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秀莲
目的 评价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入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行胺碘酮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加行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加行厄贝沙坦药物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药物应用于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程莫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在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循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胃肠科接受治疗的160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投硬币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循证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健康行为和焦虑情况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75%)、健康行为评分(96.58±2.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5%、(78.54±4.53)分,而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评分(32.34±3.45)分低于对照组(48.52±4.31)分,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性胃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杜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三草降压汤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性眩晕疗效.方法 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性眩晕患者62例,给予三草降压汤治疗.结果 62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32例(占51.61%),显效14例(占22.58%),有效9例(占14.51%),无效7例(占11.29%),总有效率为88.71%.结论 三草降压汤对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性眩晕有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何智;龙潘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加减治疗方法,将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质量评分作为对比依据.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患者心功能质量评分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质量.
作者:姜岩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妊高症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48例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硫酸镁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P<0.05).结论 对妊高症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戴锦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患儿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观察组实施高频振荡通气.比较两组患儿的氧合功能、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肺炎合并气胸患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利于降低氧合指数,缩短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周莹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感染特点,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对4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考察感染特点.结果 48例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39例,颅内感染感染7例(手术后),其他2例,感染的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患者的年龄、基础病、吸烟史等均为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严格的监控,制定相应的对策.
作者:郭振辉;苗少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陈旧性骨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的130例患者均所收治的踝关节陈旧性骨折患者,130例患者均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两组研讨,65例对照组,65例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性牵引和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3.85%比对照组81.54%明显要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61%比对照组21.54%明显要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治疗踝关节陈旧性骨折疾病时可将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手术作为首选方式之一,疗效突出,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大.
作者:孙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126例,按照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方法、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纠纷、不良事件与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1.59%(1/63)低于对照组11.11%(7/63),风险事件发生率3.17%(2/63)低于对照组12.70%(8/6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6.83%(61/63)高于对照组85.71%(5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应用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对控制不良事件、护理纠纷事件可发挥重要作用,且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应在护理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下肢静脉曲张的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n=40)与B组(n=40),A组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B组行传统手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1年复发率、2年复发率少于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更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苏权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白塞病心脏及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白塞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诊.方法 选取白塞病出现心脏及血管损害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 123例患者中27例出现心脏及血管病变,其中5例出现心脏损害,占9.8%,男女比为4:1,心肌梗死3例,瓣膜病变1例,心室内血栓形成1例;22例出现血管损害,占43.1%,男女比为2.1:1,静脉血栓14例,动脉血栓4例,同时累及静脉及动脉4例,下肢静脉血栓多见,共15例,其余为上肢静脉血栓(2例),髂静脉血栓(2例),腔静脉血栓(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2例),肾静脉血栓(1例),腹主动脉瘤(2例),冠状动脉瘤(2例),肺动脉瘤(2例),股动脉血栓(1例),下肢动脉血栓(1例),4例为单发部位血栓,其余均有2处及以上部位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临床表现均好转.结论 白塞病心脏及血管病变临床表现复杂,涉及多个学科,临床医师应加深对白塞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马丹;侯睿宏;崔银风;张莉芸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本文就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方式,在宫腔镜下对剖宫产术后的瘢痕妊娠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120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60例,给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60例,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方式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并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运用腹腔镜的方式来进行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治疗时,其拥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周朝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5月间收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回顾分析患者的诊断影像学图像,记录其各主要血管段的狭窄情况、狭窄程度等.结果 60例患者经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共检出93段血管段狭窄的情况,以LAD和RCA狭窄率高,分别占53.33%和56.67%.其中单支病变患者35例(58.33%),2支病变患者17例(28.33%),3支病变患者8例(8.33%),以单支病变为主.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分别有55支(22.92%)、64支(26.67%)、30支(12.50%),以中度狭窄为主.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不仅操作无创、简单,而且扫描范围广、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能对冠脉病变进行有效定位、定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立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急进高原部队官兵血常规正常参考范围,更好的实施部队高原驻训卫勤保障.方法选取我部216名男性官兵为受试对象,分别在进入高原前(海拔1600 m)、急进高原后(海拔4200 m)7 d和30 d进行静脉采血,分析进驻高原后各时间点及返回驻地后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上高原前比较,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和进驻高原时间的延长,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值都显著增加,但白细胞(WBC)值、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值、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值、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值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掌握急进高原驻训官兵血常规相关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及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对我军卫勤保障措施的制定和高原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存盛;雷乃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方法 以我院产妇8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n=42)与研究组(n=42),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 研究组产妇对护理模式的总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常规组78.57%的总满意度,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理想,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古丽其玩尔·阿不力克木;布左拉·买买提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对活动期胃溃疡应用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的疗效以及对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活动期胃溃疡患者5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兰索拉唑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与愈合质量.结果 对比治疗效果,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对比治疗后,腺体密度和腺管形态变化,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对活动期胃溃疡治疗效果更佳,取得的溃疡愈合质量也更优,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田松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方法 此次以随机数字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中风后偏瘫患者5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用常规方法+针灸+康复技术治疗;全面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并将所获治疗总有效率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林赫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探讨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确诊为肾小球肾炎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治疗药物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各45例,对A组患者单纯给予缬沙坦治疗,而B组患者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葵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功能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与收缩压情况对比均无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均接近正常值,A组效果一般(P<0.05);临床疗效A组86.67%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97.78%,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可有效减轻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蛋白尿的症状,达到满意治疗效果,对促进肾功能恢复与缓解病情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纳入.
作者:庄德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针对社区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结果 经过社区康复护理,患者MBI(43.47±8.58VS72.36±6.40)、FCA(55.64±12.05VS 81.09±7.49)评分均显示出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其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对患者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许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以中西合并的医疗手段展开治疗后疗效的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接治的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患者6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后,一组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另一组选择我院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焦虑得分情况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得分情况有明显好转,且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效果更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心血管疾病联合焦虑症的患者进行中西药合并治疗,临床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的焦虑情况和疾病有效率占比更高,在临床中可推广.
作者:王玲;麻增林;田晞;李柏颖 刊期: 2017年第22期