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脉斑块类型相关性的研究

刘晨辉;张泉;杜爱玲;高永帅;李敬田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血症, 冠脉斑块, 类型, 相关性
摘要:目的 冠状动脉病变易损斑块在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展中起着相关作用,颈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的稳定相关性.方法 观察入院患者检查数据并得出诊断,针对易患斑块特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有效干预治疗,从而起到预防、治疗心血冠脉斑块血症的相关性意义.结果 通过多项研究数据证实HHCY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HCY水平的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率的风险增加,结合冠脉斑块与同型半胱氨酸斑块的关系,找出与其颈动脉易损斑块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观察了解血管壁结构对血症斑块的定性诊断存在的相关价值意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价UAP和SAP2斑块的性质和特征,探讨HHCY对冠状动脉易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HHC低钠血症可增加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HCY水平检测有助于IVUS-VH对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认识,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密切相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体位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护理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疾病都能够进行有效的治疗,其中手术治疗过程中因为患者进行麻醉后,会丧失感官知觉,所以在手术过程中经常因为出现体位摆放不当引发一些并发症.因此,如何正确的安置手术患者体位成为护理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既要将体位摆放利于医生进行手术治疗,还需要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呼吸顺畅,从而对自身肢体不会造成影响.因为一旦体位摆放存在问题,很可能导致患者在麻醉状态下不能够正常呼吸导致自身循环出现问题,从而造成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所以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手术体位的重要性,从而为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提供安全保障,并且进一步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田发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上肢关节损伤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康复治疗上肢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上肢关节损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肌肉收缩训练和关节训练),对比两组康复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均有改善,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肌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值(95.65%)高于对照组(78.26%)(P<0.05).结论 康复训练治疗上肢关节损伤效果较好,可有效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帕提古丽·尼牙孜;阿依古丽·艾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通心络胶囊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价值研究

    目的 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使用通心络胶囊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乡镇卫生院医生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1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使用基本的冠心病心绞痛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效率为96.67%,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总效率为80.00%,实验组患者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通心络胶囊的效果优于常规组患者仅使用基本的常规药物治疗的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通心络胶囊,可提高患者病症的稳定性,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孙永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肺栓塞1例临床分析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的患者临床上很常见,但容易漏诊及误诊,可能二者临床表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胸闷、气短、胸痛等,本文就一例险些漏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肺栓塞的病例进行汇报,希望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李亚平;章慧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慢性左室功能不全患者PCI术后药物和运动康复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药物治疗和运动康复对慢性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成功行PCI的合并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123例,分为药物治疗组63例和药物结合运动康复治疗组60例,观察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的LVEF,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测试6 min步行距离(6 MWT).结果 两组治疗前LVEF、NYHA分级、6 M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6 MWT均得到显著上升,NYHA分级都有降低,且药物结合运动康复组较单纯药物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合并慢性左室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药物治疗和运动康复有助于心功能恢复,合理的运动康复训练可以使其更加获益.

    作者:付静;康英;程姝娟;康铁朵;张萌;张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剖腹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与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剖腹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剖腹产瘢痕妊娠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25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宫腔镜电切术,研究组患者实施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和疗效.结果 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临床指标中均优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术相比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效果更好,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洪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初步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究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初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实施阴道超声诊断,并与诊断性刮宫诊断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与不同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终随访或者刮宫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可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初期诊断与筛查,并为疾病的后续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益胃化裁方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益胃化裁方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6例,抽取48例作为观察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4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维酶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养胃化裁方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症候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症候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胃化裁方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其症状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相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长白山林下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理论探讨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的疾病.常规的西医治疗以强心,利尿,扩血管为主.但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缓解仍不理想.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长白山林下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的疗效,可用于西药常规治疗疗效欠佳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作者:杜海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ICU患者压疮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ICU患者压疮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先后就诊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以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给以中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患者压疮护理中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钟志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医针刺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应用中医针刺联合手法治疗的体会.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其中,A组给予中医针刺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手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2周治疗后,B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时,采取中医针刺与推拿手法联合方法后,可促进治疗效果提高,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张云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及CSS评分观察

    目的 探讨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及CSS评分.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治疗4周后观察组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CSS评分显著降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在临床中可实施.

    作者:鲍婷婷;杨言府;黄友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心外科不同手术类型术后Ⅰ期心脏康复体会

    目的 探讨心外科不同手术类型术后心脏康复方案的制定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住院康复的心外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患者130例.根据手术类型进行分组,从住院康复时长、营养、运动、心理等方面对心脏康复方案的不同制定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心脏瓣膜术后、主动脉夹层术后、先心病术后、粘液瘤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较CABG术后患者心脏Ⅰ期康复期长、康复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运动康复训练耐力偏低.结论 心外科不同手术类型术后心脏康复因疾病病理基础不同,制定心脏康复方案时需结合患者术前心功能、合并症,围术期情况具体分析、个体化对待.

    作者:康英;付静;王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甲状腺癌术后56例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究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总结对症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齐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56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和并发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较多,包括手术操作不当、术中对病变组织处理不当等,为其实施并发症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姚宇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全程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给予全程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1.74%)显著高于对照组(95.6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服务应用效果确切,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全程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仇慧敏;马娟;侯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研究——通过临床案例的分析和前后对比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等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它是通过往血管内加入支架以达到扩张冠状动脉的办法,继而改善心肌供血缩小梗死范围,从而治疗心梗、心绞痛及冠心病等疾病.但是同样要知道的是,这一治疗技术是有创的,易造成患者的免疫力降低,脏器功能的衰退,同时术后可能伴随有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对于进行了冠脉内支架植入术之后的患者,精心且密切的术后护理则显得尤为重要.而采取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相较于常规的的护理方案,康复效果更加显著,也更值得推广.

    作者:宋光;耿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干预,对照组依照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者的急救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急诊室治疗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疾病复发率与抢救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减少手术前的各环节所花费的时间,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改善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光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

    目的 分析自拟清热宣肺化痰汤联合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自拟清热宣肺化痰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咳嗽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3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缓解了临床症状,减少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马大鹏;李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40例反应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反应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以此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反应性精神病患者80例,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反应性精神病患者情绪,提高依从性,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赖蓉辉;杨艳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病患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病患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卧床时间和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治疗费用和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病患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