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符霞;陈晓敏

关键词:心房颤动, 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血清学标志物, 预测
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的疾病,缺血性脑卒中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主要并发症.已知高龄,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既往卒中或TIA史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与卒中风险有关.此外,还有其他临床原因和指标可预测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因此,本文就将筛查和早期识别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危险因素和相关指标,以及评估卒中风险的有效方法,这对于预防中风事件的抗凝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李秀军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经验

    缺铁性贫血(IDA),顾名思义是既有缺铁症又合并贫血的一类疾病.所谓的缺铁症(ID)[1]意味着体内贮存的铁已耗尽,但红细胞的产生不受限制.而当体内存储的铁都消耗尽,也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时发生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此类贫血的典型特点呈小细胞低色素性.ID和IDA广泛的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健康问题,累及约20亿人[2],是发达国家唯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贫血类型.

    作者:张雨凝;李秀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联用对比单用卡马西平在癫痫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对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连用和单用卡马西平在癫痫治疗当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用卡马西平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临床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之后,在总有效率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当前的临床治疗当中,通过采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好的提升癫痫治疗的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洪雨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老年人社区延续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我国现已慢慢步入老龄化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护理主要是实现了护理疾病为重点,向人群整体转变发生了变化,从而引发了服务从医院走向了社会、走向了家庭,彻底转变了传统方式下的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式社会化服务的改变.本研究旨在阅读参考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老年人社区延续护理的特点、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李淑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子宫捆绑术应用于剖宫产大出血的效果

    目的 评价子宫捆绑术应用于剖宫产大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9月医院采用子宫捆绑术防治剖宫产大出血的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预防性应用患者16例作为预防组,按照产后出血评分、年龄选择同期拒绝预防性子宫捆绑术处理的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24 h产后出血量(841.4±256.5)mL,失血性休克发生率8.7%,子宫切除术2例,未见死亡例.105例对象产后42 h复查2例出现子宫内膜损伤,4例对象随访发现再次妊娠.预防组手术室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产后24 h输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血制品暴露率、出血性休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捆绑术应用于剖宫产大出血防治的效果肯定,预防性应用可以改善预后.

    作者:李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针药并用治疗耳鸣耳聋70例

    耳鸣耳聋是因为外邪侵袭,饮食失调,情志抑郁,病后体虚等引起的听觉功能异常,耳聋是耳鸣的进一步发展.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尚不明确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本病主要以耳内骤感胀闷堵塞,听力下降、耳鸣等为常见临床表现.针药灸放血并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金花;李增廷;田田;张恒卓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给予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实施的是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给予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的护理舒适度为95%,对照组的护理舒适度为8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0%.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的患者中,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敏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甘露消毒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验案1例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明显,尤其是反复发作、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经过合理辨证用药后,往往获得疗效满意,甘露消毒汤主治湿热内蕴,使得本方成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优选方之一.

    作者:郭一豪;刘瑞春;李悦;段秋雯;高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身体指标正常率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身体指标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护理效果明显提高,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段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时间等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分析

    目的 全面分析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性临床治疗措施,为获得理想疗效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呼吸内科规范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0例显效(75%),7例有效(17.5%),3例无效(7.5%).对照组显效20例(50%),8例有效(20%),12例无效(3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呼吸内科规范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推广价值.

    作者:李艺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将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常规治疗联合胺碘酮治疗的50例实验组患者设为实验组,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总有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胺碘酮能让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让不良反应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究与分析消化内科治疗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4月在本院进行急性胰腺炎诊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进行抗感染、对症支持以及抑制消化液分泌治疗,综合分析与评价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各项临床反应情况.结果 在所选取的50例患者中,有30例痊愈,14例出现好转的现象,仅有6例无效;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淀粉酶、脂肪酶、血糖、电解质、血钙、CRP都优于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抗感染、对症支持以及抑制消化液分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孙秦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浅析医院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目的 进一步研究社区医院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方法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的重要环节,要想获取精准的检验结果,就要重视送检标本的准确性,清楚标本收集、送检和保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社区医生和检验人员是此次任务的操作者,必须了解标本的独特性.结论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不光是技术问题,还属于管理问题,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为检验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刘小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用冠脉介入对心功能及血浆B型钠利尿肽的影响探究

    目的 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冠脉介入治疗对患者心功能、血浆B型钠利尿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冠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LEDV、LESV、血浆B型钠利尿肽水平均低于参照组且LVEF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改善患者心脏功能,降低血浆B型钠利尿肽水平.

    作者:严恺;徐晓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中诊断与临床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在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中应用动态心电图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电图,观察组给予动态心电图,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经诊断后,观察组在诊断无症状心机缺血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无症状心机缺血诊断采用动态心电图能有效提高诊断率,并且可以明确其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媛;张粉燕;刘芳兰;郭士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全程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全程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于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全程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全程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李萍;于爱莲;张远善;任芳;张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联合运用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HbAlc、FPG以及OGTT.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bAlc水平为(5.71±0.36)%,对照组为(5.03±0.26)%;观察组的FPG为(5.12±0.71)mmol/L,对照组为(4.46±0.59)mmol/L;观察组患者服糖1 h和2 h后的OGTT水平分别为(9.41±1.89)mmol/L、(8.07±1.71)mmol/L,而对照组孕妇服糖1 h和2 h后的OGTT水平分别为(6.72±1.35)mmol/L、(6.16±0.91)mmol/L.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筛查中联合运用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检测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诊断的有效补充,该联合检测方式简单便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淑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定喘贴择时取穴治疗喘病(痰浊壅肺证)的分析

    喘病在医学上被称为喘症(证),临床上表现为呼吸时喘促,严重者更是不能平躺,喉间伴有哮鸣声,因此也被称为哮喘症.该病的产生主要是由肺部有宿疾,再有外邪袭入,或者饮食不规范、情绪不稳定,或者劳累过甚致使体倦等原因素引起,以至于痰浊壅肺而发病.择申时(下午15~17时)流注膀胱经时,取穴位进行贴敷治疗使其疗效发挥大值.

    作者:李永红;杨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 分析针对冠心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科诊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在饮食、运动、服药、心态等各项遵医行为方面均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遵医行为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各项血脂指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个血脂指标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患者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血脂指标并提升患者遵医行为,该护理方案值得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冯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对比

    目的 探究对比分析在胃上部癌的治疗中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40例胃上部癌患者,以治疗方法的异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接受全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近端胃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远期生存率为7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远期生存率为75%,两组相较无显著性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上部癌的治疗中,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的治疗结果类似,差异不明显,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术式.

    作者:朱同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