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前急性心梗临床观察

师桂芳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 尿激酶溶栓, 前急性心梗
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前急性心梗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治疗的患有前急性心梗的患者42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尿激酶溶栓组与联合参麦注射液组,每组各21例.其中尿激酶溶栓组患者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而联合参麦注射液组患者则采取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等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联合参麦注射液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尿激酶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前急性心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与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140例在我们医院进行过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对所选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的了解分析,找出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和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被选取的1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存在护理风险的共计有14例.结论 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不容忽视,需要及时做好相关研究以及采取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研究进展

    血脂异常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通过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以中医辩证为指导思想,并结合单味、复方中药、以及针药并施等方式能够提升治血脂异常的疗效.文中对造成血脂异常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疗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性地分析与讨论,并且总结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经验,为以后更加深入地研究与探索血脂异常提供参考.

    作者:吴莉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儿科抗病毒中药的选用

    其实现阶段对于儿童发病率的原因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病毒性的疾病是发病率高的儿科的疾病,还有就是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播性,再加上儿童本身的抵抗力比较低,因此病毒性疾病对儿童自身的健康影响非常的大.对于儿科抗病毒研究上主要的是以西医为主,但是近些年来的中医对于很多方面的治疗的效果的逐渐展现因此对于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还有选用也非常重要.

    作者:巩莎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临床应用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是一种中成药外用膏剂,在肛肠疾病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发现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除了在肛肠科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之外,在腹部术后切口感染、褥疮、肿瘤术后切口裂开、静脉输液外渗、静脉炎、烧伤、小儿尿布皮炎、臀红、湿疹、妇科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为了对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作用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使它的临床作用得到更全面的推广,特将近年来的文献进行总结归纳.

    作者:杨丹丹;冯群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6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以此为基础,研究组加用甲钴胺,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提供甲钴胺治疗,有助于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安全有效,值得使用.

    作者:曾真;何慧晶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讨论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针灸推拿治疗,实验组给予患者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经对比不存在对比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可采取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国庆;张帆;万光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患者的康复指导

    目的 分析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患者的康复护理应用与价值.方法 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医院2017年到2018年内的48例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康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全部实施同样的整体护理模式,经过1个周期后,分析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整体护理康复治疗后,其中完全康复的有34例,12例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2例患者出现死亡.患者出院后再住院概率明显降低.讨论 整体护理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引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究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给予患者皮椎间孔镜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纯椎板开窗术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疗效为96.00%,而对照组患者术后疗效为86.00%;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患者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长度都比对照组患者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都较好,但是经皮椎间孔镜法治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长度,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亚锋;张文波;孙习辉;段礼鹏;郑义朋;周医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恢复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合并肢体偏瘫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行康复训练护理,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恢复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患者的生理、心理均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玉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健康教育管理在康复科的实施效果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康复科实施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各自40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不良心理状况,治疗后健康知识的掌握状况,以及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源源(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观察中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91.5±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2±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康复科患者的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所以,康复科医师要高度重视健康教育的作用.

    作者:周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循证医学在神经内科的应用

    目的 为了研究循证医学在神经内科的应用,循证医学在神经内科上存在的临床价值,经过实验得出正确的结果,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依据,实现神经内科的发展.方法 在一所医院当中选择近些年来诊治的患者,选择的年份是16年到18年之间的,因为这两年的数据具有更多的参考价值,选择一定数量的患者,然后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的患者数量一样,具有可比性,患者的疾病,身体素质情况相差不多,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需要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循证医学优化之后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实践的治疗之后,需要对两组的患者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查,记录详细的正确的数据.结果 经过两组的实验检查,医学人员得出了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使用经过循证医学优化之后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身体恢复的更快,治疗的效果更好,患者对治疗方式更加满意,患者的各项指标与住院之前相比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异,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也具有较大差异,两个组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两个组的患者数据对比,更加显示出循证医学具有非常多的使用价值,能够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治疗患者疾病,还能有效的解决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人们的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使得循证医学具有广泛使用的意义.

    作者:许业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医疗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研究

    医疗服务价格是对医疗服务作为商品交换所必须接纳的定价模式.虽然医疗服务本身是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但本质上并无法脱离医疗成本的牵制,诸如:检验、手术、住院、门诊、治疗等一系列医疗成本都需要依靠资金收入来维系.但是就医疗服务价格而言,其支付方式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效果.其支付方式的不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服务的价格区间选取.因此,进一步研究医疗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机制,也是优化医疗服务效果的重要方式.为此,本文辩证分析了以支付时间为界限的医疗支付方式,以及以付费基准为界定的医疗支付方式,并解析了其中的影响机制,针对近些年医疗改革的动向和成果加以讨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旨在为优化医疗支付方式,以及控制医疗服务价格增长过快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陆建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本文就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在我科见习的96名护理专业本科生,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参照组(n=46)实施传统见习带教模式,对实验组(n=46)实施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对比二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分数、护理技能操作分数、案例分析得分以及总考核成绩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护生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97.83%>84.78%),组间比较(P<0.05).结论 为护理本科生开展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效果理想,护生也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李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老年人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液生化指标比对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的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与对照组展开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进行早期测控,对于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和预后的改善,价值显著.

    作者:何慧晶;曾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复发及不良反应的效果

    目的 本文分析的是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复发及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90例,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有45例患儿,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儿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两周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随后对患儿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对两组患儿的复发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并且复发及不良反应概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复发及不良反应概率较低.

    作者:丁晓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肺栓塞发病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肺栓塞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188例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6月就诊的患者分为参照组(n=94);7~12月就诊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94).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和参照组的肺栓塞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栓率分别为:5.32%、3.19%,13.83%、1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长期卧床患者肺栓塞发病率和下肢静脉血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浅议护士长人性化管理体会

    护士长是医院管理人员,护士长的工作是承上启下、上下沟通.需要艺术和科学手段.护士长有丰富的护理经验、业务强、组织能力强、有沟通技巧,多数在护理岗位工作多年.护士长工作能力代表科室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人性化管理,护士对自己工作增加主动性,有向心力和凝聚力.良好的人性化管理体现护理工作价值.护士长不断提高自己业务,学习新知识,实施人性化管理,树立良好护士形象,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作者:黄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30),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进行护理服务,n=30),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心理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心理状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6.6%、63.3%,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冉映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电针夹脊穴结合中频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对于腰椎间盘突出通过电针夹脊穴结合中频理疗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病患15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成各50例每组的一组、二组与三组,一组病患用电针夹脊穴进行治疗,二组的病患用中频理疗进行治疗,三组的病患用电针夹脊穴结合中频理疗进行治疗.比较三个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与JOA评分.结果 一组有效率为80%,二组有效率为60%,三组有效率为90%,所以三组与一组和二组比较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JOA评分与一组和二组比较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患使用电针夹脊穴结合中频理疗的治疗效果比单一使用电针夹脊穴或中频理疗的效果更好,JOA分数更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口服辛伐他汀联合苯磺酸钙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再住院率的影响

    目的 比较口服辛伐他汀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对照组60例,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再住院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LVEF和EVE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的差异不是很明显;研究组总有效率为4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8.33%,明显低于研究组,研究组再住院率为18.33%,对照组再住院率为33.33%,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辛伐他汀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更好,且能够有效降低再住院率,值得推广.

    作者:魏萧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