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岭岭;石尚世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医护理对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与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4月~18年6月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6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及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对症治疗护理组)和观察组32例(中医护理干预组).采用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法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同时对其治疗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以及血红蛋白量等血常规进行比较,且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Karnofsky生活质量量表及中性粒细胞数以及血红蛋白量等血常规两组患儿数据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Karnofsky生活质量量表及中性粒细胞数以及血红蛋白量等血常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27例/84.37%、30例/93.75%,优于对照组的22例/70.96%、24例/7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白血病患儿中医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具有较好改善患者血常规及生活质量的作用,同时提高了其疗效,得到了患儿家属的肯定,值得临床上应用及借鉴.
作者:宋瑞丽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房颤并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房颤并心衰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用胺碘酮以及常规治疗)与观察组(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各26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房颤并心衰患者进行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邹振华;易绍敏;华莉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仅有口渴、乏力等症,容易被忽略,患者大多数为腹型肥胖,平素嗜食肥甘厚味,中医证属痰瘀内阻,治疗上运用健脾祛痰,活血通络之中药汤剂口服联合腹部推拿,临床疗效满意.导师认为消渴病的治疗,还应着重强调饮食及运动的重要性,及早发现本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
作者:王万红;张睿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以心脏病患者为对象,探讨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在心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8月~12月在本科已住院接受治疗的各种类型心脏疾病患者14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血浆BNP值与UCG参数进行测定.根据患者心率、心功能等实际身体状况,深入探析相关因素与BNP间的联系.结果 血浆水平与心功能的分级程度存在正相关系,前者会随后者的升高而获得显著的提升(r=0.645,P<0.001).而BNP与LVEF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联(r=-0.451,P<0.001).结论 血浆水平与心功能分级有着一定的关联,尤其在左室功能的检测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NT-proBNP值的测定,心功能评价能得到保障,具备一定的价值.
作者:麦伟政;赵千文;黄燕灵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阐述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10月我院收治的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采血诊断,观察组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分析两组患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儿诊断精准率对比,观察组诊断率为83.33%,对照组诊断率为67.67%,观察组更优,患儿白细胞计数、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血C反应蛋白属于临床试验项目,不会受到血流动力的影响,具有检验便捷、灵敏的特点,可为临床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医学参考.想要实现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效率,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医学信息,加速患儿恢复速度,应当强化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手段的应用,全面提升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质量.
作者:王中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中医治未病理念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结果 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患者为4.44%,对照组患者为20.00%,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研究组患者为95.56%,对照组患者为80.00%,研究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中医治未病理念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极佳,患者护理满意更高,因此可以在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婧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52例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6.54±1.75)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9.36±2.56)mmol/L低于护理前(9.62±2.32)mmol/L、(12.53±2.4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控制血糖效果显著.
作者:邹嫦;陈雯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生血宁片对肿瘤放化疗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外周血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8日~2018年4月23日我科收治的肿瘤放化疗白细胞减少症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联合应用利可君片与鲨肝醇片治疗;2观察组采用生血宁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Fas、FasL的表达水平与免疫指标.结果 观察组Fas、Fas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gG与IgM两项免疫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肿瘤放化疗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中应用生血宁片,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外周血Fas与FasL的表达,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杨利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析小儿咳嗽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科收治的咳嗽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咳嗽消退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平均咳嗽消退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实验组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97.92%>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咳嗽患儿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咳嗽症状消退,还可使家长对儿科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作者:巫文婷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特征的差异将其分为A组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与B组17例(原发性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再选取同期原发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17例作为C组,分析三组的病理特点、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 三组的年龄、阴道不规则出血、腹部胀痛、盆腔包块、包块持续>1/2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的年龄较小,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特征综合考虑,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陈琴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联合针灸早期介入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促醒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出血后昏迷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6例,采用控制血压、血糖、神经营养、防治并发症等内科常规治疗手段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针灸疗法,C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音乐疗法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周时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3周时,各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治疗后第4周时B、C两组的GCS显著高于A组,其中C组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病情、治疗方案与药物使用无特别差异的情况下,音乐疗法联合针灸早期介入对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优于常规疗法及针灸联合常规疗法.
作者:黄丽英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内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诊断并接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通过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的发生情况,包括持续时间和发生频次,总的硝酸甘油的用量以及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对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的持续时间、发生频次和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病情缓解疗效显著,医务人员须积极优化病症,努力推广临床应用的实践范围.
作者:韦天煦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在促进其康复的效果.方法 采用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遂宁市民康医院接受治疗并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院外延续护理组和常规指导组,各33例.结果 出院时两组MR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1年后,院外延续护理组的MRSS评分(28.54±1.62)分低于常规指导组(40.36±2.02)分.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唐佳;黄欣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心血管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收治时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在前者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指数以及总满意度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使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较佳,值得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陈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采取社区干预与地塞米松雾化吸入联合对运动耐力与肺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COPD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则加用社区干预处理,均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日间咳嗽与夜间咳嗽症状积分)、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FEV1和FEV1/FVC)及临床疗效与随访时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日间咳嗽与夜间咳嗽症状评分、6 min步行距离、FEV1和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严重肝肾功能异常、不良事件等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取社区干预与地塞米松雾化吸入联合治疗除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使得症状更好改善,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安全性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小飞;彭雪萍;朱解方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T细胞计数及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及单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lc)评估患者血糖水平,以T淋巴细胞亚群来评估机体细胞免疫水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CD4计数(412.36±186.48)个/uL,单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D4计数(563.20±248.42)个/uL,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与HbAlc呈负相关,r值0.322,CD8、CD3与HbAlc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血糖可以改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傅小燕;吴桂辉;黄涛;程耀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析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护理特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4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紧急抢救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急救治疗期间所产生的临床资料(主要是急救护理方法)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与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我院开展的紧急急救护理后,绝大数患者都度过了危险期,病情逐渐稳定,死亡人数4名,死亡率为8.0%.结论 对于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并且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其急救效果显著,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岳晓莉;丁文萍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奥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2月长春市二道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奥硝唑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结果 观察组53例中,治愈31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53例中,治愈23例,好转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9.25%.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奥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具有协同作用,效果较好,故值得推广.
作者:于丽春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通过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组22例和常规治疗组18例,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面部皮疹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组治疗后面部皮疹改善评分(92.15±4.28)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评分(83.18±3.56)分,并且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帮助患者改善脸部痤疮的问题,促使患者恢复身心健康,医护人员需要将红蓝光治疗仪运用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作者:沈亚琴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对于尿毒症血液净化患者采用延续及家庭护理对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08月~2017年08月至我院就诊并行血液净化的尿毒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一般的护理措施,后者则在净化间期给予强化的延续及家庭护理,比较组间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并发症统计分析显示整体的发生几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0%vs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表1显示为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评价,研究起始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项评价内容观察组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延续护理及联合家庭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尿毒症血液净化患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临床预后.
作者:孙明琴;李阳真;姜丽 刊期: 201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