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春
慢性肾衰竭常合并电解质紊乱,而高钾血症发生率高,易诱发心律失常、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甚至死亡,故统计常用单味中药饮片、方剂中钾含量,筛选钾含量低的中药,避免中药中钾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危害.
作者:倪彤;潘静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肠道息肉电凝治疗前行肠道清洁的日常护理方法,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电凝治疗的肠道息肉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两组患者术前均行肠道清洁准备,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实施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肠道清洁效果与电凝治疗过程中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度分布为:甲级16例(64.0%)、乙级9例(36.0%),清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则有2例出现少量渗血,出血率为8.0%,对照组有7例出现出血,包括术中5例,术后2例,出血率为28.0%,观察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息肉电凝治疗前行肠道清洁并配合一定的护理对提高肠道清洁效果,减少出血,提高手术效果有一定帮助,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陈晓芬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中系统护理对其认知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单号)与观察组(双号),各26例.对照组行普通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系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WMS与WAIS-RC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WMS与WAIS-RC各项指标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中的应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杨乐英;谭凤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90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老年AMI患者症状不典型、病情复杂,男性患者居多.以多支病变为主,心功能分级程度以Ⅲ级、Ⅵ级为主,主要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结论 老年AMI好发于男性患者,以心外症状为主要表现,容易延误早期治疗时机.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心功能损伤严重,尽早给予溶栓治疗可以疏通梗死血管,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徐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对于尿毒症血液净化患者采用延续及家庭护理对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08月~2017年08月至我院就诊并行血液净化的尿毒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一般的护理措施,后者则在净化间期给予强化的延续及家庭护理,比较组间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并发症统计分析显示整体的发生几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0%vs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表1显示为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评价,研究起始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项评价内容观察组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延续护理及联合家庭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尿毒症血液净化患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临床预后.
作者:孙明琴;李阳真;姜丽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阐述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10月我院收治的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采血诊断,观察组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分析两组患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儿诊断精准率对比,观察组诊断率为83.33%,对照组诊断率为67.67%,观察组更优,患儿白细胞计数、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血C反应蛋白属于临床试验项目,不会受到血流动力的影响,具有检验便捷、灵敏的特点,可为临床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医学参考.想要实现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效率,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医学信息,加速患儿恢复速度,应当强化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手段的应用,全面提升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质量.
作者:王中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分析颅脑外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各44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颅脑外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DP[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浓度]、D-D(D-二聚体)、AT(抗凝血酶).结果 两组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前APTT、FDP、D-D、A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后APTT、FDP、D-D、AT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脑外伤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李晓娟;刘国跃;何成江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头孢曲松钠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头孢曲松钠致不良反应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不良反应.结果 76例患者中,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70岁患者占比高(P<0.05);皮肤及其相关损害在各种不良反应中占比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易导致多个器官及系统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应用头孢曲松钠时,应充分掌握其适应症,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合理选择药量,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李立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发生了较大变化,不良生活因素逐步增加,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步升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影响.因此,加强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以本单位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优质护理过程进行观察,以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顾晓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南京市秦淮区淮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收治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汤剂,观察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许敏芳;圣洪平;徐俊良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胆固醇酯转运蛋白-D442G,探讨其保护因素.通过分组研究,得出结论:CETP D442G基因位点DG基因型可能引起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保护因素可能为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携带G等位基因.
作者:宋金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肾内科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时间将其分成护理1组护理2组,各25例,对护理1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2组实施血管通路护理,回顾分析我院肾内科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对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护理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护理1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肾病血液净化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血管通路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王慧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肝爽颗粒联合双环醇片(百赛诺)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46例肝细胞损伤、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环醇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肝爽颗粒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转氨酶下降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爽颗粒联合双环醇片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伤,转氨酶轻度升高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起到显著的保肝降酶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春芳;刘洪斌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实施胺碘酮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心功能指标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心功能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效果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相关症状,提高心功能,值得应用.
作者:廖征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老年人心血管护理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医护人员要结合老年人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更加完整的护理机制,确保护理工作有序开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护理内涵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讨论了具体的护理方式,仅供参考.
作者:李彬;李慧;李昕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健脾理气方对胃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1与实验组2,各30例,其中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治疗,实验组1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24小时后鼻饲生理盐水,实验组2在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24小时后鼻饲健脾理气方,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肠鸣音、肛门排气、以及腹痛腹胀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肠鸣音分别为(1123.6±801.2)min、(1085.3±752.3)min、(786.4±547.6)min,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247.5±1823.1)min、(3112.9±1658.4)min、(2453.4±1349.8)min,实验组2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及实验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腹痛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实验组1.结论 健脾理气方能够有效的促进胃癌根治术后胃肠蠕动的恢复,并降低患者腹痛腹胀的发生.
作者:吕顺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前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腹腔镜术后重要的并发症.但是在高海拔地区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预防等研究较少;腹腔镜术后高海拔环境下血栓形成的条件,与平原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特点,术中术后更易导致血栓形成,现进行相关性综述探索相关机制.
作者:张向凯;秦伟;杨柳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中医治未病理念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结果 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患者为4.44%,对照组患者为20.00%,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研究组患者为95.56%,对照组患者为80.00%,研究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中医治未病理念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极佳,患者护理满意更高,因此可以在临床护理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婧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对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与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其泮托拉唑治疗和奥美拉唑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和安全性优于奥美拉唑,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推荐使用.
作者:佀玲玲 刊期: 2018年第34期
目的 以心脏病患者为对象,探讨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在心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8月~12月在本科已住院接受治疗的各种类型心脏疾病患者14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血浆BNP值与UCG参数进行测定.根据患者心率、心功能等实际身体状况,深入探析相关因素与BNP间的联系.结果 血浆水平与心功能的分级程度存在正相关系,前者会随后者的升高而获得显著的提升(r=0.645,P<0.001).而BNP与LVEF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联(r=-0.451,P<0.001).结论 血浆水平与心功能分级有着一定的关联,尤其在左室功能的检测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NT-proBNP值的测定,心功能评价能得到保障,具备一定的价值.
作者:麦伟政;赵千文;黄燕灵 刊期: 2018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