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外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李晓娟;刘国跃;何成江

关键词:颅脑外伤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及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颅脑外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各44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颅脑外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DP[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浓度]、D-D(D-二聚体)、AT(抗凝血酶).结果 两组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前APTT、FDP、D-D、A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后APTT、FDP、D-D、AT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90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老年AMI患者症状不典型、病情复杂,男性患者居多.以多支病变为主,心功能分级程度以Ⅲ级、Ⅵ级为主,主要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结论 老年AMI好发于男性患者,以心外症状为主要表现,容易延误早期治疗时机.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心功能损伤严重,尽早给予溶栓治疗可以疏通梗死血管,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徐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南京市秦淮区淮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汤剂,观察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许敏芳;圣洪平;徐俊良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行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D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对照组依从率分别为86.84%、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能改善其社会功能,提升依从性.

    作者:周田;柴静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小儿咳嗽临床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 探析小儿咳嗽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科收治的咳嗽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咳嗽消退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平均咳嗽消退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实验组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97.92%>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咳嗽患儿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咳嗽症状消退,还可使家长对儿科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作者:巫文婷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头孢曲松钠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探讨

    目的 分析和探讨头孢曲松钠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头孢曲松钠致不良反应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不良反应.结果 76例患者中,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70岁患者占比高(P<0.05);皮肤及其相关损害在各种不良反应中占比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易导致多个器官及系统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应用头孢曲松钠时,应充分掌握其适应症,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合理选择药量,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李立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中医汤剂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细胞因子氧自由基的影响研究分析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医汤剂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氧自由基的影响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8月~18年2月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14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及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1例(常规对症治疗护理组)和观察组72例(中医汤剂联合护理路径组).对两组患者疗效、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的IL-6、IL-1、TNF-α的细胞因子进行比较.结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IL-6、IL-1、TNF-α的细胞因子数据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以及IL-6、IL-1、TNF-α的细胞因子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相比较,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汤剂联合护理路径对其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IL-1、TNF-α等细胞因子,由此可见疗效较好,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尹悦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延续联合家庭护理对尿毒症血液净化患者并发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对于尿毒症血液净化患者采用延续及家庭护理对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08月~2017年08月至我院就诊并行血液净化的尿毒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一般的护理措施,后者则在净化间期给予强化的延续及家庭护理,比较组间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并发症统计分析显示整体的发生几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0%vs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表1显示为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评价,研究起始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项评价内容观察组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延续护理及联合家庭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尿毒症血液净化患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临床预后.

    作者:孙明琴;李阳真;姜丽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基层医院鼻内镜系统辅助下儿童腺样体切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我院鼻内镜系统辅助下儿童腺样体切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68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行鼻内镜系统辅助下手术切除,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68例患儿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复查鼻咽部腺样体无残留,咽鼓管咽口无瘢痕.术后随访6~12个月,腺样体无复发,并发症少.结论 鼻内镜系统辅助下行儿童腺样体切除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徐艳辉;王荣坤;杜涛;杨莉;余利波;余远洪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肝爽颗粒联合双环醇片(百赛诺)治疗轻度转氨酶升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肝爽颗粒联合双环醇片(百赛诺)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46例肝细胞损伤、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环醇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肝爽颗粒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转氨酶下降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爽颗粒联合双环醇片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转氨酶轻度升高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起到显著的保肝降酶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春芳;刘洪斌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房颤并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房颤并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房颤并心衰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用胺碘酮以及常规治疗)与观察组(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各26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房颤并心衰患者进行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邹振华;易绍敏;华莉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品管圈方法对减少门诊西药房不合格处方率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品管圈方法对减少门诊西药房不合格处方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位药剂师为研究成员,将品管圈方案运用于门诊西药房管理中,以2016年9月~12月(工作日)和2017年1月~4月(工作日)我院门诊西药房登记的处方资料分为前后2期进行调查研究,依照处方不合格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品管圈策略,分析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的效果.结果 在实施品管圈方案前后期总处方数分别为15407、15486张的基础上发现,实施后的门诊西药房处方在儿童用药、给药途径及重复成分等方面的不合格情况均较实施前显著减少,总不合格率也由原来的17.0%明显下降到实施后的7.9%,实施品管圈前后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施品管圈后患者的满意度(97.9%)远远高于实施前(76.8%),差异有统计意义学(P<0.05).结论 品管圈方法能够明显减少门诊西药房不合格处方率,大大提高医院员工的职业素养及服务质量,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各大医院门诊药房推广应用.

    作者:马慧萍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西洛他唑片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及机制分析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片与依帕司他片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7年4月12日~2018年3月11日我科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等比例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只口服依帕司他片;观察组在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白介素-6、金属基质蛋白酶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单一用药,联合应用西洛他唑片和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赵双双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中药联合腹部推拿治疗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验案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仅有口渴、乏力等症,容易被忽略,患者大多数为腹型肥胖,平素嗜食肥甘厚味,中医证属痰瘀内阻,治疗上运用健脾祛痰,活血通络之中药汤剂口服联合腹部推拿,临床疗效满意.导师认为消渴病的治疗,还应着重强调饮食及运动的重要性,及早发现本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

    作者:王万红;张睿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GC-MS法测定柏子养心丸中桂皮醛的含量

    目的 测定柏子养心丸中桂皮醛的含量.方法 采用GC-MS法测定桂皮醛的含量.色谱柱:RTX-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载气:高纯氦气,流量:1.0 ml/min;进样口温度:22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50℃,每分钟10℃升至90℃,保持8分钟,再以每分钟10℃升至280℃,保持5分钟.分流进样,分流比为20:1.结果 回归方程为y=727.7294x-25695.8,r2=0.9998,50.25 ng·ml-1~201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7.62%.结论 利用气质联用的方法测定柏子养心丸中桂皮醛的含量简便、快速、准确,为提高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张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人性化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在产科中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总医院接受分娩的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5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研究患者的相关信息,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来评估产妇抑郁状况.结果 与观察组相比,在实验组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产妇的产后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产后护理中,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产后抑郁,促进产妇的身心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马亚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在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医学方面的人文精神,人文学科的建设和研究主要是为医学生提供优质的人文教育,指导学生并培养他们的崇高道德情感,创造力和开阔的视野.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以更高层次重新建立起人文学科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马婷婷;王长宇;安连超;赫英娟;张殿君;王俊刚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院外延续护理在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在促进其康复的效果.方法 采用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遂宁市民康医院接受治疗并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院外延续护理组和常规指导组,各33例.结果 出院时两组MR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1年后,院外延续护理组的MRSS评分(28.54±1.62)分低于常规指导组(40.36±2.02)分.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唐佳;黄欣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评价

    目的 探究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通过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组22例和常规治疗组18例,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面部皮疹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组治疗后面部皮疹改善评分(92.15±4.28)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评分(83.18±3.56)分,并且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帮助患者改善脸部痤疮的问题,促使患者恢复身心健康,医护人员需要将红蓝光治疗仪运用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作者:沈亚琴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压与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住院1天后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研究组主动脉夹层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其能够稳定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韦志英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维生素D在系统性血管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近年来,维生素D(VD)在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目前关于VD在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及其在多发性大动脉炎(TAK)、白塞病(BD)、巨细胞性动脉炎(GCA)等系统性炎症性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丽君;刘祎琪;焦依琳;王天 刊期: 2018年第3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