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尼可地尔对高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张铁

关键词:冠状动脉, 慢性心力衰竭, 尼可地尔
摘要:目的 探究尼可地尔张铁对高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高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200例,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各10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心绞痛、心功能治疗总有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LVEDD、LVESD超声心动图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的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对患者心绞痛、心功能改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对胃溃疡患者选择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09月~2018年01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30例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治疗方法期间,对照组(65例):选择抗幽门螺杆菌进行治疗;观察组(65例):选择抗幽门螺杆菌+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终就两组胃溃疡患者用药总有效率以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胃溃疡患者用药总有效率(86.15%)对比,观察组(98.46%)获得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76.92%)对比,观察组(98.46%)获得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疗人员对于胃溃疡患者选择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进行治疗,对于用药总有效率以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的提升可以发挥显著作用,从而促进胃溃疡患者的病情康复.

    作者:徐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等指标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医学中,采用整体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的改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还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露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不同诱导方式对老年麻醉气管插管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 本文宗旨为认识以及了解各种诱导方法对老年麻醉后气管插管的危险性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住本院进行择期手术的老年病患98例,并随机分为A、B两组各49人.其中实施静脉快速诱导的方法以实现的气管插管麻醉的病患归为A组,而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的方法以实现的气管插管麻醉的病患归入B组.结果 比较两组病患的HR以及MBP等数据,并对两组的麻醉方式的安全值做出评价.根据数据显示,A、B组老年病患在进行麻醉气管插管之前的HR值和MBP值得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醉插管后,A组患者的HR、MBP数值波动幅度都明显的超过B组病患,其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加安全的麻醉方式为健忘镇痛慢诱导法,它可以更好的减轻手术麻醉给老年患者带来的心血管负担,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徐致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6例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患有急性脑梗死病患展开研究,将他们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A组与B组),给予B组的43例病患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给予A组的43例病患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实施早期康复干预,比较所有病患的整体护理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病患的恢复效果,A组病患的显效与有效例数均比B组多,A组显效有22例,B组19例,A组有效19例,比B组多3例,A组恢复总有效率95.35%,B组为81.40%,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病患在治疗其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肝功能力的恢复,使其生存质量得以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文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管理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管理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机率为3.5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管理,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林建坤;孙伟超;刘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CT与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CT与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诊断与MRI检查诊断,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经过检查后,患者使用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61.76%,使用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1.18%,两种检查诊断结果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患者接受CT检查诊断和MRI检查诊断,均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MRI的诊断率要高于CT检查,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立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延续护理在131I清甲治疗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131I清甲治疗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护理,实验组给予清甲后延续护理.将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131I清甲治疗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改变患者依从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维护患者的健康,对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旭娟;高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清热活血法治疗淤热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清热活血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治疗的60例淤热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式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清热活血法强化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体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淤热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清热活血法可以提升治疗效果,这种方法可靠,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康建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30例疑似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其诊断的标准为手术病理的诊断结果,并计算出其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在130例疑似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中,有120例在理诊断之后,被确诊为甲状腺结节病变.其甲状腺结节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0.2%,、恶性病变为8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病变诊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可以提高甲状腺结节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对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进行有效的区分,该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衰老及抗衰老药物信号通路及发展前景

    衰老是生命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规律,主要是指身体内各组织以及器官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化的过程.目前,大部分医疗研究工作者正在寻找高效抗衰老药物,在近几年中,获得很大的进展.本文基于以上观点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对衰老的研究以及影响衰老因素进行分析,其次研究生物中与衰老因素相关的信号通路以及机制,并对现在市场中抗衰老药物进行分析,后对药物影响衰老研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作者:赵紫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对比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对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际治疗效果

    目的 分析对比椎间孔镜神经根减压松解术(BEIS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54例单节段单侧LDE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实施椎间孔镜BEIS术.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长,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单节段单侧LDE中椎间孔镜神BEIS术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治疗效果差距不明显,但是应用椎间孔镜BEIS术治疗,患者的出血量更少,创伤小,术后能够尽快恢复.

    作者:徐付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阿托伐他汀结合抗血小板药治疗对脑血栓临床效果、血小板参数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结合抗血小板药治疗对脑血栓临床效果、血小板参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诊治的脑血栓患者9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施行阿托伐他汀结合抗血小板药)和对照组(施行常规对症治疗),各45例,比对两组术后转归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等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预后不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结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胡依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效果,临床相关指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效果高,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少,LEVF、CO、SV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蔡云朋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3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换药处理,观察组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换药次数、术后创伤大小等指标组间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标准.结论 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能够缩小换药次数以及创伤口,促进患者损伤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生斌;马秀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实施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剖宫产术,将全部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观察组比对照组要更加平稳,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情况,和麻醉前比较无明显改变,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在实施剖宫产术时,麻醉方式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方法更佳,值得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作者:郑文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 本文就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寻求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对我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对比实施防范措施前、后的患者不良情绪、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后,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实施前,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中,针对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对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帮助,还可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作者:任云桂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银菊洗剂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肛门湿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银菊洗剂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肛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术后肛门湿疹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及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涂擦治疗,观察组给予银菊洗剂熏洗、坐浴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 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银菊洗剂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肛门湿疹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广.

    作者:程东红;杜宇鹏;王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针灸联合常规训练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常规训练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患者90例,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常规训练方法,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优良率为95.55%,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患者康复优良率为80%,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两组数据经统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常规训练方法康复效果良好.

    作者:刘永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脑出血康复期患者针灸治疗及效果评定

    目的 将针灸治疗方法应用于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中,评定和探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入并实施临床治疗的60例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依据硬币法实施分组,常规西药治疗实施于参照组(n=30),常规西药治疗结合针灸治疗实施于实验组(n=30),观察和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合计率、偏瘫合计率、治疗效果满意合计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合计率比较于参照组患者数据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偏瘫合计率比较于参照组患者数据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合计率比较于参照组患者数据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运用针灸治疗获得较优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将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提升,减少患者出现偏瘫的情况,并明显提升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状况,体现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庆评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观察

    目的 探究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针灸结合康复治疗时机不同将其均分为早期组和干预组,各2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作用.结果 早期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MBI和FM分数均高于晚期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进行针灸结合康复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王永福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