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林
目的 探讨性别差异对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于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已建立必要的学运重建治疗的老年患者2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规范的远期随访关怀、严格管理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为依托,完成五年跟踪随访.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观察性别差异对住院期间和长期预后的影响.对两组患者随访周期主要健康行为控制、危险因素干预及MACE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前降低,随访前期和后期血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ACS患者在规范的远期随访关怀及严格的二级预防用药前提下,男性和女性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没有差异.
作者:张喜娟;崔仲华;杨玉霞;商贺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治进展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儿中治疗总有效人数为27(90.00%)例,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4(13.33%)例,对照组患儿中治疗总有效人数为21(70.00%)例,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为11(36.6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毛细支气管患儿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健康成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华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医疗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护理作为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治疗结果的好坏起到关键的决定作用.高职护理教育为护理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护理人员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有效的措施.笔者通过分析高职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和与实际临床护理工作的适应问题,为高职护理教育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作者:杨留艳;刘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研究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青海省海北州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收集82例妊娠合并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以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41例及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妊娠结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子宫恢复时间及阴道流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改善其妊娠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对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董建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应用普鲁卡因、垂体后叶素、立止血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3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将垂体后叶素、立止血应用到对照组中,将普鲁卡因、垂体后叶素、立止血联合应用到观察组中进行治疗,比较分析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应用普鲁卡因、垂体后叶素、立止血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闫学民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酮替芬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中药止咳方剂,比较患者疗效,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显著提升患者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作者:任清发;李建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总结我院运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腹腔恶性肿瘤伴大量腹水进行治疗的护理体会,腹腔热灌注化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免疫之后治疗肿瘤的一种新的手段,它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化疗药物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其芳;李玮;顾文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为了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住院期间,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他们进行护理.结果显示,对本组120例心血管患者,通过精心的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后,其中,有96例(80%)患者的病症明显缓解;有17例(14.2%)患者未见病情好转,且病情恶化;剩下7例(5.8%)患者护理无效、病情危重而死亡;总有效率高达94.2%.分析结果可知,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淑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并心功能不全行曲美他嗪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68例冠心病并心功能不全行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措施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34例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心电图与心功能总有效率分别为85.29%、79.4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血管事件、LVEF、自觉症状分别为(3.12±0.38)次、(60.33±6.54)%、(86.52±10.44)分,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并心功能不全行曲美他嗪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美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比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之内接诊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8例.研究组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照组采取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一段时间后,进行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肾功能衰竭病情得到明显的控制,患者的存活时间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效果明显要好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潘峰;蔡庆莉;李金喜;赵荣荣;赵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贵阳市备孕夫妇采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对出生缺陷及优生知识的掌握水平,以便针对性为参检人员提供服务.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贵阳市自愿接受孕前优生检查的育龄人群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以上接受调查人群中,对出生缺陷及孕前优生知识掌握情况统计中,不及格率为53.56%,且女性不及格率为48.37%低于男性的6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前检查中应强化参检人员预防出生缺陷与优生知识的教育和指导,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多种措施,以有效落实优生优育知识及促进相关政策的开展.
作者:刘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于1954年被提出,经过五年的发展验证,在1959年应用于外科临床.它的主要优势是:达到了增强引流的效果,减轻创面的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由于这种优势,我国也积极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并把这项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在骨科中的临床使用效果到底如何,各大医院都通过实验,进行了反复比对,发现治疗总有效率为90%以上,有效率高.能够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探讨益肾化痰汤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语言功能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和基本的治疗经验.方法 由本院提出来从2013年5月~2017年5月期间300例脑卒中患者,并用随机数字将这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50例.先给予两组基本的常规治疗方式,为对照组患者实施语言训练,观察组则实施针刺三泉穴配合自拟中药益肾化痰汤,从而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治疗效果和语言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语言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痊愈率和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次试验研究中,针刺联合益肾化痰汤治疗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十分有效.
作者:丁苏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前我国大多数输血研究实验室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较薄弱,不是功能单一就是流程繁琐,既制约了采供血机构在输血实验室方面的发展,又导致患者反复多次跑路,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与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建立快捷高效的现代信息化输血研究实验室信息系统迫在眉睫.日前,山西省血液中心建立了输血研究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发展手段,不仅能实现同采供血机构主业务系统的血液、财务等信息的无缝对接,同时实现了网上进行检测申请和打印报告,使数据多跑路,患者少奔波,极大的提升了服务质量.
作者:王东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在临床史上较为常见.并且,在超声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深入下,其检出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三维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这三种超声诊断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中,其具有准确性、针对性、具体性等特点.基于此,本文根据我国的超声新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了有效地探究.
作者:张桂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针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心血管风险护理方法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方法 在我院2017年3月~9月所有接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均等分配原则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组命名为普通护理组(n=43),采用风险护理方法实施护理的患者组命名为风险护理组(n=43),对比观察采取不同护理方法的患者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指标与致病危险因素发生率,并且通过护理效果的观察分析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通过观察对比发现,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的对比汇总,风险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到达了93.02%,与普通护理组的74.41%相比有显著提升,且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关于不安全因素而影响患者康复效果的情况有多种类型,即护理安全保障低或方式不当、患者配合遵从医嘱、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水平不达标、护理设备陈旧老化.结论 为了杜绝风险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患者病情康复造成的影响.应当定期对风险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和改进,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杨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老年患者手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措施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1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9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各时段肛温变化.结果 两组术前、入室时肛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入室后0.5 h、术中、术毕时及术后1 h肛温较对照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手术患者加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且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周桂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在急性脑梗死的早期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017年崇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79例.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1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并进行评分.结果 对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早期应用前列地尔,对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帮助效果较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早期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黄坚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彩超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7年1月间收诊的8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4例患者属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彩超检查和CT扫描,分析和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彩超的诊断率为94.1%,CT的诊断率为96.5%,彩超和CT的诊断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彩超的检出率为97.1%,CT的检出率为70.6%,彩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彩超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具有诊断率高,无创,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的应用于推广.
作者:王建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耳穴压豆联合情志护理干预围绝经期失眠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每组患者各37例,其中,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联合情志护理进行治疗护理,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夜间苏醒、早醒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情志护理干预围绝经期失眠临床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中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余鲜花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