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静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规避ICU护理风险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60例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规避ICU护理风险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规避ICU护理期间发生的风险,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眭丽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腰间盘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利于患者早日出院.方法 选取自2015年10月20日到2016年6月20日在本院治疗的腰间盘突症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对照组仅进行单一的针灸治疗,研究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40名患者中治愈的24例,有好转的14例,无效的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而对照组40名患者中治愈的9例,有好转的18例,无效的1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50%,P<0.05,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腰间盘突症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单一的针灸治疗在临床治疗上有更好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缩短其疼痛的时间,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曹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通过对医疗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充分了解医疗事故的概念,划分等级,正确区分医疗事故与非医疗事故,区分其法律责任,同时明白紧急处置方法.通过对医疗事故的陈述,从理论上进行了解其发生的可能性,为医护人员在行医的实践中提供理论上的帮助和借鉴.
作者:屈志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临床分析脑血栓治疗后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4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取康复护理方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7.3%,比对照组64.8%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脑血栓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方式,能有效促进患者预后,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且护理效果比单一的常规护理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庆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临床分析优质护理在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输液室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液室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稳定患者病情,营造良好输液室环境,让患者感到舒适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临床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急诊科患者,按照随机封皮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研究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急诊科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声带结节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声音嘶哑、发音疲劳,后为持续性嘶哑,病人难以唱歌,不能高声说话.在治疗上首选手术切除治疗,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等症状.笔者近几年来在门诊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治愈几十例由声带结节引起的声音嘶哑患者,现将典型1例的辨证施治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冉德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针对工作1~5年低年资护士用药错误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4~2016年3年中发生的115例护士给药错误.结果115例给药差错中,以工作1~5年护士发生给药错误概率高,为96例,占总给药错误的83.47%;给药错误的常见原因是安全意识淡薄,未严格落实核心制度.结论提高护士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对年轻护士的培训,规范医嘱的处理及查对,完善人力资源配备,降低给药错误的发生.
作者:谢军娇;王素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评估国人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在血流动力学得到恢复的情况下,左心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入选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30例,对其术前、术后7天、术后30天的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患者接受TAVR治疗后左心收缩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计入选30例患者,研究显示在接受TAVR治疗的患者中,原有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LVEF较术前明显改善(38.5±7.5%vs55.28±6.8%,P<0.001).结论 接受TAVR治疗可明显改善合并左心收缩功能下降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的LVEF.
作者:牛冠男;吴永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临床分析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6例心内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粗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取风险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对照组出现风险事件6例,风险事件发生率12.5%,对照组仅出现风险事件1例,风险事件发生率2.0%,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心内科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锡淑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近几年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却在慢慢的升高,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促进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的发展.
作者:孙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心律失常患者非别实施普罗帕酮与碘胺酮进行治疗,对两种药效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0例心率失常患者根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患者予以普罗帕酮进行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予以胺碘酮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对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8.6%,组间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科;魏义勇;曹嵩;邓文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精准肝切除在肝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精准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2/25),低于对照组20.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管结石病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江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收取我院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缺血性卒中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3年4月到2015年6月期间,观察组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基底动脉收缩峰值流速(Vp)值、NIHSS评分及ADL评分、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BA(57.45±9.21)cm/s、RVA(50.23±9.11)cm/s、LVA(50.16±9.11)cm/s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卒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脑供血.
作者:唐红梅;白雪;段超;张德绸;江云东;杨云芳;董丽;谷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动态血压监测对于老年人在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事件中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的并发症进行检测,能够将影响因素降低和把控.方法 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中间医院收治的3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例,将病例分成两组,主要为低舒张压组、中高舒张压组、高舒张压组.通过两年的深入访问和调查数据对比和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将发病人员和未发病人员分为两组,分别是事件组和非事件组,两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事件组与非事件组分别进行比较,事件组的白天宇夜晚的SBP、DBP都要高于非事件组.在24小时以内的血压变化情况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另外,三组舒张压组的心血管发病率都随着舒张压的升高而明显提高.结论 病患的动态血压监测情况显示,血压高尤其是舒张压增高的老年高血压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发病情况频繁,需要严格进行控制.
作者:代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于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分析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的患者以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给予护理,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人性化护理服务(护理组),分析护理后康复情况和SDSS、BPRS量表评分.结果 实施护理后,SDSS、BPRS量表评分护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情况对照组好,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存在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在康复护理的过程中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其康复效果,使得患者对护理满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应刚;孙磊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领域常见及难治的疾病,为研究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学者们在该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做出了很多研究,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其动物造模方法进行分析整理,从中了解动物造模的新的发展,发现新的、合适的造模思路,为将来股骨头坏死研究以及建立更好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作者:李明;李钊炜;唐保明;李泽清;张渊;任荣;胡一博;HU Yi-bo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小儿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整体护理后恶心、腹胀、早饱、嗳气及食欲下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整体护理用于消化不良患者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金荣;杨启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商丘市结核病防治所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Dd、6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杨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火针与常规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之间100例我院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火针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痉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与徒手肌力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火针治疗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痉挛程度并提高患者的患肢运动功能与徒手肌力,有利于促进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朋源凤;贾泽坤;贾新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