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萍
目的 对比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之内接诊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8例.研究组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照组采取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一段时间后,进行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肾功能衰竭病情得到明显的控制,患者的存活时间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效果明显要好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可以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潘峰;蔡庆莉;李金喜;赵荣荣;赵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与天麻素联用方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单用治疗,对照组联用天麻素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的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联合天麻素方案治疗,可显著降低血压水平,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作者:周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输血医学是医科大学中的重要学科,在传统教学中,属于临床检验的范畴,往往受到忽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医科大学开始设置输血医学学科,培养输血医学学科人才.基于此,本文结合医科大学设置输血医学学科的目的进行分析,了解其必要性.在输血医学学科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从整体上提高输血治疗的服务水平.
作者:于天为;霍小娣;李玮馨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研究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帕金森患者,选取研究病例22例,随机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用普拉克索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美多芭,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症状初始改善的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体为:研究组患者帕金森症状初始改善的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少,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结论 对帕金森患者使用普拉克索症状改善快,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静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于1954年被提出,经过五年的发展验证,在1959年应用于外科临床.它的主要优势是:达到了增强引流的效果,减轻创面的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由于这种优势,我国也积极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并把这项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在骨科中的临床使用效果到底如何,各大医院都通过实验,进行了反复比对,发现治疗总有效率为90%以上,有效率高.能够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为了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本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住院期间,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他们进行护理.结果显示,对本组120例心血管患者,通过精心的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后,其中,有96例(80%)患者的病症明显缓解;有17例(14.2%)患者未见病情好转,且病情恶化;剩下7例(5.8%)患者护理无效、病情危重而死亡;总有效率高达94.2%.分析结果可知,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淑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抗阻力运动联合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价值.方法 择选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抗阻力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数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数值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应用抗阻力运动联合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肖惟丹;袁志超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对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肝衰竭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结果 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0%;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对比,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衰竭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且应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侯凌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针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心血管风险护理方法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方法 在我院2017年3月~9月所有接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均等分配原则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组命名为普通护理组(n=43),采用风险护理方法实施护理的患者组命名为风险护理组(n=43),对比观察采取不同护理方法的患者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指标与致病危险因素发生率,并且通过护理效果的观察分析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通过观察对比发现,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的对比汇总,风险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到达了93.02%,与普通护理组的74.41%相比有显著提升,且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关于不安全因素而影响患者康复效果的情况有多种类型,即护理安全保障低或方式不当、患者配合遵从医嘱、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水平不达标、护理设备陈旧老化.结论 为了杜绝风险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患者病情康复造成的影响.应当定期对风险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和改进,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杨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肺癌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开展个性心理护理对其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基线数据选择2015年4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护理的40例肺癌手术患者为对象,分组采用的是随机抽取的方式,按照n=20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的护理,观察组开展个性心理护理,对比术后恢复指标、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心理情况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个性心理护理改善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治疗,改善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普及价值较好.
作者:赵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在临床史上较为常见.并且,在超声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深入下,其检出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三维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这三种超声诊断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中,其具有准确性、针对性、具体性等特点.基于此,本文根据我国的超声新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了有效地探究.
作者:张桂桃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刘宏海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湿蕴肺型肺癌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肺癌合并咳嗽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强力枇杷露止咳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咳嗽症状进行比较以考察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 1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75%,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湿蕴肺型肺癌咳嗽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闻彬;蒋霁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我院心脏外科延续性护理干预前后接收的心脏搭桥术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前后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7年5月干预前)与延续组(2017年5月~2018年4月干预后),各47例.比较二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延续性护理干预后,延续组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搭桥术后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术后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
作者:李子系;郑小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对重症监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分析组进行舒适护理,分析重症监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分析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生命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更优,P小于0.05,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分析价值.结论 舒适护理对于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有效率.
作者:杨晓霞;袁哲;陶玉秀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乳腺超声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乳腺超声检查,对其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乳腺超声影像中显示,68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均出现异常回声区,其中,40例(58.82%)患者乳腺肿块边界较为清楚,28例(41.18%)患者的乳腺肿块边界不清晰,或者部分不清晰现象.患者的乳腺肿块直径为7~40 mm.其中,20例(29.41%)患者经检查为Ⅰ级血流信号现象,32例(47.06%)患者经检查为Ⅱ级血流信号现象,16例(23.53%)患者经检查为Ⅲ级血流信号现象.通过乳腺超声诊断后,成功检查为非哺乳期乳腺炎60例,检查准确率为88.24%.结论 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实施乳腺超声检查,具有检查准确率高、无创伤、检查速度快、可重复检查等优势,通常为非哺乳期乳腺炎实施诊断的首选方式.
作者:张雪丹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选择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其病情的好转,能帮助患者改善心功能,缩短治疗时间,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整体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可见在对照组中平均得分为(168.4±23.4)分,研究组中平均得分为(115.8±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见在对照组中为30.85%,研究组中为11.7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比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对照组(11.6±2.3)d,研究组(6.9±1.5)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82.98%,研究组93.6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并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艳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社区2016年5月~2017年7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倍他乐克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12%VS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治疗效果,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病情,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孟映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丙肝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加强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饮食依从性94.12%、心理依从性88.23%、用药依从性100%、复查依从性82.35%、护理质量(96.49±1.43)分、患者生活质量(90.62±0.19)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饮食、心理、用药等方面,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吴虹;杨颖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