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感疫苗应用于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效果研究

王红梅;张姣姣

关键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 流感疫苗, 效果
摘要:目的 对流感疫苗用于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中心进行检查的稳定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取研究对象26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名),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流感的发病率,发作次数和病程时间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性阻塞肺疾病的发病率、流感的发病率,发作次数和病程时间等情况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结论 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手术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于2016年4月份~2018年4月份在本院进行股骨颈骨折治疗的老年患者共9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患者各48例.给予两组患者喉罩全身麻醉,观察组在术前行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不阻滞,给予两组患者自控镇痛.结果 观察组不同时间段患者心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预后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疾病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治疗方法,有助于优化患者的心率指标,提升疾病预后治疗效果.

    作者:贺学红;蒋月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重症监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对重症监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分析组进行舒适护理,分析重症监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分析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生命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更优,P小于0.05,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分析价值.结论 舒适护理对于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有效率.

    作者:杨晓霞;袁哲;陶玉秀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产科DIC患者进行凝血检验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产科DIC患者进行凝血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DIC患者组(n=46例)和健康体检组(n=46例)作为92例产妇主要的分组形式,进而对两组人员进行凝血检验方面的研究.结果 DIC患者组经过检测后的凝血酶时间(22.86±4.17)秒、凝血酶原时间(19.45±1.88)秒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6.33±3.97)秒明显多于健康体检组经过检测后的凝血酶时间(17.57±3.06)秒、凝血酶原时间(12.55±0.74)秒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8.66±2.14)秒,并且DIC患者组经过检测后的血小板数量(97.44±22.86)X109/L和纤维蛋白原(0.69±0.52)g/L均明显少于健康体检组经过检测后的血小板数量(208.77±52.25)X109/L和纤维蛋白原(2.86±0.97)g/L(P<0.05).结论 为了帮助DIC患者做好疾病的治疗工作,促使产妇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产科检测人员需要对其做好凝血检验的工作.

    作者:刘琳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治进展

    目的 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治进展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儿中治疗总有效人数为27(90.00%)例,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4(13.33%)例,对照组患儿中治疗总有效人数为21(70.00%)例,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11(36.6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毛细支气管患儿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健康成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华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轻、中度痤疮76例临床研究

    目的 对轻、中度痤疮患者采取5%的果酸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痤疮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均分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30%超分子水杨酸溶液进行治疗,参照组采取阿达帕林凝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皮损计数、皮肤色泽质地改善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皮损计数明显较少,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明显较高,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10.5%明显较低,且所出现的干燥、瘙痒经过冷敷后均得到改善,不影响患者的治疗,两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患者的皮肤改善情况调查表中,优占80%,良占17.8%;参照组中患者的皮肤改善情况调查表中,优占59%,良占31%,差占10%.表明研究组患者的皮肤改善情况明显较佳.讨论 水杨酸对于治疗轻、中度痤疮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苏戈;周汛;刘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丹参川芎嗪与天麻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与天麻素联用方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单用治疗,对照组联用天麻素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的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联合天麻素方案治疗,可显著降低血压水平,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作者:周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输血研究信息管理系统在采供血机构实验室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大多数输血研究实验室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较薄弱,不是功能单一就是流程繁琐,既制约了采供血机构在输血实验室方面的发展,又导致患者反复多次跑路,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与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建立快捷高效的现代信息化输血研究实验室信息系统迫在眉睫.日前,山西省血液中心建立了输血研究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发展手段,不仅能实现同采供血机构主业务系统的血液、财务等信息的无缝对接,同时实现了网上进行检测申请和打印报告,使数据多跑路,患者少奔波,极大的提升了服务质量.

    作者:王东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流感疫苗应用于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效果研究

    目的 对流感疫苗用于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中心进行检查的稳定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选取研究对象26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名),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流感的发病率,发作次数和病程时间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性阻塞肺疾病的发病率、流感的发病率,发作次数和病程时间等情况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结论 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红梅;张姣姣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整体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可见在对照组中平均得分为(168.4±23.4)分,研究组中平均得分为(115.8±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见在对照组中为30.85%,研究组中为11.7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比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对照组(11.6±2.3)d,研究组(6.9±1.5)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82.98%,研究组93.6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并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艳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诊断踝关节骨折的价值.方法 搜集我院2011年5月~2018年5月确诊的踝关节外伤患者95例,男75例,女20例,年龄为26~63 岁,平均42岁.本组病例纳入标准:①有明确外伤史.②X线片显示骨折碎片,无法确定其来源.③踝关节骨折,X线显示为复杂骨折的.结果 本组95例踝关节骨折病例,单纯外踝骨折15例,单纯内踝骨折19例,双踝骨折38例,三踝骨折23例.X线平片和常规CT轴位均出现漏诊,出现在双踝和三踝骨折中,X线平片漏诊31处,分别是内踝骨折3处,外踝骨折8处,后踝骨折20处,常规CT轴位漏诊12处,分别是内踝骨折1处,外踝骨折4处,后踝骨折7处.X线检查组显示骨折碎片20例,共发现骨折碎片24块.CT结合三维重组检查组发现骨折碎片90例,共发现骨折碎片112块.X线检查组显示骨折移位40例,CT结合三维重组检查组显示骨折移位85例.结论 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组技术能立体地多平面地反映骨折的三维空间关系,在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中具有普通X线平片及二维螺旋CT无法比拟的优势.是踝关节术前评估及指导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方法.

    作者:朱甲鹤;伏平友;邢璐;刘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探讨多离子通道阻断的抗心律失常中药研究

    心脏内的多离子主要是钾、钠以及钙离子等,这些离子之间动态平衡是保持心律正常运行的基础.一旦这些离子使心肌电信号紊乱,就会出现心律失常的现象.近几年我国医学对中药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研究发现利用膜片钳技术来研究中药可以对多离子通道阻断作用非常,且已经成功通过临床验证其可以抵抗心律失常,体现出了中药的作用巨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多离子通道阻断的中药来抵抗心律失常,为患者带来福音,让患者看到希望,不少学者也将投身于这个领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也为这些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钱薇;邹丽;王秀秀;孙安修;许正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总结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2月10月期间102例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栓通0.5,日1次静点控制血压,调整血糖,使用脱水剂抗凝药物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血栓通0.5,每日1次静点,同时给予长春西汀20毫克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4天.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尤玉坤;刘国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中的效果

    目的 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刘宏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在普外科的实习护生教学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本次所选实习护生80名入我院普外科实习的时间是2017年06月份~2018年06月份,将所选护生随机分组,参照组40名采取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40名则在常规教学基础上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对比两组护生教学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学生综合考核成绩均值为(89.2±2.1)分,参照组学生综合考核成绩均值为(71.2±2.3)分,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研究组学生综合考核成绩更为优异(P<0.05).结论 在普外科的实习护生教学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强护生操作与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成绩,值得应用.

    作者:乔北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性胸腹部创伤中多层螺旋CT诊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高危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资料展开回顾,均进行MSCT检查,且均证实是否存在急性胸腹部创伤.观察MSCT诊断不同胸腹部创伤的影像学表现,统计该诊断方法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86例患者经过MSCT检查发现有29例肝、脾和肾脏轮廓模糊不清,混杂有高密度影,28例伴有腹腔积血、25例伴有包膜下积血、20例伴有腹膜后血肿和气腹;10例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肺挫裂伤,具体表现为混杂密度影、边界模糊,四周条状高密度影;7例胰腺尾部受损,表现为发生横断且增粗、有高密度血肿;6例消化道损伤,以大网膜撕裂、乙状结肠及小肠系膜受损等;MS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15%、94.12%、95.35%.结论 在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中不同创伤类型均具有典型的MSCT表现,且该方法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较高.

    作者:王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保心宁片联合精芪双参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采用保心宁片联合精芪双参胶囊进行治疗,探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社区选取15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9例,将单硝酸异山梨酯应用到对照组中,将保心宁片联合精芪双参胶囊应用于观察组中,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变学、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丙二醛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一氧化氮、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内皮素、丙二醛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采用保心宁片联合精芪双参胶囊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保护缺血性损伤心肌,而且可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防止发生以及发展的作用.

    作者:李瑞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高职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发展的适应现状及对策研究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医疗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护理作为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治疗结果的好坏起到关键的决定作用.高职护理教育为护理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护理人员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有效的措施.笔者通过分析高职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和与实际临床护理工作的适应问题,为高职护理教育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作者:杨留艳;刘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超声新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在临床史上较为常见.并且,在超声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深入下,其检出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三维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这三种超声诊断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中,其具有准确性、针对性、具体性等特点.基于此,本文根据我国的超声新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了有效地探究.

    作者:张桂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模式,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优良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减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国小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抗癫痫药物治疗转归

    目的 探讨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抗癫痫药物的治疗转归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共收治的60例后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的时间分为早发癫痫及晚发癫痫,分别为25例与35例.对两组患者癫痫发作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药物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与分析.结果 早发癫痫组患者部分性发作13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12例;晚发癫痫组分别为9例与26例.且早发癫痫组治疗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晚发癫痫组患者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密切观察,警惕痫性的发作及反复发作,对于再次发作的患者可以考虑AEDs的长期规律治疗,避免诱因.

    作者:曼古努尔;玉山·帕丽达;阿布都克力木;李红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