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太
目的 探究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初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实施阴道超声诊断,并与诊断性刮宫诊断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与不同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终随访或者刮宫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可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初期诊断与筛查,并为疾病的后续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供应室护理人员10名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3月~2016年3月以及2016年4月~2018年4月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和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两组在进行质量控制前后的九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在医疗器械消毒的合格情况、护理人员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以及防差错意识方面,在质量控制后,各方面评分都比进行控制前高(P<0.05).结论 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并保证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既能够使各个科室使用的医疗器械更加安全,消毒情况更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黄继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护理干预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齐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儿均行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辅以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患儿康复,因此可在临床中普及.
作者:王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查在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和临床体会.方法 对近几年来疑诊为妇产科术后的DVT患者,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D-二聚体检测,观察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比较三组检查结果 .结果彩超的的声像图特征为阻塞静脉血管增宽、管腔内点状或实质性回声,CDFI提示血流信号缺失或较狭窄;联合检查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彩色多普勒检查和D-二聚体检测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疑诊为妇产科术后的DVT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查能准确的检查和评估患者术后DVT的形成情况,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和体会.方法 监护近几年来的56例脑卒中运动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运动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后,两组的MIHSS、肌力评分、Barthel和SSD等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卒中神经运动功能缺损恢复期患者采用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针灸康复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陈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自拟清热宣肺化痰汤联合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自拟清热宣肺化痰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咳嗽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3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缓解了临床症状,减少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马大鹏;李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本次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盲选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治疗有效率为38例(97.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例(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确保患者病情的稳定和好转,因此该方法值得积极推广和运用.
作者:付海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选择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05月~2018年03月收治的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确定治疗方法期间,对照组(36例):选择基础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6例):选择基础疗法+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终就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心肌缺血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进行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6.67%)对比,观察组(97.22%)提高程度明显(P<0.05);同对照组患者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对比,观察组减少程度明显(P<0.05).结论 临床医师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选择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在提高疗效、缩短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以及减少发作次数方面获得显著效果,从而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好转做出保证.
作者:庄文兵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对高血压脑出(HCH)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HCH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观察组呈现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以及足内翻等概率要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肢体能力以及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CH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要高于传统的保守治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李忠孝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处于围手术后期,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手术后积极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营养不良和代谢状况,对术后康复及改善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部分患者术前存在营养过剩、营养失衡、不良饮食习惯等营养问题,故早期心脏康复营养管理具有特殊性,包括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营养管理.对本中心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早期心脏康复的营养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和总结,构建了全新的心脏外科术后早期心脏康复营养管理模式,并设计营养管理流程,在住院患者营养管理中取得了较好地效果.本文主要阐述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早期心脏康复营养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应用.
作者:张敏;陈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及CSS评分.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治疗4周后观察组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CSS评分显著降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在临床中可实施.
作者:鲍婷婷;杨言府;黄友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加味)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以及对患者机体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经过对本院2015年3月~2017年7月进行治疗的60例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幽门螺杆菌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服用黄连解毒汤(加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抗幽门螺杆菌的总有效率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抗幽门螺杆菌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黄连解毒汤(加味)用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治疗中,可以明显地提高疗效并且减轻炎症的反应程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付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临床疾病,该疾病的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变薄、固有腺体减少或缺失、胃黏膜上皮萎缩、黏膜肌层变厚,或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等病理特征[1].世界卫生组织将CAG定义为癌前病变.本院自2016年7月起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采取海贝胃疡胶囊联合聚普瑞锌颗粒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曼彤;赵伟;张旭;李明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病患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病患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卧床时间和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治疗费用和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病患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藏医药浴配合藏药内服外用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接受三个疗程的治疗之后,临床治疗效果显效的患者有42例,有效的患者有11例,无效的患者有3例,总有效率为94.64%;从整体的临床效果来看,基本上达到了临床治疗的预期效果.结论 运用藏药药浴配合藏药内服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获得了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切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的患者临床上很常见,但容易漏诊及误诊,可能二者临床表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胸闷、气短、胸痛等,本文就一例险些漏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肺栓塞的病例进行汇报,希望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李亚平;章慧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分析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本组患者不同指引导管成功率,靶病变导丝通过率,微导管使用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本组患者人均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2处,人均置入支架1.3个,PIC成功率为72.46%,使用微导管的成功率为40.82%,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较大并发症.结论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和心肌缺血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干预,对照组依照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者的急救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急诊室治疗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疾病复发率与抢救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减少手术前的各环节所花费的时间,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改善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光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健脾化痰治疗高血脂症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130例高血脂症患者,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健脾化痰方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3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46%,治疗后TC、T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化痰治疗高血脂症效果显著.
作者:杨贵亮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常兼见头昏,基于整体辨证,我们通过对这类患者进行中医辨治,发现气阴两虚兼瘀者为多,并运用归脾汤加减治疗,使得患者症状缓解,获得一定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何秀秀;陈永华;杨炼;倪洪岗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