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系统评价

唐正香

关键词: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医院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目的 进一步研究社区医院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方法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的重要环节,要想获取精准的检验结果,就要重视送检标本的准确性,清楚标本收集、送检和保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社区医生和检验人员是此次任务的操作者,必须了解标本的独特性.结论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不光是技术问题,还属于管理问题,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为检验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刘小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基于主动脉夹层患者科学护理的分析探讨

    主动脉夹层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发病原因主要是主动脉内膜组织在血液的流动冲击下出现裂层、破损,那么血液流进夹层无法流出到正确管道,随着时间的积累,中膜分离越来越大,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主动脉夹层危险性极高,夹层持续扩大就有破裂出血的危险,在救治方面,目前的医疗水平还处于探究阶段,困难较大,患者的死亡率也相对很高.那么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一定会得到突破,经本院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仅有一例,基于此,笔者研究了大量文献及实例报道,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科学护理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作者:郭晓晶;张莉;亓小翠;刘苗苗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实践分析

    目的 探究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接受中医特色护理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共计选择60例为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数字表法作用下均分为各30例的两组,参照组临床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中医特色护理,将护理效果实施比较分析.结果 对比分析治疗总有效率,参照组较研究组要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梁蕾佳;胡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解毒化浊,搜风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挟瘀毒证)早中期验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重要的合并症之一.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第一个临床表现.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线索.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因此在早中期治疗蛋白尿至关重要.

    作者:高红月;何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全程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全程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于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全程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全程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李萍;于爱莲;张远善;任芳;张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的疾病,缺血性脑卒中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主要并发症.已知高龄,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既往卒中或TIA史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与卒中风险有关.此外,还有其他临床原因和指标可预测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因此,本文就将筛查和早期识别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危险因素和相关指标,以及评估卒中风险的有效方法,这对于预防中风事件的抗凝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符霞;陈晓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校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研究

    文章以高校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高校卫生所保健工作管理现状,分析了当下高校卫生保健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随后结合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强化高校卫生保健管理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李慧弘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李秀军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经验

    缺铁性贫血(IDA),顾名思义是既有缺铁症又合并贫血的一类疾病.所谓的缺铁症(ID)[1]意味着体内贮存的铁已耗尽,但红细胞的产生不受限制.而当体内存储的铁都消耗尽,也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时发生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此类贫血的典型特点呈小细胞低色素性.ID和IDA广泛的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健康问题,累及约20亿人[2],是发达国家唯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贫血类型.

    作者:张雨凝;李秀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原世居人群高血压新诊疗进展

    高血压是目前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由于高海拔地区低温、低氧、低气压等特点,因此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藏族人民患高血压的风险和海拔高度密切相关,高原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于全国水平,主要和氧化应激有关,本文主要综述是世居高原地区的藏族人群高血压发病特点、危险因素以及诊疗的新进展.

    作者:张涛;郭文昀;陈敏;陈永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护理效果,为护理工作开展提供启示.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22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栾欣;李艳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对比

    目的 探究对比分析在胃上部癌的治疗中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40例胃上部癌患者,以治疗方法的异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接受全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近端胃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远期生存率为7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远期生存率为75%,两组相较无显著性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上部癌的治疗中,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的治疗结果类似,差异不明显,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术式.

    作者:朱同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科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产科出血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4例.分别给予两组常规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难治性产科出血的治疗,可有效止血.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以治疗后生命指标、治疗时间指标和治疗有效率三个评价指标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一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各项生命指标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结论 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因此非常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慧;沈小丽;张漫漫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进行胆囊切除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手段,并对比、验证不同治疗手段对患者术后恢复带来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另35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研究组.将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等参数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身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研究组患者的各方面身体改善情况较优.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够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减少感染发生的概率,在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恢复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永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情发作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不正确、心理压力过大、患者行为不当等等,都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因此,为了降低心肌梗死率,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冠心病心绞痛护理知识宣传、饮食护理、健康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等等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程度,从而降低心绞痛对心脏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冯永辉;王洁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普内科病房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普内科病房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普内科病房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各60例,分析感染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治疗情况.结果 感染组患者中,肺部感染占比为33.33%、泌尿道感染占比为36.67%、消化道感染占比为30.00%;感染组患者的年龄较非感染组高,其激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非感染组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亦较非感染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普内科病房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以将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提升,且可促进普内科病房感染预防管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贾光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衰弱与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衰弱与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病科住院患者,根据Fried衰弱表型分为无衰弱组、衰弱前期组、衰弱者组,分别检测CRP、IL-6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 衰弱前期组、衰弱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非衰弱组,D-二聚体、CRP、IL-6水平也明显高于非衰弱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增长、D-二聚体水平升高、IL-6水平升高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增长、IL-6及D-二聚体及水平升高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CRP水平升高不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也可加速衰弱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都海燕;李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组25例患者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对比两组起效时间及24小时室性心律失常转复效果.结果 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室性心律失常转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好,副作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志强;刘长青;史晓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采用乌拉地尔及硝酸甘油的整体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采用乌拉地尔及硝酸甘油的整体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开展本研究并收治此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50例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参加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常规给予的强心、降压、利尿、抗心衰治疗.同时静滴硝酸甘油.观察组加用乌拉地尔.结果 治疗后两组SBP、DBP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NT-proBNP降低,LVEF升高,观察组与治疗前相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采用乌拉地尔及硝酸甘油的整体效果明确,可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冯春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通络穴位按摩治疗血脉瘀阻型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基于脉络学说的通络穴位按摩治疗血脉瘀阻型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血脉瘀阻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均给予2型糖尿病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通络穴位按摩.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情况、踝肱比(ABI).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率93.33%,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BI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脉络学说的通络穴位按摩治疗血脉瘀阻型糖尿病足,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局部供血,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蔷;张春玲;邸铁涛;陈露;龙丽;李桃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