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多巴单用及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分析

李晓红

关键词:美多巴, 普拉克索, 帕金森病
摘要:目的 分析美多巴单用及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美多巴单用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美多巴单用结合普拉克索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总生存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环境、独立性、社会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采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疗效显著,而且安全可靠.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对高血压脑出(HCH)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HCH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观察组呈现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以及足内翻等概率要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肢体能力以及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CH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要高于传统的保守治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李忠孝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干预,对照组依照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者的急救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急诊室治疗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疾病复发率与抢救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减少手术前的各环节所花费的时间,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改善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光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对比评价

    目的 对比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0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对比两组阳性检查率、各项监测结果 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30例,阴性检出率为22例,阳性检出率为57.69%,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28例,阴性检出率为24例,阳性检出率为53.8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室性早搏成对、室性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早发以及房性早搏成对等监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方面,动态心电图明显比常规心电图更具有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检出率,更可以便于临床医生全面了解患者心脏电生理变化,灵敏度较高,进一步为患者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路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RDW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选取冠心病(CHD)患者400例(观察组),健康体检者400例(对照组),用电阻抗法检测RDW的水平,并分析RDW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RDW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逐渐递增,多支病变组RDW水平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RDW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冠心病患者的RDW水平高于轻度、中度、重度狭窄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RDW呈正相关(P<0.05).结论 RDW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指标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小芳;王志刚;陈丁莉;孙彩霞;李守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剖腹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与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剖腹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剖腹产瘢痕妊娠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25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宫腔镜电切术,研究组患者实施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和疗效.结果 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临床指标中均优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术相比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效果更好,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洪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本文研究的是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10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15年1月~12月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护理管理干预,以对比两组儿童预防接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儿童预防接种率和家长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儿童,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和家长满意度,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卫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胆囊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现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进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9例,采用单双数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采用全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5例进行部分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杂胆囊手术中采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可降低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果,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宏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在疤痕子宫首次人流中预防人流综合症的体会

    目的 探讨将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应用在疤痕子宫首次行人工流产术中预防人流综合征的效果和临床体会.方法 将近年首次行人流术的疤痕子宫受术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地西泮,对照组仅用地西泮;观察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人流综合征和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两组在宫颈扩张度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VAS和一次性成功率等指标,以及各种人流综合征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首次行人流术的疤痕子宫受术者采用米索前列醇和地西泮联合应用,能显著减轻术中痛苦、加快手术进程、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人流综合征率,药物不良反应较轻较少,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朱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浅谈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人性化的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对妇科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妇科护理服务,实验组给予人性化的妇科护理服务,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对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结果 与给予常规的妇科服务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更加理想,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患者的满意程度高达99%,而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只有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且人性化的妇科护理服务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程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药当归的化学成分分析与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 针对中草药当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通过资料查阅和文献借鉴等方法分析当归的多种化学成分,分析其在不同生理功能中的不同药理作用.结果 当归的化学成分主要可分为挥发油、多糖、水溶性、油脂维生素等多种类别,其在患者血液功能、免疫功能、心血管功能以及保肝强肾健体中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结论 当归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较多,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治疗方案中应用,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牛莉;于泓苓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健脾化痰治疗高血脂症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健脾化痰治疗高血脂症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130例高血脂症患者,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健脾化痰方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3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46%,治疗后TC、T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化痰治疗高血脂症效果显著.

    作者:杨贵亮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早期心脏康复营养管理模式的初探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处于围手术后期,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手术后积极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营养不良和代谢状况,对术后康复及改善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部分患者术前存在营养过剩、营养失衡、不良饮食习惯等营养问题,故早期心脏康复营养管理具有特殊性,包括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营养管理.对本中心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早期心脏康复的营养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和总结,构建了全新的心脏外科术后早期心脏康复营养管理模式,并设计营养管理流程,在住院患者营养管理中取得了较好地效果.本文主要阐述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早期心脏康复营养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应用.

    作者:张敏;陈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肺栓塞1例临床分析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的患者临床上很常见,但容易漏诊及误诊,可能二者临床表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胸闷、气短、胸痛等,本文就一例险些漏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肺栓塞的病例进行汇报,希望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李亚平;章慧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疗效及对患者机体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加味)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以及对患者机体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经过对本院2015年3月~2017年7月进行治疗的60例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幽门螺杆菌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服用黄连解毒汤(加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抗幽门螺杆菌的总有效率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抗幽门螺杆菌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黄连解毒汤(加味)用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治疗中,可以明显地提高疗效并且减轻炎症的反应程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付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技术在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在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中应用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技术的计量学比较.方法 选取2016年03月~2018年0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分别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以及调强放疗技术,比较两种放疗技术的器官剂量学以及靶区剂量学差异.结果 比较分析,调强放疗技术无论是在靶区的舒适度,还是靶区剂量均匀性方面,均要优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曹遂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彩超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查在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和临床体会.方法 对近几年来疑诊为妇产科术后的DVT患者,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D-二聚体检测,观察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比较三组检查结果 .结果彩超的的声像图特征为阻塞静脉血管增宽、管腔内点状或实质性回声,CDFI提示血流信号缺失或较狭窄;联合检查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彩色多普勒检查和D-二聚体检测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疑诊为妇产科术后的DVT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查能准确的检查和评估患者术后DVT的形成情况,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小儿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手术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护理干预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齐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儿均行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辅以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患儿康复,因此可在临床中普及.

    作者:王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早期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呼吸功能损伤、肺部并发症作为心脏外科术后常见问题之一,是影响心脏外科术后病死率、住院时间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是改善肺功能,预防心脏外科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有效措施之一,随着心脏外科术后早期心脏康复的开展,呼吸功能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方法及在心脏外科术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冉冉;陈蕾;张萌;张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心理暗示在敏感多疑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暗示在敏感多疑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敏感多疑型人格的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语言与非语言措施进行心理暗示治疗及相关护理,同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数据表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经相关治疗后自身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得到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暗示在敏感多疑肿瘤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护理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值得广泛推荐与应用.

    作者:程彩芬;王雪菲;周小贤;徐婷;朱梦思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99例心外科术后早期康复的呼吸训练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我中心行呼吸训练的护理措施,希望通过分析讨论可使临床对呼吸训练加以重视并推广,及时应用于心外科围术期患者.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7年3月~2018年2月行早期心脏康复患者99例的康复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出院随访患者护理满意度100%,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无呼吸道并发症发生,基本恢复术前运动状态.结论 呼吸功能训练作为早期心脏康复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术后呼吸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作者:费胜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