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临床效果观察

胡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治疗, 方法,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针灸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针灸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观察研究,依随机数表分为常规组、针灸组各30例,常规组运用牵引疗法,针灸组运用针灸疗法,对比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 针灸组总有效率、治疗后腰腿疼痛评分、直腿抬高角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6个月复发率0%明显低于常规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针灸治疗可达到良好疗效.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美托洛尔+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冠心病伴有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联合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07月~2018年07月收治的冠心病伴有心力衰竭患者,将所选患者采取抽样方式分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次数较少,住院时间比较短,病死率比较低,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伴有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联合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应用.

    作者:崔娟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组时,A组随机纳入45例,给予急诊内科常规治疗,B组纳入另45例,在A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时,除常规治疗外,加用美托洛尔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祁盛青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小儿秋季腹泻整体护理干预对患儿症状改善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原则指导下将本次研究的120例腹泻患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个6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并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一是组间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是组间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是组间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秋季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可以让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可以加快患儿临床症状消退的时间,也可以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这对于患儿尽早康复意义重大,在临床中应该大力推广.

    作者:郑珍珍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糖尿病肾病及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研究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以及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候分布情况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90名,这些患者中有一半属于糖尿病肾病非合并疾病,将这部分患者称为基础组,另一半属于糖尿病肾病合并疾病的患者,将这些患者称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特征.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特点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础组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候有气阴两虚和气血两虚两种特点,另外,实验组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候有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的特点,并且伴有气阴两虚、气血两虚的情况.结论 在对糖尿病肾病及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分析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特点,通过分析找出相应的治疗方法,这对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李铁英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探讨蒙医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喷酒按摩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

    目的 分析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联合按摩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蒙医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蒙医组给予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联合按摩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状况.结果 两组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医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联合按摩方法可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骨折愈合速度,且该方法操作便捷,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佟呼格吉乐图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探讨循证护理与案例教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循证护理结合案例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2月外科48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将全部护理实习生分为两组,各24名.观察组教学方法为循证护理结合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则仅实施传统教学方法.结果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成绩、护理实践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发现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实施循证护理结合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效果明显,可推广使用.

    作者:马睿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目的 对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8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0.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42%;实验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治愈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既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又可以提高静脉炎的治愈率,尽快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敏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医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7年下半年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n=45)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n=45)予以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二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效果.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小于参照组,发作时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开展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病次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车昭;韩杉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意见后,按来院时间排序后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组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值及餐后2 h血糖值均明显下降,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理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全程健康教育,能提升护理干预效果,临床实践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熊莎莎;戴玲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四逆加人参汤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室性早搏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采取四逆加人参汤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室性早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结合四逆加人参汤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以及室性早搏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室性早搏相关数据明显更优.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逆加人参汤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能有效的起到标本同治效果,从而保证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的稳定,降低室性早搏的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洪盛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就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分别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77.7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恶性肿瘤合并腹水患者在治疗期间中,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杨利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医综合方法治疗痛经的探究

    痛经是妇女正值经期或是行经期前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情况,痛经严重可能导致妇女出现昏厥的情况.从痛经的发病机理来看,与妇女的体质和经期情况有关,对痛经进行有效治疗,对于缓解妇女疼痛,促进妇女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结合中医方法,对痛经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手段,提升痛经治疗效果.

    作者:徐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溶栓策略(院内、院前)临床治疗价值比较

    目的 对比不同溶栓策略(院内、院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由急诊120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ST段抬高并采取溶栓措施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急救车来院途中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接至院内溶栓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CK-MB、CPK平均峰值时间低于明显对照组,且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时间(min)、住院时间(d)以及胸痛缓解时间(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入院后溶栓对比,急诊120接收途中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更佳,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斌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护理督导制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本文分析护理督导制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本文选择我院6名护理人员组成了护理督导小组,并结合医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建立护理督导制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监督,总结了我院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概率、护理工作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并分析了护理督导制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结果 在执行护理督导制度后,我院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概率由去年的5%下降到了1.2%,护理工作合格率由去年的95.2%提高到了98.8%,护理满意度由去年的94%提高到了99%.结论 护理督导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加强护理部门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力度,有利于护理督导工作的进行,联系各个临床部门.

    作者:孙姣松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原发性肝癌诊疗进展

    原发性肝癌具有很高的恶性程度,一旦发病就会迅速恶化,并且复发、转移的风险也很高,大部分都是从肝硬化、肝炎等肝病中恶化而来,肝脏再生能力、储备能力大大降低,对疾病治疗效果、预后产生不利影响,早期治疗十分关键,本文分析了原发性肝癌多种诊疗方式.

    作者:刘文东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黄永生教授治疗慢性心衰验案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中医认为,心衰的病机关键是心肾阳虚,肺肝脾血瘀.治法上辨明本虚标实,以益气温阳,化瘀通络为治疗大法.黄永生教授运用经典指导临床,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运用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作者:李证;贾云洛;黄永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疼痛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疼痛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64例伴有疼痛症状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儿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2例: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护理干预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新生儿疼痛评分(NIPS)得分同一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伴有疼痛症状新生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疼痛护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疼痛症状.

    作者:董晓飞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频电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频电疗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符合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的2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用中药离子导入疗法配合中频电疗法.将加有中药的药垫置放在颈部,输出电流为8~10 mA,20 min/次,1次/d.再用电脑中频电疗机将电极并置在颈椎部,输出电流以患者耐受为宜,20 min/次,1次/d.结果 21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率为88.9%,好转率为8.21%,无效率为2.89%,总有效率达97.11%.结论 中频电疗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许蓉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益气活血法对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究益气活血法对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组68例患者,在传统抗凝、降脂、抗血小板聚集、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益气活血法(50 ml/d方药人参山楂饮)治疗,对照组67例患者,仅采用同实验组相同的西药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营销.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等指标提升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并改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从而减少心脏突发、恶性心律失常等事件的发生.

    作者:乔东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塞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8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划分组别,对照组施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施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NIHSS、ADL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塞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杨静;刘宏民 刊期: 2018年第31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