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2659
  • 国内刊号:42-1421/R
  • 影响因子:0.56
  • 创刊:1987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38-145
  • 全年订价:17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出版地方:
期刊标签:心血管系统疾病
国际刊号:1007-2659
国内刊号:42-1421/R
邮发代号:38-145
创刊时间:1987
发行周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简介

               本杂志是心血管学领域新兴学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国内心血管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享有较高的学术权威。面向广大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医务工作者,介绍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心律失常学科的国内外重要进展,以及新的诊疗技术、防治经验等。多次荣获国家及湖北省优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栏目设置

专题笔谈、心脏起搏研究、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病例报告、消息

杂志收录/荣誉

/ 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投稿要求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社征稿要求

  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4.1 本刊现已开通网上采编系统,请登录网址后再注册投稿。

  4.2 论著文稿应按医学论著格式叙述,务求主题明确、设计合理、数据可靠、分析具逻辑性、结论令人信服。凡属国家或省市资助的研究项目请予注明。全文(包括图、表、参考文献)一般在4 000字左右,并附英文文题和作者单位的译名以及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200~400字的中文结构性摘要和相应的英文摘要以及3~8个关键词。中、英文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病例报告以500~1 000字为宜。综述力求主题鲜明、层次清楚、语言精炼,以4 000字左右为宜。病例、综述、短文均附50~200字的摘要。

  4.3 数据单位请用法定计量单位。中外医学名词使用全称,简称应在文中首次出现处加括弧注明,全文专有名词前后应统一。表格按统计表格要求制出,未测数据以“空白”表示、测不出以“…”表示、“0”代表实测数据为零。

  4.4 文稿中摘引他人作品,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在参考文献中注录。参考文献以作者亲自阅读与文章主要内容有关的近期文献为限,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作文献引用。请择优引用中文文献和本刊文献。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内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文末依次将引用文献列出,日文汉字勿与中文相混淆。书写格式列举如下:

  [期刊]作者(不超过3人者全部列出,超过者只列前3位,后加“等”或“et al”).文题[J].期刊名称(外文期刊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年,卷(期):起页

  向晋涛,李方洁,李伶,等.时间RR间期散点图及其逆向技术[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25(5):445

  Moss AJ,Schuger C,Beck CA,et al. Reduction in appropriate therapy and mortality through ICD programming[J]. New Engl J Med,2012,367(24):2 275

  [书籍]编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止页或作者.文题.见:编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止页

  江洪,方全. 预激综合征. 见:黄从新主编. 内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2-55

  William C,Eduardo M,O′Rourke B,et al. Calcium channels:structure,function,and regulation. In:Zipes DP, Jalife J,eds. Cardiac Electrophy:From cell to bedside[M]. Philadelphia:W.B.Saunder,2000,8-21

  5 来稿请注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职务、学历及专业特长。请注明联系电话,E-mail地址以及通信地址。

  6 来稿勿一稿两投。收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文稿仍在审理中,可上本刊网上采编系统察看。如作者欲投他刊,请来信与本刊联系。退给作者修改的稿件,请按修改意见修改并请按期将修改稿电子版发送到本刊网上采编系统。

  7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对涉及文稿内容的修改将征得作者许可。

  8 来稿一经刊登,本刊保留专有使用权1年,并按篇酌收版面费,同时酌致稿酬及赠送当期杂志。

  9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平台。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发文量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携带TBX18的慢病毒载体转染脂肪干细胞并诱导其向起搏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目的 观察TBX18慢病毒载体在体外转染脂肪干细胞(ADSCs),能否诱导其向起搏样细胞分化.方法 取40~50g SD大鼠的腹股沟脂肪,采用酶混合消化法分离培养ADSCs,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将细胞随机分为TBX18组、GFP组、null组,TBX18组转染携带TBX18转录因子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TBX18慢病毒, GFP组转染等量的GFP慢病毒作为空病毒对照组,null组不转染病毒作为空白对照组.一周后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三组相关转录因子TBX3、ISL1、SHOX2,缝隙连接蛋白CX45、CX43、CX30.2及心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量;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BX18组及GFP组的α-SMA蛋白的表达.病毒转染后第7、14、21、28天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RT-PCR)检测TBX18组及GFP组TBX18及HCN4水平.结果 TBX18组转染ADSCs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转染后4周内可通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持续的荧光表达,诱导分化后,TBX18组TBX3、ISL1、SHOX2、CX45、CX30.2、cTN1、αSMA蛋白水平明显高于GFP组及null组,而CX43蛋白表达低于null组;TBX18组免疫荧光检测到了α-SMA,而GFP组表达阴性;TBX18组TBX18及HCN4表达在慢病毒转染后4周内持续表达,明显高于GFP组(P<0.05).结论 TBX18慢病毒载体体外转染入ADSCs,能在细胞内稳定表达,且能使其向起搏样细胞分化.

    作者:王方嫒;邹强;谌晶晶;单迎光;黄从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Kappa 700型双腔起搏器的临床随访

    观察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Kappa 700)置入后参数的变化和安全性情况.随访13例置入Kappa 700型起搏器患者,观察术中、术后1周及术后1,3,6个月心室起搏阈值、输出电压、输出脉宽、电极阻抗、R波振幅的变化,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情况.术后测得的起搏阈值较术中明显升高(0.71±0.23 V vs 0.39±0.06 V , P<0.05),术后不同时间测得的起搏阈值无明显差异.R波振幅术中、术后无明显差异.术后阻抗较术中明显降低(625.7±123.0 Ω vs 894.3±190.3 Ω , P<0.05),术后1个月后的阻抗基本稳定.起搏器自动夺获功能打开后,平均输出电压为0.96~1.16 V,平均输出脉宽0.32~0.34 ms,平均心房感知灵敏度0.71~0.83 mV,心室感知灵敏度3.82~3.91 mV.随访期间起搏、感知功能正常,无误感知现象.具有自动夺获功能的双腔起搏器输出电压低,安全可靠.

    作者:张燕;王景峰;伍卫;聂如琼;周淑娴;孔敏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应用利伐沙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索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间,短期启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151例在阜外医院单中心行射频或冷冻导管消融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入院前抗凝情况分为两组:华法林组:术前不间断口服华法林4周以上,并维持国际正常化比率(INR)在2.0~3.0之间(n=56);利伐沙班组:术前3天启动利伐沙班口服抗凝(n=95).观察的主要终点事件为血管穿刺后至术后48 h发生的血栓及栓塞事件,次要终点包括大出血事件和/或小出血事件.结果 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的年龄[(56.2±9.8)和(60.1±7.8)岁,P=0.011]、CHA2DS2-VASc评分(1.6±1.3和2.2±1.6,P=0.015)和HAS-BLED评分(1.42±1.23和2.02±1.24,P=0.005)存在差异,但左房前后径、体重指数、左室舒张末径和左室射血分数等基线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术中活化凝血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242.7±42.8)s和(235.9±58.0)s,P=0.414].观察终点:利伐沙班和华法林组在围手术期血栓栓塞事件(1.1%和0,P=1.000)、大出血事件(1.1%和1.8%,P=1.000)和小出血事件发生率(2.1%和5.4%,P=0.360)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房颤患者于导管消融术前短期启动利伐沙班抗凝的方案有效且安全.

    作者:李晓枫;张浩;刘俊;徐亮;陈尔佳;张文佳;唐闽;贾玉和;方丕华;张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本文报道14例起源于肺静脉的房性早搏(房早)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江洪;黄从新;唐其柱;杨波;王小红;刘华芬 刊期: 2004年第z1期

  • 左室电极脱位复位三例

    第1例左室电极脱至冠状窦口,采用了经典的复位方式,重新植入左室递送系统,复位左室电极;第2例电极脱出了心腔,仅应用shaped stylet和冠状动脉介入(PCI)导丝将左室电极复位成功;第3例电极脱出了心腔,首先采用病例2的方式进行电极复位,但因冠状窦口扭曲,PcI导丝支撑力不足,电极直接植入失败,后改为经典方式植入左室电极.

    作者:易甫;武峰;沈敏;王琼;郭文怡;李伟杰;王海昌;刘兵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特殊类型的旁道

    1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Permanent Junctional Reciprocating Tachycardia,PJRT)1.1概述1927Gallavardin早提出;1967Coumel详细描述;1978Gallagher机制描述;1984Critell确认机制

    作者:张海澄 刊期: 2004年第z1期

  •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期老年患者抑郁倾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对永久起搏器(PPM)植入术后3个月的老年患者进行量表评估,分析患者出现抑郁倾向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由笔者实施的PPM手术患者的基本信息,询问所有患者术后所担心的问题.在术后3个月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估,超过53分判为具有抑郁倾向.结果 共收集PPM手术患者130例,其中65岁以上老年患者92例,占70.7%.老年患者中,男性48例,占52.2%,其中85例(92.4%)患者为首次植入,6例(6.5%)为第二次植入,1例(1.1%)为第三次植入.术后3个月量表评估27.2%(25/92)分值超过53分,老年患者中出现抑郁倾向的比例高于非老年患者.术后引起患者不安的问题依次为术后出现新的不适感觉(51.1%)、担心起搏器不能正常工作(47.8%)、担心起搏器不能完全解决自己的症状(30.4%)、担心自己活动会影响起搏器的工作(25.0%).不同性别、是否具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植入次数对出现抑郁倾向的比例没有影响.不同年龄组之间的老年患者出现抑郁倾向的比例有差异(P<0.05).结论 PPM患者有抑郁倾向的发生率不低,其发生与年龄的增加有关.

    作者:林运;杨铎;李响;段小春;严研;屈超;张京梅;李志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830主动电极在右室间隔不同部位起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Medtronic 3830主动固定导线在右室间隔不同部位(流出道间隔部和中位间隔部)起搏的优劣.方法 42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根据心室电极位置的不同,随机分为流出道组(n=21)和中位组(n=21),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心室导线参数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 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全部植入成功,术后未发生导线脱位或心肌穿孔.流出道组有2例术后并发肺栓塞.流出道组曝光时间较中位组略有延长(10.8±4.4 min vs 9.3±3.8 min,P>0.05),但中位组QRS波时限要略短于流出道组(136.50±30.34 ms vs 153.08±12.67 ms,P<0.05).术中及术后1,3个月两组的心室起搏阈值、阻抗、R波振幅无差异.结论 采用3830主动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可行,右室中位间隔起搏可能要优于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

    作者:陆叶;殷泉忠;张华;崔俊友;易桂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CARTO标测指导射频消融治疗非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的初步研究

    初步探讨非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简称房扑)--非典型房扑CARTO标测的方法学和射频消融效果.4例经电生理标测证实的非典型房扑患者,男、女各2例,年龄24~57岁.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三房心外科术后,1例为慢-快综合征.房扑发作时在右房或左房CARTO标测,三维重建右房或左房,寻找房扑折返径路的关键峡部区域行线性消融.结果:3例为右房非峡部依赖性房扑,1例消融径线为2条,即三尖瓣环至下腔静脉(IVC)口和右房后外侧至IVC,1例消融径线为右房前中外侧,1例为右房下外侧.1例左房房扑,消融径线位于右上肺静脉口下方至卵园窝.4例均即时消融成功.随访8~24个月,有1例先心病术后房扑复发,再次行CARTO标测发现房扑折返环位于左房,划线消融未成功.结论:CARTO标测非峡部依赖性房扑有一定的优势,能显示房扑折返环和关键峡部,并能指导线性消融.

    作者:吴书林;杨平珍;方咸宏;李海杰;詹贤章;陈泗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高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探讨高龄患者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5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胺碘酮600,400,200mg,各服2周,以后100 mg维持量;B组 600,400,200,100 mg,各服1周,以后50 mg维持量.结果: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80%,A组有6例、B组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低剂量胺碘酮治疗高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潘庆敏;屈红;刘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迷途风雨** 的反馈: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baiqian** 的反馈: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康新隆** 的反馈: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春风沉醉de早上** 的反馈: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一江春水** 的反馈: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爱有天意** 的反馈:

昨天联系了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