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马淑彦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幽门螺旋杆菌, 慢性胃炎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2.5%与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转阴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与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模式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施以围术期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12例作为实验对象;所有甲状腺手术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于围术期护理工作期间,对应采用的护理模式分别为基础护理模式以及优质护理模式;对终患者的心理状态、出现创口感染概率以及出现出血概率等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患者非常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创口感染概率以及出血概率等少于对照组患者非常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的佳化应用,可以使得甲状腺手术患者出现创口感染概率以及出血概率获得显著降低,并且使得负面心理状态理想化改善,从而使得甲状腺手术患者的生活能力得以有效优化.

    作者:林佳;王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16层螺旋CT在夹层主动脉瘤和主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16层螺旋CT在夹层主动脉瘤和主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择取2010年4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患者40例,均接受16层螺旋CT多维成像技术检查,探讨分析该检查方法对夹层主动脉瘤和主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图像数据诊断分析,所有患者中经16层螺旋CT检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23例,主动脉瘤患者8例,诊断结果比较确切,16层螺旋CT检查出的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累及分支血管数为(4.52±0.86)个,夹层血栓形成率为75.0%,动脉壁钙化率为22.5%.结论 16层螺旋CT多维成像技术可清晰明确的显示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瘤的征象,可为二者临床诊断、病情判定提供合理参考.

    作者:乌开西·斯兰木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自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入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3例与对照组93例.试验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奥美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4.62%高于对照组8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实验组较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奥美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明显高于单纯使用中西药,值得我院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董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果糖二磷酸钠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炎性影响因子的水平变化

    目的 研究果糖二磷酸钠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炎性影响因子的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93例,对照组94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治疗30天疗程后采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炎性炎性影响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血清炎性炎性影响因子水平均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果糖二磷酸钠对改善患者动脉硬化和心肌损伤程度,从而减少因冠心病而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事件.值得在我院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中的护理

    目的 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中的护理工作.方法 在总结实验所需资料的基础上,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月经股动脉逆行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患者6例参与研究,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2例患者转入心外重症监护治疗病房进行继续的治疗,4例患者转入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接受下一步的治疗干预.并发症发生患者为0.00%,不良事件发生患者为0.00%.结论 做好临床观察以及护理工作,可以保证手术操作顺利执行.

    作者:白川;冯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29例.西医组患者接受西医药物治疗,中医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中医组统计数据明显优于西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症状缓解更快,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更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振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谈中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人性化的护理

    目的 探究在心血管疾病中医治疗时,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110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正常普通护理方式;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采用人性化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好,患者也更加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进行中医治疗时,采用人性化的护理,能够加强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晋婷;汪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实际应用分析

    目的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7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0.21%,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89.36%(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效果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到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既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还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加快患者病症恢复.

    作者:王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2.5%与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转阴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与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马淑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析不同类型及预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电图变化

    目的 调查分析不同类型及预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电图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经过颅脑CT、MRI检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作为样本人群,通过观察不同类型患者在入院后12小时内的心电图,分析比较预后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 患者有80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88.89%,其中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89.19%、90.32%、86.36%.结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的情况过高,可把心电图异常与否作为对病情评估的手段之一.

    作者:钟鸣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和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按照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采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AM)及生活能力评分量表(BI)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的FAM(24.81±2.62)及BI(33.58±3.17)与对照组FAM(25.16±2.75)及BI(32.63±3.22),组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观察组的FAM(58.27±4.09)及BI(67.21±4.15)与对照组FAM(41.66±3.78)及BI(42.86±3.71),组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冯盼盼;杨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茶碱类平喘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

    目的 分析茶碱类平喘药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年至2015年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观察茶碱类平喘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70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中,男44例,女26例;氨茶碱的不良反应率高72.0%,不良反应主要涉及系统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结论 茶碱类平喘药不良反应率较高,临床应加强监测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刘文忠;张传宝;李海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常见中药饮片掺伪的鉴别及快速检验

    为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常见中药饮片的掺伪鉴别能力,本文将在结合实践鉴别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就金银花、海金沙、僵蚕以及乌梢蛇四种中药饮片的掺伪鉴别进行简要探讨.

    作者:周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及血黏状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及血黏状态的临床研究.方法 本组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片治疗.实验组推行通心络胶囊疗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及RBC聚集指数与RBC比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对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唐文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 临床评估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脑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疗效差异,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指导.方法 选择我院诊断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脑梗死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普罗布考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改善情况、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和面积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布考联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可以有效地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清LDL-C水平,联合用药能够明显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血脂水平.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治疗组逆转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的程度不明显.

    作者:热衣汗古丽·尤力达西;卡米力江·艾尔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环磷腺苷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环磷腺苷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117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应用环磷腺苷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环磷腺苷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LVEDd、LVESd水平和EF水平.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的LVEDd、LVESd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低且EF水平较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环磷腺苷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亚伟;钟海振;苗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我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将其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50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加用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总有效率和心绞痛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2.00%较对照组更胜一筹(P<0.05).心绞痛再发率同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采用麝香保心丸进行辅助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朱金彪;丁继军;周维光;李霜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对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于2015年4月~2016年5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3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比对两组患者血清SOD和MDA的含量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患者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D、MDA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分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改善SOD、MDA水平,显著减少发作次数,降低脑损伤,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应用.

    作者:李霞;李小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200例,依据随机分配将其分为参松组(100例)与参照组(100例).对参松组患者给予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则给予心律宁片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参松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复发率要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使用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有助于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且治愈后不易复发,因此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邹耀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预防性护理在继发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对继发性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继发性癫痫患者160例纳入本次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的预防性护理方法,对照组则采取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25%,明显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25%要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在继发性癫痫患者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雷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