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抑郁症方药应用规律

郭栋

关键词:中医, 抑郁症, 方药, 应用规律, 疏肝解郁
摘要:目的 探索中医治疗抑郁症方药的应用规律.方法 以中医方药书籍《中医大辞典·方剂手册》作为研究对象,从其中通过筛选,找出能治疗抑郁症(我国中医古籍与之相似的症状称为郁症、癫症、健忘等)之类病症的方药,将数据录入现代数据系统,采用现代数据统计分析手法进行总体分析,得出数据统计.结果 《中医大辞典·方剂手册》中共记录有治疗抑郁症相关病症药品423种,药物在古籍记载频次达4000余次,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中药为当归、人参、柴胡、甘草、浮小麦、茯苓等药效较为温和,可以疏肝解郁的药物.结论 抑郁症主要病情表现为精神失常,内心苦闷,少言寡语,探究治疗抑郁症的中药方药规律,能通过系统分析寻到治疗抑郁症的方药[1].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夏枯草汤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夏枯草汤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01月~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夏枯草汤,对比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有效例数分别是36例、27例,治疗有效率分别是94.7%、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O、ET-1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夏枯草汤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春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室面临的主要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经常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0名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45名对照组成员采用普通常规护理方法,45名观察组成员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一步明确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阳阳;杨环环;荆孝帅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 本文将对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颈椎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艾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颈痛程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5次(24.9±2.6)、治疗结束(14.4±2.5)、治疗结束2个月(11.6±2.4)颈痛程度远低于对照组治疗5次(28.5±2.4)、治疗结束(19.6±2.1)、治疗结束2个月(14.2±2.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96%远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84%.结论 临床在治疗颈椎病颈痛疾病中,采用针灸联合艾灸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痛苦,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吴静静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个性化疼痛护理对急诊肾结石病人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索一种适合于缓解急诊肾结石病人疼痛的个性化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急诊肾结石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病人的治疗方法,以及用药方法均相同,对照组的病人给予一般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个性化疼痛护理方法.在经过治疗以及护理干预一个小时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的缓解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经过治疗以及护理干预一个小时后,实验组的轻度疼痛为40例,中度疼痛为3例,重度疼痛为1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轻度疼痛为28例,中度疼痛9例,重度疼痛7例;实验组满意度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个性化疼痛护理的方法应用于护理急诊肾结石病人能够有效减轻疼痛,提高病人就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婷婷;张静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结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目的 究补阳还五汤结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单纯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常规治疗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大伟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的心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患者在短短的数小时内经历突然发病到急诊手术到术后入住监护室监测病情的改变,极易产生否定、恐惧、焦虑、无助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及康复,因此,探讨患者PCI术后的心理状态及实施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张菊霞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睡眠时间与高血压关系的证据论述

    现阶段,人们的睡眠时间已经明显减少,而越来越多的流行病数据表明短睡眠时间与人体代谢紊乱有明显相关性,而且有可能成为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睡眠时间剥夺后会增加交感神经活动,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加.对于理解睡眠对人体代谢的影响,有关研究中心提出季节性表达节俭基因型的想法.本文论述了近几年睡眠时间与血压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此来提高社会对睡眠问题的高度重视,通过改善睡眠时间,减少高血压的发生,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

    作者:崔世炜;吴云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评价

    目的 评价循证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8例脑出血手术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及SAS评分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模式干预后,实验组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手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效果显著.

    作者:杜美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患者100例,随后分为特布他林组(50例)与布地奈德组(50例).其中我院医师对特布他林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3 mL 0.9%盐水+1 mL硫酸特布他林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而医师对布地奈德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孟鲁司特10 mg、布地奈德2 mg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其肺功能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白天、夜间哮喘发生次数等情况均较佳,但是布地奈德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苑婵琪;孟波;赵明明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中医推拿结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

    目的 分析中医推拿结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0月入本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A组与B组,各53例.A组给予中医推拿+药物穴位注射治疗,B组给予药物穴位注射单纯治疗.对比治疗有效性.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B组为84.9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检测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肩周炎患者行中医推拿+药物穴位注射治疗的效果较佳,可改善疼痛症状和相关指标,具有较佳的推广价值.

    作者:翟磊磊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强迫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强迫症采用经颅磁刺激(rMTs)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6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舍曲林+rMTs假刺激干预,而观察组则运用舍曲林+rMTs真刺激干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Y-BOCS评分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和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Y-BOCS评分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强迫症患者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自动体外除颤仪联合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自动体外除颤仪联合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自动体外除颤仪联合心肺复苏+干预措施)与对照组(常规心肺复苏),各20例,评估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与有效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有效率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搏骤停患者采用自动体外除颤仪联合心肺复苏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积极配合医师完成除颤工作,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满意度,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申泽斌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分析美托洛尔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目的 分析临床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应用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予以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美托洛尔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血压控制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同时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于临床采用美托洛尔的治疗,对于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病症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可有效改善的血压控制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付鑫;王妍敏;付跃超;邓立菊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措施对臁疮患者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对臁疮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臁疮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及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护理组)38例和观察组(中医护理干预组)39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同时对其治疗前后的肿胀、瘙痒等症候改善情况进行比较,且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病情复发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胀、瘙痒等症候评分分别为(24.26±2.72、21.47±2.56、22.61±2.50 vs 24.31±2.69、21.53±2.60、22.63±2.76),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肿胀、瘙痒等症候等评分各项数据分别为(16.75±1.31、15.54±1.08、15.92±1.16)均优于对照组(19.93±1.78、18.18±1.72、18.34±1.5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病情复发程度方面观察组(37例/94.87%、38例/97.43%、4例/10.25%)优于对照组(32例/84.21%、30例/78.94%、8例/21.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对臁疮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肿胀、瘙痒等症候情况,提高了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倩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手足口病的流行过程和预防控制思考

    手足口病属于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传染源主要是手足口病患者、病毒携带者、隐性感染者等,该疾病一般通过肠道与呼吸道进行传播,从目前的流程特征上看,该病易感人群为学龄前儿童,因此需要加强对于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公众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并且还需要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加强紧急救治机制,维护手足口病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本次研究主要对手足口病患者的流行过程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其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楊木春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颈动脉超声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的评估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150例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检测,依据检测结果 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Ⅰ组厚度不超过1.0 mm,共32例,Ⅱ组厚度大于1.0 mm,不超过1.5 mm,共61例,Ⅲ组厚度超过1.5 mm,共57例,分析颈动脉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Ⅲ组的SPV数值高于Ⅰ组、Ⅱ组数值,RI数值高于Ⅱ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的评估作用显著,能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病况,有利于对症治疗,值得应用.

    作者:孙俭宇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2013年~2017年姑苏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苏州市姑苏区2013~2017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情况,评价免疫规划疫苗的安全性和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AEFI监测信息,收集2013~2017年苏州市姑苏区AEFI个案数据,应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苏州市姑苏区2013~2017年共报告AEFI病例784例,报告发生率为5.7/万.AEFI主要以一般反应为主,其中发热/红肿/硬结680例(86.73%);年龄分布其中占比多的是0~1岁607例(77.42%);AEFI报告发生数位于前三位的疫苗分别为百白破(无细胞)疫苗、麻风疫苗和A群流脑疫苗.结论 全区AEFI报告的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100%,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均良好.

    作者:于文群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2018年01月~2018年0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病患进行实验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例数=40)和对照组(例数=40).80例患者均常规应用美托洛尔,在此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额外应用稳心颗粒和麝香保心丸进行治疗.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早搏、ST段压低、ST段压低持续时间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均相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稳心颗粒联合麝香保心丸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所值心律失常的治疗,其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志涛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探讨

    目的 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分析组各45例,分析组患者用稳心颗粒联合西医法进行降压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西医常规降压法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分析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稳心颗粒结合西医降压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更佳,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马涛;董一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与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门诊药房出现的124例处方调剂差错记录,分析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 124例处方调剂差错原因中包括医师处方书写差错14例,药物规格差错16例,药物剂型差错19例,药物数量差错17例,药物有效期差错6例,药物用法用量差错17例,药物种类差错11例,药物发错患者6例,药物配伍差错8例,其他10例.结论 加强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有助于规范门诊药房工作流程,降低调剂差错发生风险.

    作者:熊晓静 刊期: 2019年第06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