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冬令膏方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分析

彭勤

关键词:冬令膏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冬令膏方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各25例的研究组与参考组;以常规吸入剂疗法治疗参考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冬令膏方治疗参考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以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指标在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好转;并且研究组的FEV1、FEV1/FVC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另外,两组患者均没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过程中,冬令膏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好.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中的效果

    目的 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刘宏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延续性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我院心脏外科延续性护理干预前后接收的心脏搭桥术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前后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5月干预前)与延续组(2017年5月~2018年4月干预后),各47例.比较二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延续性护理干预后,延续组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搭桥术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术后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

    作者:李子系;郑小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美罗培南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及评价分析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罗培南联合氯化钠溶液治疗,对照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孢他啶联合氯化钠溶液治疗,分析所有入组患者接受差异化治疗后临床指标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胃肠道反应、皮疹、肌肉抽搐、神经症状)、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无效)及生命质量(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活力、情感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各指标如退热时间等都要显著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命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分析后发现,采用美罗培南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显著,治疗效果好,不良情况发生少,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志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手术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于2016年4月份~2018年4月份在本院进行股骨颈骨折治疗的老年患者共9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各48例.给予两组患者喉罩全身麻醉,观察组在术前行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不阻滞,给予两组患者自控镇痛.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段患者心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预后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疾病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治疗方法,有助于优化患者的心率指标,提升疾病预后治疗效果.

    作者:贺学红;蒋月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精心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精心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8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各19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精心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负面情绪优于对照组和护理前,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精心护理可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何国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酮替芬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中药止咳方剂,比较患者疗效,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提升患者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作者:任清发;李建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品管圈在降低手术室巡回护士不在位率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品管圈降低手术室巡回护士不在位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比我院不同时间段手术室护理分别应用常规管理、品管圈管理相应的手术室巡回护士不在位的发生情况.结果 品管圈管理较常规管理对应的手术室巡回护士不在位率明显降低(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有利于降低手术室巡回护士不在位率,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黄瑞娟;王永美;高喜花;段霞光;黄再青;金瑞军;孔雅军;毕瑞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试论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低氧血症的影响及护理

    目的 本文分析的是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低氧血症的影响及其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7年我院接收的机械通气脱机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人工面罩湿化氧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应用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并对患者进行了相应的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变化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湿化氧疗相对于传统的人工面罩湿化氧疗而言,更能够避免低氧血症.

    作者:沈芸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在急性脑梗死的早期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017年崇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79例.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1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并进行评分.结果 对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早期应用前列地尔,对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帮助效果较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早期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黄坚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关于两种不同疾病行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末期骨性关节炎(OA)与股骨头坏死(ONFH)导致的疼痛与活动不利的解决方案之一,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导致的大量失血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与康复过程,增加了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本研究通过比较50例患者的输血与失血情况,为临床大夫面对股骨头坏死与骨性关节炎行髋关节置换时制定输血方案提供了参考,并探讨了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髋关节置换失血较多的机制.

    作者:马宏宇;邱红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彩超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7年1月间收诊的8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4例患者属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彩超检查和CT扫描,分析和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彩超的诊断率为94.1%,CT的诊断率为96.5%,彩超和CT的诊断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彩超的检出率为97.1%,CT的检出率为70.6%,彩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彩超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具有诊断率高,无创,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的应用于推广.

    作者:王建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108例,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54例,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54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术后观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改善各观察指标,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金文赫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专业、全面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各种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提出的护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从而总结出护理体会.结果 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29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治疗后症状缓解,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例患者死亡.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通过专业、全面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孙慧峰; 陈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之内接诊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8例.研究组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照组采取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一段时间后,进行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肾功能衰竭病情得到明显的控制,患者的存活时间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效果明显要好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潘峰;蔡庆莉;李金喜;赵荣荣;赵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浅析清眩饮治疗内耳眩晕症58例

    目的 探讨清眩饮治疗内耳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内耳眩晕症116例,其中58例接受清眩饮治疗为治疗组,另外58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58例内耳眩晕症患者接受清眩饮治疗后,治愈35例,19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3.1%.仅有1例患者出现瞌睡现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72%.对照组58例内耳眩晕症患者接受清眩饮治疗后,治愈26例,20例有效, 12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9.3%.仅有2例患者出现瞌睡现象,1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17%.结论 内耳眩晕症患者接受清眩饮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付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浅谈心血管疾病内科用药的安全管理

    目的 对影响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管理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50例,调查分析患者用药安全状况,分析其在用药安全上的问题,并提出控制措施.结果 药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医护人员因素是影响用药安全的主要内容,其中药物因素有7项,患者自身因素有2项,医护人员因素有10项.结论 医护人员应积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操作水平,重视用药安全管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苟小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出生缺陷与优生知识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贵阳市备孕夫妇采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对出生缺陷及优生知识的掌握水平,以便针对性为参检人员提供服务.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贵阳市自愿接受孕前优生检查的育龄人群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以上接受调查人群中,对出生缺陷及孕前优生知识掌握情况统计中,不及格率为53.56%,且女性不及格率为48.37%低于男性的6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前检查中应强化参检人员预防出生缺陷与优生知识的教育和指导,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多种措施,以有效落实优生优育知识及促进相关政策的开展.

    作者:刘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抗肿瘤药物及其新型给药系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近年来,瓜果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的升高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我国肿瘤患者逐渐增加,肿瘤的发病机制多样化.因此,对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势在必行.本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近年来研究的抗肿瘤药物及其新型给药系统进行概括综述,并介绍了国际上应用前景较好的新型给药系统.希望对抗肿瘤药物及其新型有效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黄永生教授治疗慢性湿疹验案

    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在我国患病率较高,因其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主要治疗方式多是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及口服抗组胺剂药物等.黄永生教授运用经典指导临床,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运用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作者:贾云洛;李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De Winter ST-T改变一例

    STEM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大多是在冠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AMI超急性期与起病数小时内,可尚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而两肢不对称的T波为改变,致死率高.早期,快速和完全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改善STEMI患者预后的关键.故早期识别AMI依赖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可为患者争取时间,挽救缺血心肌.多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常和特定的冠脉血管的病理生理改变相关,并伴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因此,熟悉和识别这些特殊的心电图表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De Winter综合波则是新近被认识和提出的一种特征性心电图改变[1].

    作者:魏莉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