~11月为高峰月份.发现蚊类2亚科4属5种,分别为致倦库蚊、二带喙库蚊、白纹伊蚊、搔扰阿蚊、中华按蚊,其中致倦库蚊为优势种,6、11月份为高峰期.[结论]做好口岸媒介生物本底调查,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加强高峰期蝇、蚊类的密度监测,在繁殖高峰期到来之前,适时灭蝇、蚊,可有效的降低蝇、蚊的密度.

    作者:王纲荣;周克明;陈红兵;程志宏;刘小真;万筱荣;刘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国际传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初探

    [目的]及时收集、整理、报告国外和本口岸传染病疫情,为检验检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国际传染病疫区名录表>,建立传染病监测和报告网络.[结果]检验检疫工作更趋科学、及时、规范,既有效地防止了传染病的传入传出,又加快了口岸验放速度,树立了检验检疫部门的良好形象.[结论]该方法在系统内值得推广、借鉴,但有些问题尚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解决.

    作者:钱吉生;黄立业;赵志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导入HACCP原理加强对出口罐头生产企业的管理

    [目的]保证我国出口食品的质量,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水平.[方法]在我国出口罐头生产企业已普遍建立了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卫生操作规程(SSOP)的基础上,引入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原理,建立科学的、预防性的食品安全体系.[结果]一方面,大限度的发挥企业的自主能力走以质取胜的道路;另一方面,使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与WTO的规则相适应.[结论]只有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监管工作才能有力度,才能体现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的职能.

    作者:辛锡龙;陈江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Access软件在卫生检疫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加强信息化管理,实现办公自动化.[方法]利用Wiindows环境下的Access数据库软件,建立了对船舶检疫管理、传染病监测管理、卫生监督及卫生处理管理等子系统,形成了一个多用户的网络系统.[结果]解决了过去用手工操作时存在的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工作质量.[结论]该系统实用性强,存储量大,方便易学,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作者:陈胤瑜;温万其;邵丹;何耀明;吴烽;江银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花都口岸出境人员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出境人员HBsAg、梅毒、艾滋病感染情况.[方法]对花都口岸从1998~2000年3767名出境人员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HBsAg阳性266人,阳性率7.06%;梅毒感染4人,感染率0.11%;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结论]应加强出境人员传染病的监测,加大对出境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的力度,增强他们防护意识,减少在境外感染传染病的机会.

    作者:杨美来;谢仕明;黎群兴;曾海华;侯智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九洲口岸入境维修船舶卫生监督情况的报告

    [目的]加强入境维修船舶的卫生监督工作,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方法]按照船舶发放卫生证书的评分卡,从2000年1月~2001年3月对停靠九洲口岸的144艘往来香港、澳门、珠海的入境维修船舶进行检查.[结果]被检的144艘船舶中,良好的11艘,占7.6%;中等的93艘,占64.6%;较差的40艘,占27.7%.所检项目中,鼠类和病媒昆虫防治较差.[结论]做为珠海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造船业同船舶维修业,目前的入境维修船舶总体不尽人意,维修业有关部门的卫生观念不强,存在潜在的传播疾病的因素.因此,今后应增强从业人员的防疫病观念,加强对入境维修船舶卫生监督工作.

    作者:陶国宏;邹治平;邝爵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一起进口精炼棕榈油苯污染事件的处理报告

    [目的]分析从马来西亚进口的1批精炼棕榈油被苯污染的原因,提出可行的处理方案.[方法]对进口精炼棕榈油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并分上、中、下3层按1:3:1比例采样,样品经充分混匀后送实验室检验.检验项目增加了苯残留量的测定和急性动物毒性试验.[结果]苯含量为10mg/kg;小白鼠经口喂服,LD50>10mg/kg,小白鼠出现毛发耸立,烦躁不安的异常表现.[结论]该批精炼棕榈油已被苯污染,应退货.但考虑到货主的利益,允许厂家在检验检疫人员全程监督的情况下,对棕榈油重新精炼,以达到食品卫生标准.实践证明这一方案是可行的.

    作者:王振容;洪于准;叶凌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昆明口岸2000年出入境人员体检结果的分析

    [目的]防止传染病由国境口岸传入和传出,为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年经昆明口岸出入境的8035名出入境人员体检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在7295名出境人员中共检出高血压患者351人;心电图异常者381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155人;梅毒感染者11人;HIV抗体阳性2人.在外籍入境的940人中,高血压患者11人;心电图异常者93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9人;梅毒感染者1人;HIV抗体阳性1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2种禁止入境的传染病梅毒、艾滋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显示,主要传播途径为不洁性行为.[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出现年青化趋势;应在出入境人群中提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以降低乙型肝炎的感染率;应加强对青年人健康的性知识教育,提高他们自我保护意识,远离性传播疾病.

    作者:吴慧萍;姜鹤;王东;车红;高风;郭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基因扩增产物微孔杂交法检测新城疫致病毒株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敏感、实用的方法以鉴别新城疫病毒(NDV)强弱毒株.[方法]依据NDV强弱毒株F0蛋白在裂解位点处的核酸序列有差异,设计一种针对强毒株的探针,利用基因扩增物微孔杂交法,检测标本中NDV致病毒株.[结果]缩短杂交时间,加快反应速度,能从强、中、弱毒株中扩增出371bp的核酸产物.利用酶显色法杂交结果,比电泳法观察PCR结果高4倍.[结论]本方法经优化PCR参数后,可作为新城疫的诊断方法,又可作为出入境检疫的常规方法.

    作者:秦城;陈明生;赵昕;齐震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其安全性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给食品领域带来了深刻的革命.转基因食品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出现了抗胁迫、抗除草剂、抗病虫害、高产、优质,植物疫苗等多种类型的转基因食品.与此同时,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从转基因食品的生物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进行了阐述.

    作者:辛锡龙;张永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无菌间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在无菌间用紫外线对物体表面消毒和对无菌间空气消毒所需的佳时间.[方法]采用人工染菌载体定量试验、人工染菌空气消毒试验和自然菌空气消毒试验.[结果]用70μw/cm2强度的紫外线,对玻璃表面的大肠杆菌照射2min或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照射20min,平均杀灭率>99.9%;对空气消毒时,以70μw/cm2强度的紫外线照射30min后,自然菌减少90%以上,对空气人工染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的平均杀灭率>99.9%,达到消毒合格标准.[结论]对物体表面消毒,如只需杀灭细菌繁殖体,以70uw/cm2强度的紫外线直接照射2min以上即可;如需杀灭细菌芽胞或目标微生物不详及需杀灭多种病毒、细菌,则需照射20min以上,对无菌间空气消毒以30~60min为宜.

    作者:闫剑勇;王英姿;胡腾;周国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理化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实验室所产生的三废,必须妥善处理,一方面可节约试剂、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保护实验人员身体,减少环境污染.为此,根据多年来在废弃物处理方面的实践经验,从处理原则、处理方法、有机溶剂的回收与净化、贵重金属的回收等方面对废弃物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林田;苏建晖;黄少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海上石油平台采用溴化甲烷熏蒸灭鼠除虫效果的质量控制

    [目的]研究海上石油平台采用溴化甲烷进行熏蒸灭鼠除虫的特点,寻找影响熏蒸质量的因素,以提高熏蒸效果.[方法]采用溴化甲烷对13座次石油平台实施熏蒸灭鼠除虫.以熏蒸前鼠患检查时估计的鼠患程度,与熏蒸后实际灭鼠数的吻合率来判定熏蒸效果.[结果]13座次的平台,有11座次相吻合,吻合率达90.9%.[结论]用药剂量、熏蒸时间.糊封质量、非熏蒸部位的灭鼠除虫措施是影响熏蒸灭鼠除虫质量的因素.

    作者:许炳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汕头口岸入境国际航行船舶船用食品情况调查

    [目的]防止国外疫情传入国内,保证食品卫生安全,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方法]对2000年4月1日~10月31日期间从汕头港入境的392艘次的国际航行船舶的船用食品进行调查.[结果]入境船舶国籍分属18个国家和地区,巴拿马籍船舶多,占船舶总数的35.20%,中国籍船舶次之;船用食品以中国出产的多,其数量占总食品数量的29.01%,其次是新加坡;392航次船舶有40次夹带病虫害,占总船次的10.20%;有5个船次发现携带禁止入境食品;未发现禁止入境的动植物;经济落后或发展中国家的入境船舶食品携带病毒害机率较大,而发达国家的入境船舶机率较小.[结论]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抓好重点监管工作.

    作者:杨树源;许文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疆口岸鼠疫控制与周边国家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重要关系

    [目的]研究新疆口岸鼠疫的流行、传播与自然疫源地的关系,为控制人间鼠疫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自然疫源性疾病与自然疫源地的关系;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特点;病原体、宿主、媒介、自然疫源地划分空间、疾病流行中的作用;新疆口岸与自然疫源地分布的相关性;周边国家鼠疫流行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我国毗邻的有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多个国家发生鼠疫流行,其原因均与自然疫源地有关.[结论]新疆地区检验检疫部门作好周边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监测工作,对预防和控制鼠疫在口岸的流行意义重大.

    作者:关尽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主管:国境卫生检疫

主办: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