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心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熊婷英;朱莎莎

关键词:冠心病, 双心护理干预, 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双心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血管疾病护理;观察组实施双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电图表现复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满意度情况、并发症例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电图表现复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并发症例数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5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双心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尿病肾病患者对糖蛋白尿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开展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13.04%,对照组为8.70%,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治疗中,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脑蛋白定量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徐炯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Carelink远程随访在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评价Carelink远程随访系统在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中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03月~2013年07月植入具有Carelink远程随访功能的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的患者33例.对通过远程随访系统数据传输操作过程相关信息进行评价,评价该系统的使用难易度、患者可接受度.结果 对33例入组患者进行了3年的数据传输评价.期间共有309次数据传输,其中213次传输记录到传输时间,平均传输时间7.6±4.3 min.随访医生通过互联网对所接收到的传输数据进行查看,其平均花费时间5.8±1.9 min.同时对患者的传输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整个传输过程比较容易,绝大多数患者通过该系统传输数据比较满意.结论 Carelink远程随访系统因其使用过程简便,在患者中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和可接受度.此外,Carelink随访系统是一项便捷、省时的随访手段,有望帮助随访医生改善植入心脏电子装置患者术后临床随访.

    作者:任飞;韩燕如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应用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众对于医疗护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已经在各个医学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探讨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是的应用效果.

    作者:焦美桃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概述及进展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反复感染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个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此病虽被忽视、搁置多年,相关研究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尤其预防、治疗方面,而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发作期治疗相对成熟,只是抗生素治疗疗程存在争议,而且稳定期的治疗及预防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是否延长相关治疗时间也是今后的研究重点.下呼吸道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支气管扩张症病程长、易复发,因此患有支气管扩张症的住院患者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同时也是防控院内感染的重点人群.本文对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要点和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专科医生制定支气管扩张症诊疗策略和感控专职人员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采取恰当防范院内感染的措施有所启示.

    作者:梁艳;尹丹萍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就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分别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77.7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在治疗期间中,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杨利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2月在我校护理专业学生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技术操作得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技术操作得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采用护理安全教育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提升学生操作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田程;代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价值分析

    阿托伐他汀为一种临床常用的降脂类药物,其降脂效果显著,而且见效快,药效维持时间长,在我国临床中为用量大的降脂类药物.笔者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关于阿托伐他汀药理特点、药代动力学特点等,并结合国内临床应用经验,进行详细分析.

    作者:南丽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组时,A组随机纳入45例,给予急诊内科常规治疗,B组纳入另45例,在A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时,除常规治疗外,加用美托洛尔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祁盛青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改进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途径的探讨

    护理继续教育既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在职护理人员渴望提升的诉求,其教育成果会受到护理人员认知程度、继续教育时间及考核方式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护理继续教育体系尚未完善,要想保证教育质量,应树立阶段化继续教育理念,采用多层次继续教育方式,同时优化继续教育流程.

    作者:刘景慧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措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小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10名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依那普利.结果 研究组患者各项治疗指标改善理想,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衰的患者来说,在治疗中可以选择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的联合治疗方式,以此来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李磊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超声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的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患者52(101个病灶,良性32个、恶性69个)例,对其使用超声进行诊断.结果 52(101个病灶)例患者中超声诊断病灶95个,其中良性30个,恶性65个,诊断准确率为94.06%,超声诊断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因此,临床大范围的使用予以推荐.

    作者:熊小祥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疼痛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疼痛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64例伴有疼痛症状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儿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2例: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护理干预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新生儿疼痛评分(NIPS)得分同一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伴有疼痛症状新生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疼痛护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疼痛症状.

    作者:董晓飞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袋鼠式护理干预对足月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缓解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袋鼠式护理缓解足月新生儿操作性头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足月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使用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是否满意是否有显著差异,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袋鼠式护理用于足月新生儿护理中,可降低患者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易美兰;晏彤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氨氯地平联合滋阴活血方对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有效性及对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滋阴活血方对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有效性及对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80例,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滋阴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对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IL-6、hs-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滋阴活血方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临床效果比较理想,临床上应推广应用.

    作者:常林林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80例做消化内镜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护理上采取PDCA循环模式,后者则为常规措施.比较两组风险控制成效.结果 实验组40例患者护理后生理指标变化与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镜检查中,PDCA循环模式护理的应用可保证患者安全,提升护理质量及满意率.

    作者:马瑜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四逆加人参汤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室性早搏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采取四逆加人参汤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室性早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结合四逆加人参汤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以及室性早搏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室性早搏相关数据明显更优.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逆加人参汤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能有效的起到标本同治效果,从而保证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的稳定,降低室性早搏的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洪盛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的疗效探讨

    目的 就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均为60例.单独利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参松养心胶囊的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缺血发生次数、缺血总时间和B型脑钠肽(BNP)水平未有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改善明显,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治疗过程中施以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且未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朱俊先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精细化护理在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精细化护理工作在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脑梗死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给予肠内营养干预,共纳取患者60例.本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的30例和对照组的30例患者.分别给予其精细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腹胀和患者肢体肌肉萎缩方面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相对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腹泻、感染和转氨酶升高等放面的差异性则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伤残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干预的过程中,将精细化护理干预进行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夕芸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儿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继续教育作为在职护理人员更新自身知识积累、增强护理水平及拓展知识面的主要途径,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然而,从目前我国儿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情况来看,仍存在着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学习盲目、缺少时间及认知错误等,直接影响护理人员广泛产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无法保证儿科护理服务质量.本文以继续教育为切入点分析儿科护理人员实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就提出具体的实践措施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作者:赵丽英 刊期: 2018年第3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