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晨;简婷婷
目的 探讨加味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阴阳两虚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接受诊治的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加味炙甘草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阴阳两虚证患者中采用加味炙甘草汤,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的治疗方式,同时生活质量也明显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娇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生化指标检验,分析两组的指标差异.结果 研究组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血糖、2h糖耐受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提高糖尿病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与探究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截点,其中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未实施细节管理前的62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将其纳入对照组;并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实施开展细节管理模式后的62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并将其纳入研究组;对比观察两组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经对比,研究组对于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对于促进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显著效果,对患者健康以及医院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邹爱宁 刊期: 2018年第32期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核医学科是医院主要医技科室之一.功能测定技术以及影像核医学,还有体外分析技术和治疗核医学是核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内容,进行核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同于其他的培训,这门学科的培训有其独特的特点,这篇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核医学科的现状,阐述了核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特点,同时也阐述了一些心得体会.
作者:周青 刊期: 2018年第32期
本文主要探究脑血管病对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的影响,通过临床实验对比,得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在相关性,在对其颈动脉粥样硬化问题进行预防的过程中,能够将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率进行有效的控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展开全面分析,有利于增强短暂性缺血问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曲健;孙秋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事件,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 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病房环境缺乏人性化和安全教育与心理疏导不到位是主要的安全隐患,医院骨科需要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为骨科患者的早日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结论 医院骨科要深入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给予实施,切实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宁岚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 共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130例做为研究对象,均做动态心电图检查,且在患者出现症状时做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心肌缺血的阳性率.结果 本组130例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呈阳性者119例(91.54%),阴性者11例(8.46%),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为91.54%;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呈阳性者92例(70.77%),阴性者38例(29.23%),心肌缺血阳性诊断率为70.77%.两种检查方法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面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故值得推广.
作者:李利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结核性胸膜炎应用早期微波热疗联合尿激素酶胸腔注射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组,A组(20例,充分引流胸液治疗)、B组(20例,充分引流胸液后+尿激酶治疗),C组(20例,充分引流胸液后+尿激酶+微波热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C组患者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短于A组、B组,引流量少于A组、B组,胸膜厚度薄于A组、B组,C组胸膜黏连发生率显著5%低于A组30%、B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性胸膜研究应用早期微波热疗+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魏尤良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共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生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 研究组47例中,痊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47例中,痊愈13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8.72%.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陈洪涛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70例产后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预见性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大出血发生率.结果 在预见性护理工作实施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大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到产后出血防治中,能降低产妇的出血情况,增强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青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建立了普鲁卡因庆大霉素口服溶液的抗生素微生物二剂量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选择短小芽孢杆菌作为检定菌,并对抗生物微生物二剂量法测定硫酸庆大霉素效价进行试验设计.结果 线性范围在1.8~13.6单位/mL(r=0.9984),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3.0%,n=9).结论 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精密度、线性和准确度,可用于普鲁卡因庆大霉素口服溶液中硫酸庆大霉素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刘艳;金鹏;王惠民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及其价值评价.方法 选该社区所收治的2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5例、实验组115例,对照组普通健康管理,实验组采取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比较管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试验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用药的规范及其生活习惯的改变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社区相应管理方面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时秀芬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讨论肺康复干预策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 以我院的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肺康复干预策略进行治疗,评判标准:肺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肺康复干预策略可降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各项肺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王莉娜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认知水平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输尿管结石手术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认知水平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认知水平(93.64±5.71)高于对照组(85.63±5.27),其复发率(3.33%)则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输尿管结石手术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降低其复发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晏彤娟;易美兰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观察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2例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61人.然后实验组的病人使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照组的病人就用常规的护理.后观察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为14.75%,实验组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为3.27%,对其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降低感染率.
作者:邱文静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索焦虑症患者护理中采取亲情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科室2016年~2017年间收治的48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实验组24例.对照组行本科室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另辅以亲情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评分未见明显区别,实验组患者行亲情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采取亲情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地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琴;任蓉;张虹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主要针对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治疗心肌梗死并心衰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8例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59)以及观察组(n=59),两组患者将给予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94.91%(56/59)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79.66%(4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并心衰的患者在阿托伐他汀20 mg/d剂量的基础上再增加20 mg起治疗效果更佳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于临床治疗上.
作者:顾彬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血尿酸监测在痛风/高尿酸血症人群达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于我院门诊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将其均分为A组与B组.A组:愿意规范尿酸检测,A1组为双能CT下关节未见痛风石或尿酸盐结晶患者,A2组为双能CT下可见痛风石/尿酸盐结晶患者;B组:不规则监测尿酸患者,B1组为双能CT下关节未见痛风石/尿酸盐结晶患者或者不愿意行CT检查者,B2组为双能CT下可见痛风石或尿酸盐结晶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3个月、6个月尿酸达标率及痛风结晶溶解变化情况.结果 A组3个月、6个月的尿酸达标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尿酸盐结晶个数及大尿酸盐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尿酸盐结晶个数及大尿酸盐面积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血尿酸监测用于痛风/高尿酸血症人群可有效提高尿酸达标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健梅;张雄;苏小霞;郝佩佩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常见影像诊断技术CT与MRI(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的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从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8月门诊及住院接收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病例84份,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病灶诊断中,小脑确诊85.71%,脑干确诊92.85%,基底节确诊71.43%,丘脑确诊97.62%.同时,梗死平均直径(12.03±2.01)mm,检查费用(321.89±7.24)元,检出时间(40.13±1.17)mi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果CT与MRI(核磁共振)这两种影像诊断技术在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中,均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但MRI(核磁共振)对较小、较早期病灶的检出率更高,但患者治疗疾病负担较重,患者可依据个人需求及条件,选择适合的诊断方法.
作者:王宗强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与牵引联合治疗模式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择78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实验组实施针灸、推拿与牵引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上肢麻木、颈部疼痛、眩晕、视觉障碍症状积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87%)明显优于参照组(76.92%),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单独采用针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身体健康,但与联合治疗模式相比,其临床效果一般,针灸、推拿与牵引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更佳,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常海军 刊期: 201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