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8例轻型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刘瑜;代萌;王星;宋金辉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 稳定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讨论与轻型脑梗死进展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确诊为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分,评分≤3分.根据发病后神经系统缺损症状有没有加重进行分组,观察组68例为轻型进展性脑梗死,对照组72例为轻型稳定性脑梗死.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既往病史、不良嗜好、本次住院时的检查及化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中过度降压、合并有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度降压、既往有糖尿病史、高尿酸血症与轻型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心衰病史,存在颈动脉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存在不良嗜好吸烟、酗酒,一般情况中的年龄、性别与轻型脑梗死的进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生活方式干预防治1级原发性高血压病

    目的 探讨通督调神针法结合生活方式干预防治1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所选的研究对象均来自2016年8月~2018年3月期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脑病二科门诊及住院的病人,共100例.将上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通督调神针法组和生活方式的干预组,每组50例.通督调神针法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结合生活生活方式干预的治疗方法;干预组仅采用生活方式干预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值(收缩压与舒张压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血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结果 治疗一段时间后,由检测结果可知,两组在降压总有效率上的比较,其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通督调神针法组肾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均有所降低(P>0.05),结论 采用通督调神针法结合生活方式干预防治1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确切,且治疗安全性高,可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浦芳;李佩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病人认知行为的临床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认知行为的具体影响,总结临床经验,指导其日后护理的有效实施.方法 以2015年6月~2017年8月为病例纳入时间,从我院接诊的情感障碍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施行认知行为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各项因子评分(焦虑、强迫、恐惧、人际关系、抑郁、躯体化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情感障碍患者提供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值得使用.

    作者:张莉娟;张文秀;何玉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开胸术患者的预后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开胸术患者的预后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诊的30例开胸手术患者为例,对其施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并加以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且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 对开胸术患者提供系统性护理,有助于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使用.

    作者:汪芝珍;占丽平;王林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对策探析

    目的 研究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事件,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 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病房环境缺乏人性化和安全教育与心理疏导不到位是主要的安全隐患,医院骨科需要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为骨科患者的早日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结论 医院骨科要深入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给予实施,切实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宁岚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NLRP3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工业化国家发病率很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有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在心血管疾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NLRP3作为目前结构和功能明确的炎症体,是炎性体的核心炎性小体,其活化后可促进IL-1β及IL-18等分泌,从而导致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本综述探讨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及与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脏缺血再灌注的关联性,从而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提出新的靶点与思路.

    作者:杜清;孙经武;蒋双强;王文玉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翻转课堂在泌尿外科实习护士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翻转课堂用于泌尿外科实习护士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80名泌尿外科实习护士的详细效果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0名,对照组选择常规教学方式,观察组选择翻转课堂,对比两组客观答题总分以及主观学习感受效果.结果 两组基础知识总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操作技能以及临床病例分析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观学习感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泌尿外科实习护士而言,与常规教学方式相比,选择翻转课堂可以显著地客观答题总分以及主观学习感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赵瑞娟;李自青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46例组成对照组和46例组成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比对照组高,收缩压(SBP)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有效率为71.7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之间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软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3例患者.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心率、收缩压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的的心率、收缩压、住院时间分别为(93.4±12.9)次/min、(162.8±17.9)mmHg、(26.3±5.62)d,实验组分别为72.9次/min、(144.7±12.1)mmHg、(15.6±3.41)d,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5%、79.07%,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率以及收缩压,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孟香花;钟红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慢性感染伤口愈合的价值体会

    目的 谈谈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慢性感染伤口愈合的价值体会.方法 将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诊的134例慢性感染伤口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综合组,每组67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护理前后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综合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综合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感染伤口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且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PDCA循环法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0例于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我院急诊科接受诊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理管理方式为依据将入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加用PDCA循环法,对两组护理成效予以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的护理满意度为70.0%,观察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的护理满意度为9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喻晨;简婷婷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 将综合护理方法应用于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66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96.97%)较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69.70%)高,差异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3.0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1.21%)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郑晓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医护联合大查房在骨科病房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医护联合大查房与常规查房在骨科病房应用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实施按照传统查房方式(对照组),医生护士共同晨会交班后,医生护士分别到床边查房,2017年1月实施医护联合查房的新查房模式(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护士专科考核(92.33±3.34)、第三方满意度评分(96.33±1.34)高于对照组的(83.22±2.23)(90.22±2.23);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1.28±3.22)天低于对照组的(14.22±4.08)天(P<0.05).结论 医护联合大查房能够提高护士专科水平及第三方满意度评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陆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Micro RNA-210诱导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内微血管新生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micro RNA-210(miRNA-210)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中调节微血管新生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大鼠按1:1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阴性病毒对照组(AMI+NV)、心肌梗死组(AMI+PBS)、心肌梗死+miRNA-210激动剂体内转染组(AMI+miRNA-210 agonist).术后4周以微血管密度(MVD)为效应终点,检测各组内miRNA-210、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检测HGF及肌球蛋白重链(β-MHC)的表达,小干扰RNA(siRNA)处理HGF,以WB检测效应终点.结果 AMI+miRNA-210 agonist组HGF表达水平、微血管密度(MVD)随miRNA-210表达增加而显著增加;低氧环境下siRNA显著抑制HUVECs中HGF表达,CD 31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AMI+miRNA-210 agonist组大鼠心脏收缩功能更为优越.结论 心肌内miRNA-210过表达可上调梗死区域内HGF表达水平,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心脏收缩功能.

    作者:饶大勇;樊仲国;朱灏;邵明学;李小波;田乃亮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年龄≤35岁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年龄≤35岁合并三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35岁的三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8例,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临床表现为心前区闷痛居多.危险因素中,以血脂异常增高及吸烟比例增高.冠状动脉病变以重度狭窄为主.结论 临床表现为心前区闷痛居多.在危险因素中,以血脂异常增高、吸烟为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重度狭窄为主.

    作者:刘巧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探索焦虑症患者护理中采取亲情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科室2016年~2017年间收治的48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实验组24例.对照组行本科室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另辅以亲情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评分未见明显区别,实验组患者行亲情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采取亲情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地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琴;任蓉;张虹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阴阳两虚证

    目的 探讨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阴阳两虚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接受诊治的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加味炙甘草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阴阳两虚证患者中采用加味炙甘草汤,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的治疗方式,同时生活质量也明显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娇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中医辨证施护预防痔疮患者术后便秘的效果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施护预防痔疮患者术后便秘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痔疮术后便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60例予以中医辨证施护.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可缓解患者便秘情况,为预防患者便秘的重要护理方式.

    作者:杨文春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生化指标检验,分析两组的指标差异.结果 研究组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血糖、2h糖耐受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提高糖尿病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冠脉介入治疗后桡动脉穿刺处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要点及体会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治疗后桡动脉穿刺处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2例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回顾性分析冠脉介入治疗后桡动脉穿刺处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要点及体会.结果 本组中发生穿刺处伤口渗血3例,发生原因为术后弹力绷带压迫时未能给予相应压力、术侧肢体过度活动及包扎时间不够等,均给予重新包扎后伤口渗血停止.6例患者因情绪紧张等因素诱发桡动脉痉挛,在给予鞘管内注射硝酸甘油、安定肌注后得以好转.结论 桡动脉穿刺处并发症发生后及时采取利用血压计袖带包扎血肿处等、心理护理等措施,以降低患者痛苦.

    作者:郭志文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主要探究脑血管病对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通过临床实验对比,得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在相关性,在对其颈动脉粥样硬化问题进行预防的过程中,能够将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率进行有效的控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展开全面分析,有利于增强短暂性缺血问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曲健;孙秋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