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配合推拿和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观察

常海军

关键词:针灸, 推拿, 牵引, 神经根型颈椎病
摘要:目的 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与牵引联合治疗模式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择78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实验组实施针灸、推拿与牵引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上肢麻木、颈部疼痛、眩晕、视觉障碍症状积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87%)明显优于参照组(76.92%),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单独采用针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身体健康,但与联合治疗模式相比,其临床效果一般,针灸、推拿与牵引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更佳,应予以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规范血尿酸监测在痛风/高尿酸血症人群达标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尿酸监测在痛风/高尿酸血症人群达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于我院门诊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将其均分为A组与B组.A组:愿意规范尿酸检测,A1组为双能CT下关节未见痛风石或尿酸盐结晶患者,A2组为双能CT下可见痛风石/尿酸盐结晶患者;B组:不规则监测尿酸患者,B1组为双能CT下关节未见痛风石/尿酸盐结晶患者或者不愿意行CT检查者,B2组为双能CT下可见痛风石或尿酸盐结晶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3个月、6个月尿酸达标率及痛风结晶溶解变化情况.结果 A组3个月、6个月的尿酸达标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尿酸盐结晶个数及大尿酸盐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尿酸盐结晶个数及大尿酸盐面积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血尿酸监测用于痛风/高尿酸血症人群可有效提高尿酸达标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健梅;张雄;苏小霞;郝佩佩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品管圈在血站供血科血液发放岗位上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血站供血科血液发放岗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3月,从事血站供血科放血工作人员中,随机抽取9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人员工作积极性91.11%,血液发放失误率6.67%,工作达标率93.33%;临床医护人员满意度97.78%,科室内工作满意度95.56%.结论 品管圈在血站供血科血液发放岗位中应用,可改善工作人员工作失误率高、工作积极性不强的问题,提升医院血液发放满意度.

    作者:苗芳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探讨儿科血液系统疾病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目的 探讨儿科血液系统疾病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为今后我院的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血液系统疾病小儿10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分别对这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病情访问,再在此基础上回顾性分析医院的保存病例.结果 儿科血液系统疾病护理中存在的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结论 通过适当增加医院儿科护理人员的数量,合理进行儿科护理人员的编制,增强岗位培训,提升护理水平以及加强儿科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的沟通等措施,达到尽可能降低医院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岩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用于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8月~2018年5月6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HAMA评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肠胃炎患者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及高.

    作者:张慧琴;陈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开展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开展效果.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内分泌科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之间收治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生活方式护理管理,能够巩固治疗和护理效果,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作者:熊婷英;朱莎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医院药师在精准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

    随着医疗技术与生物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传统临床医疗逐渐向精准医疗模式过渡,为各类临床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精准医疗中,临床用药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医院药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围绕着精准医疗模式的基本框架进行分析,精准医疗模式对于临床用药的改变,了解医院药师在精准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

    作者:陈启乾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乳腺癌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服务理念的效果评估

    目的 探讨乳腺癌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效果.方法 于2016年07月~2018年07月,对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2例进行观察和分析,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分为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41例.常规组用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应用优质服务理念.结果 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减轻乳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建群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探讨替吉奥与长春瑞滨联合对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替吉奥与长春瑞滨联合对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3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19)和观察组(n=19)分别给予替吉奥、替吉奥与长春瑞滨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有效率,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晚期乳腺癌治疗上采用替吉奥与长春瑞滨联合的方案可获得较好效果,且治疗时间更短,值得推广.

    作者:沈丽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共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生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 研究组47例中,痊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47例中,痊愈13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8.72%.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陈洪涛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对策探析

    目的 研究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事件,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 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病房环境缺乏人性化和安全教育与心理疏导不到位是主要的安全隐患,医院骨科需要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为骨科患者的早日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结论 医院骨科要深入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给予实施,切实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宁岚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探讨能级管理在儿童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能级管理在儿童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2月~2018年8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输液室输液的160例患儿作为主要对象,研究过程中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各80例.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常规护理管理、能级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管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为96.25%vs87.50%,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上来看,观察组在岗位职责、输液质量、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方面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输液室管理中应用能级管理可提高急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质量,同时也可以提高患儿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戴广霞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优质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认知水平及复发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认知水平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输尿管结石手术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认知水平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认知水平(93.64±5.71)高于对照组(85.63±5.27),其复发率(3.33%)则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输尿管结石手术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降低其复发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晏彤娟;易美兰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翻转课堂在泌尿外科实习护士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翻转课堂用于泌尿外科实习护士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80名泌尿外科实习护士的详细效果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0名,对照组选择常规教学方式,观察组选择翻转课堂,对比两组客观答题总分以及主观学习感受效果.结果 两组基础知识总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操作技能以及临床病例分析总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观学习感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泌尿外科实习护士而言,与常规教学方式相比,选择翻转课堂可以显著地客观答题总分以及主观学习感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赵瑞娟;李自青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 分析研究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8例剖宫产产妇,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泌乳分泌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泌乳分泌量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整体护理有助于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对母乳喂养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作者:李芳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联用美托洛尔和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使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所接收的患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者94例,按治疗时间分组,对照组单纯使用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则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方法在患者疗效、血压、心率及心律失常改善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心率及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疗效,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方法进行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可改善心率与血压水平,提高室颤阈值,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作用.

    作者:叶芸;田龙海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整体护理方法对放疗所致食管癌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整体护理方法对放疗所致食管癌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影响.方法 从2017年10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放疗所致食管癌患者中抽选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接受整体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轻度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3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放疗所致食管癌患者中采取整体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史云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针灸配合推拿和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与牵引联合治疗模式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择78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实验组实施针灸、推拿与牵引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上肢麻木、颈部疼痛、眩晕、视觉障碍症状积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87%)明显优于参照组(76.92%),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单独采用针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身体健康,但与联合治疗模式相比,其临床效果一般,针灸、推拿与牵引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更佳,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常海军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40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此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80例,基于病床号奇偶性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SDSS、BPR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段唯;张浩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目的 总结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8~2018.2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B组与C组,A组、B组、C组对应的麻醉深度在D0、D2、E1水平,对比不同时间段不同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应激反应参数.结果 B组、C组应激反应参数较A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肠癌患者采用D2、E1麻醉水平术后应激反应较小,D2麻醉水平能够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稳定,提高患者手术安全.

    作者:巴维东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不仅能有效减轻其神经缺损程度,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能使患者获得满意的预后效果.

    作者:庄黎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