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
目的 观察针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心血管风险护理方法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方法 在我院2017年3月~9月所有接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均等分配原则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组命名为普通护理组(n=43),采用风险护理方法实施护理的患者组命名为风险护理组(n=43),对比观察采取不同护理方法的患者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指标与致病危险因素发生率,并且通过护理效果的观察分析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通过观察对比发现,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的对比汇总,风险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到达了93.02%,与普通护理组的74.41%相比有显著提升,且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关于不安全因素而影响患者康复效果的情况有多种类型,即护理安全保障低或方式不当、患者配合遵从医嘱、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水平不达标、护理设备陈旧老化.结论 为了杜绝风险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患者病情康复造成的影响.应当定期对风险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和改进,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杨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017年南京高淳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收治的不明原因导致的晕厥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直立倾斜试验检查.结果 196例晕厥患者中共诱发出116例阳性,阳性率为59.2%;基础实验共诱发试验阳性38例,阳性率为19.4%;药物加强实验诱发试验(硝酸甘油0.5 mg舌下含服)阳性78例,阳性率为39.8%.结论 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可靠方法,实施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用;刘秀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乳腺超声检查,对其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乳腺超声影像中显示,68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均出现异常回声区,其中,40例(58.82%)患者乳腺肿块边界较为清楚,28例(41.18%)患者的乳腺肿块边界不清晰,或者部分不清晰现象.患者的乳腺肿块直径为7~40 mm.其中,20例(29.41%)患者经检查为Ⅰ级血流信号现象,32例(47.06%)患者经检查为Ⅱ级血流信号现象,16例(23.53%)患者经检查为Ⅲ级血流信号现象.通过乳腺超声诊断后,成功检查为非哺乳期乳腺炎60例,检查准确率为88.24%.结论 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实施乳腺超声检查,具有检查准确率高、无创伤、检查速度快、可重复检查等优势,通常为非哺乳期乳腺炎实施诊断的首选方式.
作者:张雪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儿科门诊常见护理风险,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患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管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72%,对照组为10.34%,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门诊常见护理风险有静脉输液风险及意外事故风险,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培训及综合素质培训,加强儿科门诊安全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孙小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与天麻素联用方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单用治疗,对照组联用天麻素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的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联合天麻素方案治疗,可显著降低血压水平,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作者:周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刘宏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轻、中度痤疮患者采取5%的果酸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痤疮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均分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30%超分子水杨酸溶液进行治疗,参照组采取阿达帕林凝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皮损计数、皮肤色泽质地改善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皮损计数明显较少,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明显较高,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10.5%明显较低,且所出现的干燥、瘙痒经过冷敷后均得到改善,不影响患者的治疗,两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患者的皮肤改善情况调查表中,优占80%,良占17.8%;参照组中患者的皮肤改善情况调查表中,优占59%,良占31%,差占10%.表明研究组患者的皮肤改善情况明显较佳.讨论 水杨酸对于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苏戈;周汛;刘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丙肝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加强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饮食依从性94.12%、心理依从性88.23%、用药依从性100%、复查依从性82.35%、护理质量(96.49±1.43)分、患者生活质量(90.62±0.19)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饮食、心理、用药等方面,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吴虹;杨颖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0~14岁未成年人体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年龄、季节变化,为临床维生素D药剂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LC-MS/MS法检测,分析2017年07月~2018年06月黑龙江地区0~14岁未成年人血清样本170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5个年龄组,4个季节组,统计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差异.结果 17080例样本,25(OH)VtiD水平3~14岁有性别差异,男性较女性水平高,且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夏季正常比例高,13~36个月龄,秋季;37个月~6岁,夏季;7~10岁,夏、秋季;11~14岁四季,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黑龙江地区未成年人VitD整体水平较低,随着年龄增加VitD体内含量呈下降趋势,冬季水平偏低,应当依据不同年龄及季节变化补充VitD.
作者:赵彦欣;李龙;孙国威;陈非;李杨;张林月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效果较好,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情况,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李艳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期望值过高,心理压力加大,致使妊娠剧吐的患者数量显著提升,这与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及血中绒毛膜促性腺急速水平升高息息相关.有研究表明,对妊娠剧吐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是重要的,可缓解患者剧吐症状.本文研究中,主要对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5例妊娠剧吐患者加以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钟长婧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胃食管反流管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而为找出更好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到本院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雷尼替丁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服用奥美拉唑,对比二者疗效.结果 在治疗的效率方面,观察组的情况要好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方面,观察组的情况要略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雷尼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有利于加速患者症状的消失,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卢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肺癌患者均进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并对患者的淋巴结进行清除;记录全部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的数量和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24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是(159.35±21.36)min,平均的术中出血量是(183.54±13.65)mL,平均的住院时间为(4.02±0.5)d.全部24例患者在手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清扫出的淋巴结数量平均为(6.02±1.5)个,并且24例患者在术后30天并无死亡情况的发生.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专业、全面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各种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提出的护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从而总结出护理体会.结果 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29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治疗后症状缓解,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例患者死亡.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通过专业、全面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孙慧峰; 陈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治进展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儿中治疗总有效人数为27(90.00%)例,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4(13.33%)例,对照组患儿中治疗总有效人数为21(70.00%)例,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11(36.6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毛细支气管患儿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健康成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华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流感疫苗用于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中心进行检查的稳定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取研究对象26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名),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流感的发病率,发作次数和病程时间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性阻塞肺疾病的发病率、流感的发病率,发作次数和病程时间等情况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结论 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红梅;张姣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整体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可见在对照组中平均得分为(168.4±23.4)分,研究组中平均得分为(115.8±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见在对照组中为30.85%,研究组中为11.7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比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对照组(11.6±2.3)d,研究组(6.9±1.5)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82.98%,研究组93.6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并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艳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等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TC、TG、LDL-C、HD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79%显著优于对照组71.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缓解其心功能,有效调节血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郑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为了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住院期间,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他们进行护理.结果显示,对本组120例心血管患者,通过精心的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后,其中,有96例(80%)患者的病症明显缓解;有17例(14.2%)患者未见病情好转,且病情恶化;剩下7例(5.8%)患者护理无效、病情危重而死亡;总有效率高达94.2%.分析结果可知,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淑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通过对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的掌握,指导老年疾病的用药.
作者:任国华;葛红漫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